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博弈策略

2017-06-09沈翔

科技资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博弈话语权

沈翔

摘 要:研究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博弈方略,对于获取和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身份认可,有善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加速体育大国转变体育强国的进程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体育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话语权的争夺是体育助推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以博弈论理论为视角,基于多学科理论,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思辨梳理,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生产机制探究,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博弈抉择的方略实施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中国体育 话语权 博弈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219-02

1 理论价值和研究意义

1.1 创新程度

国内对于体育国际话语权研究的系统成果尚未呈现,多是以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国际体育组织少有中国人担任要职等事件谈及中国体育需要国际话语权,对于如何争取话语权更是阐述主观上的建议,缺乏科学性的深度与广度,因此课题在选题上较新。其次,课题将综合多学科理论并基于国际体育发展趋势对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基本理论与博弈方略进行系统研究,内容较新。在方法论上强调定量与定性、历史分析与实证研究等方法结合,在研究方法上实现创新。

1.2 理论意义

研究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博弈方略,对于获取和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身份认可,有善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加速体育大国转变体育强国的进程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微观层面上为我国争取国际话语权提供基础学科理论上的支撑与参考,宏观层面上使中国体育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责任承担,有助于构建新型的国际体育新秩序。

1.3 应用价值

体育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话语权的争夺是体育助推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工业前后诞生于西欧的现代体育并没有真正实现其宣称的“公平竞争”(Fair play),世界体坛以欧美西方强势文化一元主宰的历史格局依然没有改变,国际体育惯例甚至成为西方惯例的同义词,以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国家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尽管中国体育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式发展,直至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金牌榜跃居第一位,但是中国体育并没有因体育事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与国际影响力增加而获取应有的国际话语权。中国在国际奥委会、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以及国际体育组织中都处于决策的外围,中国体育国家话语权与中国的国际大国地位极度不成正比例。缺乏中国参与的国际体育体系是不平衡的和缺陷性的,作为一个国际体育实践的积极参与者和奥林匹克理想的忠实履行者,有必要争取更多的话语权,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

2 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博弈策略

以博弈论理论为视角,基于多学科理论,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具体包括:(1)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思辨梳理。通过思辨性地梳理其他领域对话语权、国际话语权研究的先期成果,探究话语权的理论内涵与实践策略,为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系统研究奠定跨学科理论基础。(2)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应然博弈。对我国体育国际话语权诉求的历史回顾、增强的现实必然、提升的文化应然等内容进行研究,确立课题具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实践价值。(3)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体系厘定。对体育国际话语权的概念界定、本质解读、表现类证、类型框定、内容架构以及质量建设等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为博弈方略的择取与实施提供依据。(4)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困局实解。对中国体育话语权在国内、国际面临的困局进行实例剖析,探讨困局产生的根源以及其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阻遏。(5)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生产机制探究。在信息传播视角下,从议程设置和框架构建两个层次研究探究中国体育话语权的生产机制及其在国际体育体系中的角色。(6)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博弈的抉择方略。基于博弈论的完全信息动、静态以及不完全信息动、静态博弈以及跨学科理论,宏观上从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建构层面研究合作博弈方面的“正和”博弈方略以及从国际体育强势话语权的解构层面研究非合作博弈方面的“零和”与“负和”博弈策略;微观上基于国家利益、文化因素和媒体因素3大方面探索科学的博弈方略。(7)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博弈抉择的方略实施。依据研究出的博弈方略,从实证视角探索如何在国内、国际层面实践运行具体的话语权获取与提升策略。

3 案例分析——刘翔退赛事件

刘翔无疑是当下中国最具影响力与感召力的体育明星。他代言平凡的自我,刻苦训练奋力拼搏,驰骋高速赛道,亦象征中华民族的当代崛起,梦想、激情与速度,拥有无限未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竞技,粉丝们(Fans)梦想刘翔重演雅典瞬间,捍卫自我尊严和民族荣耀。然而,精英竞技(Elite Sport)的魅力在于百强竞渡、气势磅礴,未到终结时刻,始终扑朔迷离。刘翔意外的因伤退赛,各种权力主体与意识形态竞相登场,顿时风起云涌,评论如潮。这与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的风光无限,以及全中国的欢呼雀跃形成明显反差,如图1所示,SCOL新闻网络面对同一运动员的报道,在价值选择和舆论导向上有着较大的差异。西方媒体采撷有价值(噱头)的体育事件,审时度势、把握契机,历经事实的形象呈现和评论的立场选择,极力描画与造设东方竞技印象,建构媒体政治的东方神话。通过体育事件报道的个案分析,旨在明晰西方媒体报道体育事件的基本规则,建立一个可操作性的意识形态(Ideology)分析框架,为中国研究西方媒体政治拓宽思路。

绝大多数西方媒体对刘翔因伤退赛事件进行了全程报道,以高时效完成了体育事件的信息传达,包括Associated Press、Reuters、NBC、BBC、ABC、FOX、ESPN、Sportingnews、Guardian、Telegraph、Sports Illustrated、Spiegel等媒体,诸如TNT、TBS、NFL Insider等媒体未做出报道,在此仅列举典型报道实例。《纽约时报》以强调各国名将(刘翔、罗伯斯、特拉梅尔、奥利弗)的方式报道了男子110米栏首轮预赛情况,并以显赫标题《中国田径夺冠大热门止步起跑线》突出报道刘翔因伤退赛事实,认为刘翔是本届奥运会中国观众的最大看点,他的因伤退出对于亿万翔迷来说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华盛顿邮报》借用刘翔退赛事件中国官方的解释,兼以谨慎的态度和怀疑的立场报道了刘翔退赛过程。ABC、Telegraph等媒体迅速对刘翔退赛事件做出全程报道。ESPN、FOX等媒体转载美联社报道做出回应。新闻的生命线是真实,丧失真实的新闻事业将不复存在。《现代汉语词典》对“事实”的解释为:“事情的真实情况”。中国体育新闻报道的意味即是客观反映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已发生“事情的真实情况”。体育新闻传播过程即编辑加工体育事实,经过媒体传播过程,受众接收相关信息并进行信息反馈,编辑加工体育事实并转化为体育信息的过程中,应秉持新闻职业操守,真实客观的表现已发生的事实。这些新闻报道与中国传统媒体报道刘翔退赛事件的价值导向保持一致,即报道真实发生的体育事件,明确的说明问题,以及点到即止的话语风格,留给受众想象思考的空间。

4 结语

研究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博弈方略,对于获取和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身份认可,有善于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加速体育大国转变体育强国的进程无疑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体育话语权是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话语权的争夺是体育助推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以博弈论理论为视角,基于多学科理论,对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思辨梳理,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生产机制探究,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博弈抉择的方略实施等方面内容。

参考文獻

[1] Michael Huspek. The Discourse of State Power and Contingencies of Oppositional Response: Some Brief Introductory Remarks[J].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006(9):119-122.

[2] 任海,王芳,赵卓.论体育强国的国际影响力[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1):1-18.

[3] 郑丁贤.中国体育话语权博弈因素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3(4):22-24.

[4] 黄璐,王金福,付晓静.北京奥运会奖牌榜的政治战略与国家身份建构[J].首都体育学院学院,2009,21(5):557-560.

[5] 黄璐.网页更新背后的文化政治——以国际足联为案例[J].青年记者,2016(29):26-27.

[6] 赖伟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J].江西社会科学,2011(10):198-204.

猜你喜欢

博弈话语权
网络圈群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破圈困境与路径选择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博弈与共振:涉警网络舆情关键点研究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集团公司财务预算管理研究
审计意见选择行为的博弈分析
专车行业改革必要性探究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视角下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