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诗心种在班级上

2017-06-09马娜

江西教育B 2017年5期
关键词:学期首诗故乡

马娜

上个学期风风火火的“诗歌热”,这个学期明显黯淡了不少——没有学生问我有关写诗方面的问题……我以为,就此平息了。

在周二的晚自习上,教室静悄悄的,学生们都在忙忙碌碌,可我竟然感到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无奈。仿佛这些孩子们已经没有了任何娱乐——他们是住校生,那就意味着需要周一至周五都在学校,周五晚上放学才能回家。在各种作业的压迫下,他们经常坐在教室里写写写,读读读,背背背。我感受不到他们有任何对于学习的好感和激情,他们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当然,其中,有老师的责任。

静悄悄的晚自习在一个女孩子略带羞涩的喊叫声中被打破了:“老师,宋阿丽要给你看一样东西!”羞涩,却饱含自信;自信,却又不乏胆怯……这时候,班上所有孩子的疑惑目光都落在了我的身上。我慢慢地走到那个名叫宋阿丽的女孩身边。我问是什么,她不回答,只是趴在桌子上。另外一个女孩子迫不及待地说了:“老师,她写了一首诗,很好的!”

听了她的话,我笑了。笑着对宋阿丽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呀,给我看看吧!”她这才慢吞吞地将纸条拿出来,满脸通红的她,眼睛都没有看我。我看着她写出的文字,天呐,孩子就是孩子,感觉字字都是诗,串联在一起,不就是一首美轮美奂的诗了吗?

文字的稚嫩,暂时忽略;但文字的美好,却是无与伦比。现在,我将那个孩子写的诗放在下方:

故乡

小诗人:宋阿丽

故鄉的空气是那么清鲜,

故乡的天空是那么明朗;

故乡的月光,

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

就像一幅流光溢彩的画卷,

这画卷与众不同,

让人浮想联翩。

故乡拥有花香,

鲜艳的菊花,

粉色的牵牛花,

白色的喇叭花,

散发着阵阵清香。

故乡不仅美丽,

而且,

是个令人难忘的故乡。

我对阿丽的这首诗进行了一点点修改。这首诗读来朗朗上口,仿佛美景就在眼前。故乡故乡,阿丽在这首诗当中的构思,深受我们这个学期第一课《草原》影响。就如,“故乡的空气是那么清鲜,故乡的天空是那么明朗”这句和《草原》中的“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这二句是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一个孩子,一个偏远山区的农村孩子,只要能尝试着去写东西,我相信,诗心般的情怀将满溢而出。

我当即在班上读了她写的文字。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但也有些孩子说:“老师,我们都学过这些词语的,不好听……”

“同样是耳熟能详的字词,可你为什么写不出来?”我一本正经地问。

那个孩子默然无声。

其他孩子相继拿出本子在思忖着,思忖着,也写出了一些稚嫩的文字。我觉得啊,真好!真好!

现在班级上的“诗文小屋”这一栏又相继张贴了两首诗。对能够上“诗文小屋”的文字,都会予以个人考评加分。部分同学兴致勃勃,乐在其中;也有一些同学不屑一顾地嗤之以鼻。我也不慌不忙,等待便是,等待那些对写文字嗤之以鼻的学生回头啊……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同理,用在他们身上也应该如此。我只是希望,我只是简简单单地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在繁重的学习中去体会学习的美妙,感受生活的美好。

在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内提到:让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词语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来统治学校的王国吧。

在这里,我希望慢慢耕耘,在班级这个小王国和孩子们一同耕耘,将诗心种在班级这块沃土上E-mail:731836457@qq.com

猜你喜欢

学期首诗故乡
故乡的牵挂
《上课没人抢》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我想写首诗给你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月之故乡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