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7-06-09韦娟
韦娟
【摘 要】中高职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作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关键,成为了关乎我国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我们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对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为了将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的现状表现出来,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改革
中职和高职虽然都属于职业教育,但是她们的教育层次不一样,教学内容也不一样。中职教育学习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属于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而高职教育所学习的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更加高了,他要求学生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同时在工作时可以有创新能力,可以独立思考问题。这也就要求学生更加专业,可以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中职和高职都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中职是高职教育的准备工作。所以在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过度过程中,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的教学是十分讲究的。只有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完美地衔接,才能促进中职和高职教育和谐发展,促进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的重要性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当前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中仍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导致了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开始出现停滞现象,我们必须认识到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的重要性。它对于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忽视这一问题,职业教育就会出现现在这种现象,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系统的完善。
二、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存在问题
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关键内容,只有把它掌握了,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才可以把知识融会贯通,理论联系实践,拥有高超的机电一体专业技术。才能正常更好地立足于社会,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甚至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因此我们必须先对当前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中的问题有所了解,下面就是我们对现状了解后整理出来的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对接意识
中职和高职教育设置缺乏对接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课程设置超前或滞后、基础课程过度性差、课程安排重复。上述三个问题使得中高职教育缺乏良好的对接意识,使得学生不能平衡学习,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课程设置超前或滞后会导致学生难以接受所学知识产生厌学情绪,过渡性查使学生学习难以融会贯通,在某些知识上存在欠缺。课程安排重复会使学生放松,降低课堂学习效率,课后有不复习,最终知识的掌握难以达到熟练的状态。
(二)高职技能课程与中职脱节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两个层次。中职教育是浅层次的,因而技能培养要相较低等一些,而高职教育是深层次的,他对技术方面应该是更高级的。但是由于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比较早,它最初的目标导向是使学生可以顺利就业,因而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也是层次比较深的,反而高职教育中的技能培养相较中职教育没有太大程度的加深。这就导致了高职技能课程与中职教育脱节。
(三)中高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脱节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脱节还表现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脱节。理论知识必须通过实现来加以巩固。所以理论课程的设置一定要与实践课程相对应。职业教育注重技能的培养,但是理论知识是技能发展的前提条件。所以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同样重要的,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设施不齐全,难以满足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条件。理论知识不能通过动手实践来巩固是很难理解的,这就是职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三、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对策
既然我们已经对中高职衔接课程中的问题有所了解,我们就必须努力想出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职业教育才能更快发展。下面就是我们的一些处理建议。
(一)深入调研,明确中高职两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中高职教育存在教学内容难度设置超前或滞后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中高职两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在我国有很多中职院校刘承担了就业的重担,所以才把课程设置的那么多和那么难。所以我们必须要明确中高职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中职教育是为高职院校输送人才,或者培养一些初级行业人才。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要培养高级行业人才,为就业服务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此进行明确规定,避免中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出现偏差。
(二)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和等级考核制度
中高职教育如果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那么这个行业的用人将会十分混乱。为了使人才市场井然有序,我们必须建立统一的考核评判制度。哪个阶段应该拿到什么证书以及哪个等级的证书会逐渐使得中高职教育实行内部协调来适应这种新的教育体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改革,使得职业教育行业稳定、有序、快速的发展。
(三)推行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和选课制
推行學分制是我国教育行业的一大进步,也是教育管理的一大重要举措。中高职课程设置存在部分重复现象,推行学分制后,中职教育中的学分可以平移到高职教育中,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程重复设置的现象。此外,弹性学制的开创使得学生可以合理分配时间,对于比较难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延长学习时间。但是有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强,允许提前完成学业,获得学分。还有远课制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对口专业,或者自己有所欠缺的学习内容,达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四、小结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职业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因而我们对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进行了研究探讨,知道了这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断努力想出很多针对性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在中高职教育中要注重运用这些策略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我们的职业教育行业才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鑫,金盛.关于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J].职教论坛,2011(18):38-41.
[2]刘荣秀.广东省中高职衔接近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导刊,2012(11):25-27.
[3]邵元君,匡瑛.国家职业标准:中高职衔接中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基于美英的经验[J].职教论坛,2012(28):51-54.
[4]陈艳芳.对“3+2”中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衔接问题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0):89-9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