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渗透探讨

2017-06-09刘文彪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初中生物探讨

【摘 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目前环境保护者的热议话题,要想改善当前社会的环境问题需要每一位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应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思想和意识。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做到全民保护环境的程度。

【关键词】初中生物;环境教育;探讨

一、初中生物教学环境教育渗透的重要作用

每个人都应有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思想和意识。作为教育事业单位更应该引导学生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注意观察身边环境的变化,将环境保护渗透到学生的教育课程中。对此我们可以主要以生物学科为主,利用生物学科本身的优势所在,普及环境教育相关的文化知识,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共创绿色家园。

1.初中生物的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就是以学生问载体,环境为基础的教育理念。为了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们要用知识的力量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大人民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普及和培养环境保护相关的人才力量,建立以环保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目前环境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人类正面临环境污染带来的巨大考验。环境保护在“九五”计划之中被明确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的主要出发点就是围绕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法规等进行展开。

2.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存在的关系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家和各大企业寻求能够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然而其结果却大多不尽如人意。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还是各大污染源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够,还有就是目前治理污染的技术不够成熟。对此近年来很多教育者提出在生物教育过程中渗透环保教育相关的知识,有利于让初中生更清楚的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以及在其内心产生危机感,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

3.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思想

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和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生物教育内容其目的是让初中生初步学习环境与生物之间互相影响的关系,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所在。对此生物老师要对环境保护这一方面的教育素材进行充分的运用,了解各大违规企业的废水废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教师还要善于举现实存在的例子,如植被多的地方会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其理论就是植被的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影响的,所以要对坡地、沙地实施植树造林,减少其肥沃土壤的流失;苔藓植物对环境的敏感度相当高,其可以作为活体空气污染检测指示器。白色污染对环境的破坏力巨大,不可降解塑料埋在土壤中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消失,由于其不透水也不透气严重的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只要生存在地球上那么每个人都要接触和呼吸空气,空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更是巨大,其主要的污染源主要是汽车、火力发电站、供暖公司等由于燃烧不彻底生成的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对人体的呼吸器官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其还会形成酸雨对建筑物造成腐蚀。

二、初中生物渗透教育的基本要求

1.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达成基本共识

以前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那段时间为了掠夺更多的自然资源,而大量的砍伐树木、开采矿物、捕杀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以及各大工厂大量的排放废水、废气、废渣,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使得生物圈平衡达到破坏。大气污染主要原因就是污染物的含量远远超过正常的空气浓度,让人和动物的一些器官发生病变,从影响人类的正常生活,抵抗力差一点的会出现严重的疾病。

2.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公共意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了呢?对于保护环境不要只是空喊口号,等到真正面对利益与污染选择的时候,还有几个人能够坚守本心,所以空喊口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要对国民素质进行改变,增强其保护环境的意识,所以学校制定初中生物渗透教育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从思想向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从小众到大众的扩算式教育。

3.利用社会对生物教育的渗透

让学生参加较多的环境保护类的公益活动,如环境日、植树节等再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给初中生布置一些当地环境监测统计类的课题,让其对周边环境变化进行调查研究。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公共场所打扫卫生、海边捡拾垃圾等活动,激发初中生对环境保护愿望与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热爱环保这一公益活动。

4.规范日常行为

地球是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如果不能有效改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等待人类的命运将是彻底灭亡,呼吁每一位公民请不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句空话,对于环境保护无小事,我们要从身边最常见的污染现象入手,如在生活中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处理等都是有效的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三、结论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工作要求所有人的共同参与,做到全民保护环境的程度。学生作为校园与社会最大的媒介因素其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更是重中之重,学校更要紧抓可持续发展这一理论,也是生物学科对学生教育最重要部分,每一个人都要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明天更好的环境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赵功伟.生态环境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环境教育.2010(12)

[2]葛长龙.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生态环境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0(07)

作者简介:

刘文彪(1970.11~),男,汉族,籍贯:江西省新干县,学历大专,职称:初中生物教育二级,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初中生物探讨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