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探讨

2017-06-09周丽峥

财税月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

周丽峥

摘 要 由于互联网行业属于新兴产业,其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像传统行业那样直接,导致人们常常忽视对互联网公司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提出要求,这对自然环境和互联网公司自身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本文对苹果公司发布的2016年环境责任报告中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互联网公司在进行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我国互联网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碳会计;信息披露;互联网公司

一、互联网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涵义

了解财务会计的人都清楚,财务会计是会优先解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这4个主要的大方向的问题,这中间的会计报告也就算的上是对会计能力工作信息的一种报道,于是类比起来,我们所讨论的碳会计也就以相似的形式存在,在自己公司的碳排放量活动中记录并在有关会议上切实报告出来,让知情者做到心知肚明,这样的方式就叫碳会计信息披露。和所有的会计项目相似的是,在信息的报告中一定要做到准确、明朗、可比,也要实时的持续相关报告。

当然跟普通的会计审查相比,碳会计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由各国公司披露的相关数据我们进行分析就知道,碳排放会计主要就是记录的企业公示的相关碳元素的排放量的多少并分析其是否合乎法律规定的数额,是否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计划。因此,碳会计的审计标准跟传统的金钱毫无关系,一切都是以碳排放量作为标准。并且碳会计的披露不应该仅仅考虑跟经济利益方面有关的信息,而是要在传统财务会计信息之外,报告关于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异常变暖对国家和整个行业的深远影响,而不是一个关于单独某个企业的财务信息,碳会计审查的方式也应当摒弃传统审计的考察方式,转而构建一个能反映企业环境风险、公司责任、产业和环境之间的新关系,对影响因素进行披露和报告的多层次披露和报告形式。

对于互联网企业的决策者来说,披露碳会计信息会促使他们主动地调整公司的战略目标,从而更好的实现其应负的社会责任。对于互联网公司的管理者来说,披露碳会计信息会让管理者更好地注意到公司日常活动中容易忽视的对能源和资源的影响,从而使他们改善日常活动中的一些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为,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更好地节能减排。对于社会公众,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来说,互联网公司主动披露碳会计信息,会让他们了解公司为环保做出的努力,提升了公司的社会形象,更有利于他们做出投资决策。就国家的深层次战略来说,互联网对碳信息的相关公布,更加能加强国家对于企业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上做的具体贡献,方便国家政府能够更好地对企业公司进行把控。

二、互联网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一)互联网企业碳排放量情况

互联网企业与传统行业最大的不同便是它依托互联网这个载体时时刻刻地与用户交换或者处理数据。实时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络公司的运营。因此,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也拥有着规模庞大的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互联网公司的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它的的耗能十分巨大,对资源需求也非常多样。就以美国能源局统计的美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来说,它们的年耗电量就占全美国年发电量的1.5%以上,我国数据中心的耗电量与三峡大坝的年发电量基本持平,在对全国的各个数据中心进行相关考察之后我们了解到,它们的总耗电量早已超过100万度。数据中心在运作的时候耗电是一方面,数据中心里面的空调在工作的过程中排出的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也是大得惊人。由于数据中心需要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持续工作,需要大量的发电设备来支撑数据中心空调和交换机等设备的工作,目前单但一台IU服务器的消耗功率就达到了400W,標准机架4000W以上全年无休的工作带来的必然是高碳排放量,就2013年掌握的资料来看,数据中心年均的碳排放量早就远远超过几百万吨。

除了数据中心产生的排放,互联网企业和用户在上网过程中产生的排放也是互联网企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当然就正常的浏览网站的信息是不会产生碳排放的,但处理有关数据的零件,网站升级的耗电设施,只要他们在一直不断的运行工作,在消耗大量能源的时候也就无形中带来了大量碳排放。

2016年全球被复制和创建的数据量为40ZB(1ZB约为10亿TB),是2011年产生数据量的20倍,并且未来几年将会以58%的速度不断增长。我们正处在数据大爆炸的时代,数据的便捷和大量存储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实在是太过巨大,大量电子通讯设备带来的碳排放量加起来非同小可,有研究数据表明,如果把全球的电子产品的日排放量加起来相当于英国300万架次的飞机全部起飞带来的碳排放量,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信息通讯业所消耗的能源占全球消耗能源总额的35%,相比于制造行业的18% ,多出了近一倍,单单就Google的服务器每年的耗电量每年也是3000兆瓦,这些惊人的碳排放量,都是我们国家更社会要时时监督跟把控的

(二)互联网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情况

今日一家美国的调查公司对全球的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严格的数据分析跟审计,得出结论仅少数公司在碳排放的规模上达到了国家的相关标准该报告显示,研究中的14家公司只有3家—— 全球最大的内容分发网络(CDN)服务商Akamai,苹果公司跟eBay公司在世界范围公布了自己公司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报告中也指出他们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进行了规范的碳排放量的信息审查。

Verdantix还发现,互联网公司尤其是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例如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不仅缺乏对碳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视,而且在过去的几年中,它们从未公开过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数据使用量。然而,即使是在这方面做得相对较好的国外互联网公司比如谷歌也仅仅只是透露其碳排放量约为150万吨而缺乏更多的细节。 Verdantix经理David Meltcalfe说,互联网公司迫切需要采取更具战略性的能源和碳管理方法。“由于它们的迅速成长和全球领先的地位,它们将面临接二连三的能源和碳排放的挑战。这些挑战包括数据处理中心的大量使用导致的能源的巨大消耗,能源价格波对财务业绩的潜在负面影响以及公众(环保组织)对于其可持续发展承诺的批评。大型数据中心的用户,如亚马逊和巴里巴巴不能无限期地忽略强制性碳排放报告的巨大压力。”

该报告还称,互联网公司缺乏披露并不总是等同于缺乏数据。有一些公司从2006年就开始测算其碳排放量,如雅虎和谷歌,但它们因为一些原因拒绝报告具体数据。有的是因为公司管理者认为碳排放以及相关的碳会计信息无关紧要,而更多的是因为公司董事会担心主动披露这些信息会导致其受到不好的评价而否决股东关于信息披露方面的建议。

三、苹果公司的碳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及其特征分析

苹果公司是一家经营电脑硬件,电脑软件,消费电子产品,数字发布和零售的高科技公司,市值高达7750亿美元,并且由于苹果公司只负责研发设计产品而不负责生产,其下游还有很多相关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也应该由苹果公司来承担。因此,苹果公司每年都会对外发布环境责任报告(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Report)来展示自己本年度为节能减排做出的努力。下面,我们就从苹果公司2016年的环境责任报告着手,分析其碳排放和相关碳会计的信息披露情况和体现出的特征。

(一)苹果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概况

苹果公司在2016年的环境责任报告中透露,2015年其排放了38400000吨的温室气体,其中包括数百家供应商,数百万用户和数以亿计的苹果设备所产生的温室气体。其中产品制造占了77%。为此,苹果公司从原材料生产和生产用电两方面来大幅度减少碳排放量。首先,苹果公司于2015年开展了一项计划来帮助供应商降低能耗,为其生产设施提供清洁能源。例如,苹果公司2015年投资中国的新能源企业中环股份建设20GW的太阳能发电设施用来抵消在制造过程的碳排放量。同时,苹果还与富士康合作建造40GW的太阳能设施给位于郑州的iPhone总装厂供电。其次,苹果从销售的数亿台手机入手,升级制造工艺,让iPhone可以循环使用废铝,iPhone 6s的铝金属机身的碳排放量就比上代减少了一半。并且苹果公司为此增大了研发投入,提升其产品的续航,从而降低能耗。例如,MacBook Air 的能耗比初代机型降低了 52% 之多;。最后,苹果公司在2016年2月发行了15亿美元针对环境项目进行融资的绿色债券,为其自身的设施和供应商而打造可再生能源项目。

(二)苹果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通过对苹果公司的环境责任报告的阅读我们会发现苹果公司能够连续两年在绿色和平组织(Greenpeace)的清洁能源指数排行榜上位居榜首,的确是跟其负责任的态度和为此做出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更是值得其他不愿意进行碳排放和碳会计信息披露的互聯网公司学习。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发现了以下的一些问题:

(1)由于现阶段的互联网公司包括苹果公司都属于自愿披露碳会计信息,披露标准缺乏,还未能建立起完整的碳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建立跟完善起来,信息的建立也没有联系性,环保的观念意识还不是很深入人心,在报告中也没有明确指名相关的研究方法跟相关审计标准,也就是的不少公司自建的信息差距存在较大不同没有统一性,权威性跟可比性,在投资者进行决断的时候也就变得很难考量。

(2)过长篇幅的文字表述,内容不够直观,应该将图片,文字,数据相结合。同时涉及实质性内容较少,传达的信息量不足。从苹果公司的环境责任报告来看,大量篇幅描述的是苹果公司自身的碳排放量及其做出的努力,但对其在节能减排领域具体投资的金额,研发费用以及因此获得的收入和利润没有提及。

不得不承认现在传统的会计审查跟碳会计的审查方式方法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就碳会计的独特性而言,各国之间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标准也是很必要的。

正是因为没有一套完整独立的的碳会计信息披露的体系,加上政府部门监管力度薄弱、监管制度存在差异,让确实污染和并不污染的企业在信息上存在很大不同。重污染行业由于政府监管制度压力大,所以披露水平较高,相反,由于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一些互联网公司对碳会计信息的披露程度很低,并没有统一的审查标准,信息不集中难以有效处理。

四、互联网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方向及建议

(一)加强公司内部监督,提高互联网公司的披露意愿

上面的讨论中我们也明确了一个观点,某些公司之所以没有进行碳排放量的信息发布及其进行碳会计,不是以为他们缺乏这种意识,而已被公司的某些上层给否决掉了。这也就侧面反映出,企业内部的管理结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就这些情况而言,在完善公司制度的同时加强观念上的教育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让公司的管理者跟决策者认识到积极发布并进行碳会计的社会积极意义,其次也要让独立董事会有更多的决策权力,在这上面设立专门职务并且赋予他在碳审查上面的独特权利,让他起到更好的监管义务。最后,互联网公司要改进其业绩评价方法,改变过去那种只看效益不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短期行为,将节能减排作为评价互联网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这样就能让互联网公司认识到碳活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它们对于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意愿。

(二)建立规范的碳会计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就碳会计信息的披露来说必须在四个方面严格执行,披露的标准,要求,方式,内容,必须要在这四个框架内进行,虽然跟传统会计行业存在不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会计审查,就目的上面来说这两个还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是满足相关行业的行业需求,能够更好地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了解公司的各个方面。对投资者而言,相关公司在低碳排放量上取得了很大成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对降低整体的社会的碳排放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让社会 经济,环境的利益做到了相互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投资者对于这样的企业是很信赖的,也就增加了投资者的信任率。同时互联网公司应该将碳会计信息公布的重点放在碳交易、碳合作、碳投资和对新能源技术的利用以及节能减排效果等方面。互联网公司还应该通过添加反应碳信息的新项目来对财务会计报告进行改良。例如,在对资产的审计中,有关网络公司将大数据放进云计算集中进行数据分析,从而预测出碳排放量的事后合理化,近些年大数据云计算的兴起,也必将引起全社会对碳排放量的足够关注度,让公司企业更多的承受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

(三)积极开展碳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立法

就国际社会上的一些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上的互联网企业,对于低碳排放,自觉进行碳排放信息报告公示的意识还十分不够健全,认识度不够,所以这时候就更加需要国家跟政府出台相应的明文规定来强制地勒令他们对此不作为的状态进行整改,在法律规定上对其相关细节要尽可能的详细,这样才具有较好的约束力跟管教力度。相关对方部门对于法律上没有讲述到的地方也要适时出台新的规定,以强硬的手段来发展低碳经济,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打下坚实的社会响应基础,对有些公司自愿公布自己的碳排放量的良好行为的公司要给予一定量的表彰来树立典型,对于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关企业或者是刻意隐瞒实情的相关企业也要严厉查处。

(四)加大监督力度,增强政府的监管与引导作用

碳会计信息披露本应是公司作为社会的主体对于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碳排放量号召的积极响应,是勇于承担公司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但是由于所有公司的目标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公司的运转中,都是尽可能压缩成本,减少费用来获得最大收益。而碳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直接对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害。正相反的是减少碳排放反而给公司带来了不少的成本增加,使得公司的利润一落千丈。因此,多数公司是抱着旁观者的态度,不会自觉地承担应有或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时候就更要考验他们的自我意识了,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政府就只有强行出手整改了,当然社会上公众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让互联网公司意识到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进行节能减排对公司长远利益的关注才可以让它们尽最大能力去减少碳的排放量。

(五)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互联网公司并不缺乏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人才,但是面对碳会计这个外延远超过传统会计范畴的新分支,目前互联网公司的会计人员对碳会计了解还不多,理解也不深刻。无法满足相关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各大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在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该注重环境、资源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互联网公司在对在职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时,也应该,也应该包括碳会计的相关知识和碳活动的实务操作内容。

参考文献:

[1]解利燕.中美雙重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9)

[2]纪山山,徐天祥.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碳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4)

[3]康玲.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财会通讯,2015(25)

[4]王蕾,赵伟.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及建议[J].绿色财会,2015(9)

[5]周惠明.低碳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框架设计[J].财会通讯,2014(19)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
新三板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浅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我国高校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研究
我国环境税的会计核算与处理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