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

2017-06-09张华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新课标教学方式

张华

【摘 要】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地理课堂上强调的是有效教学。通过设计好完整的教学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和规律的点拨,借助信息技术和直观教学用具,会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

【关键词】新课标;有效教学;教学方式

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地理课堂上强调的是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就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标准。高中地理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按照新课程目标要求,设计好完整的教学环节

设计好完整的教学环节,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包括上网查找资料、查阅课外资料,对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安排、探究性问题设置等都要有统一的部署,特别是探究性问题设置,问题设置应当有目的,对本节课学习有帮助,并且问题的设置不要太肤浅,也不要太难,要符合本校学生的学习水平,最好由浅到深设置问题。为了能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我觉得课堂容量不能太大,否则,由于时间紧,教师上课在赶进度,同时让学生探究性问题的时间少了,不符合新课改精神。课堂容量设置相对适中,学生主体地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学生有时间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从中获得启迪。这样做可以使有效教学得到充分体现。

二、采用合適的教学方式,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注意听讲,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的有效性。我们在上课时,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启发讲授式、讨论式和案例教学等。不同的课程,采用的教学方式就不一样,有时两种,也可以两种以上。在人教版必修Ⅱ“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这一节中,知识迁移拓展——“青藏铁路的建设”,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内容,我就想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然后进行问题探究。设定循序渐进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①青藏铁路起点和终点?②青藏铁路面临的三大难题?③简析影响青藏铁路的主要区位因素?通过问题探究教学,学生有深入地进行问题探究,从而掌握所要学习的内容,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这样就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三、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知识归纳总结和规律的点拨

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新生进入高一,接触人教版必修Ⅰ第一章“行星地球”这部分内容,会觉得很难,一旦没有学好,就有厌学的情绪产生,这样学生学习就很被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讲解到地方时,对于时间计算学生都是很害怕,教师就应当给予归纳总结和规律的点拨。先讲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再讲解计算公式,给学生归纳总结地方时计算公式、区时的计算公式、经度的计算公式。再归纳光照图与时间计算: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②通过昼半球中央的经线地方时为12:00,通过夜半球中央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经过这样知识归纳整理与规律点拨,结合光照图试题讲解,学生听懂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对地理这一门学科感兴趣了,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的有效性,学生学习成绩也跟上了。

同样,高三文科班的学生在学习区域地理时,感觉知识点多,很难记,有时总觉得知识很散,没有条理性。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就要进行归纳整理,在复习中国分区地理时,每个分区复习按照“先自然地理特征,后社会经济特征”的模式复习,就是按照“位置、地形、气候、河湖、植被、土壤、资源、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交通”复习,世界地理分区部分也同样适用。在复习区位时,对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的因素都要进行整理归纳,例如分析工业区位的因素。自然因素——土地、水源、矿藏,经济因素——原料、动力、市场、交通、劳力、技术、信息通讯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环境、工业惯性等。在课堂上这样规律性的内容教给学生后。一方面学生记得的内容没有那么多,学生学得轻松,另一方面学生在答题时有规律可循,有一些套路可以用,在考试中会取得较好成绩。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四、借助信息技术和直观教学用具,可以提高地理课堂的有效性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要精心制作课件,图象直观,可以解决空间想象的问题。有时候多媒体课件很好用,在高一地理第一章,学生面对地球自转及公转问题,大部分同学觉得很难想象,这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通过播放fiash制作的动画,学生看完后,就会理解地球绕太阳过程中,直射点怎样来回移动。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一定记很牢固。从而提高整节课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于它的便捷,在于它的容量大。它的便捷,体现在地理课的特点决定的,大家都知道地理课离不开地图,因此每节课上课需要地图时,借助幻灯片投影,学生看屏幕很清楚,教师指图也很便利。有时我们在杂志或报刊上看到一道比较好的试题,只要把它放在投影上,马上就可以显现出试题了,这样很方便,且省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它的容量大,主要是省去教师画图的时间,抄练习试题的时间,省去教师板书的时间,把多出的时间让给学生,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更深入地讨论、思索、探究问题。教师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也尽量地把问题讲解透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教师还可以借助直观教学用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已经添置地理教学模型的学校,就要充分利用这些设备仪器。我们学校已经添置“中国立体地形模型”、 “世界立体地形模型”、“三球仪”等模型仪器,由于有了这些模型仪器,在上课时,我就充分利用,在讲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时就用了“中国立体地形模型”、 “世界立体地形模型”,通过它的声控,讲解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学生很感兴趣,很投入地听,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三球仪”的转动,让学生对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运动关系,有了直观且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总之,通过设计好完整的教学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归纳总结和规律的点拨,借助信息技术和直观教学用具,会使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钟作慈,杨德军.《浅谈中学地理有效教学的几个要素》.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新课标教学方式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