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讨
——构建以器官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的寄生虫学教学体系
2017-06-09王春苗张进顺卢致民
王春苗,张进顺,卢致民,王 燕
(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探讨
——构建以器官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的寄生虫学教学体系
王春苗,张进顺,卢致民,王 燕
(河北北方学院医学检验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目的 为了适应新的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和寄生虫病防治的实际需要,构建以器官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的寄生虫教学体系。方法 设置对照班和试验班,分别用传统授课方式和以器官为中心引导的授课方式进行授课。结果 试验班学生学习兴趣浓,主动学习能力提高,成绩与对照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构建以器官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的寄生虫学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促进教学。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改革;问题导向
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研究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规律、致病机制、实验诊断、流行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科学,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的一门基础课程,又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预防、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以后进入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河北北方学院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简称11临本)60人作为试验班,按照“以器官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的寄生虫教学体系”进行授课。同时试验设对照班,为同一年级学生,人数同样为60,教学方法按照传统方法授课。
1.2 教学方法
以消化道寄生虫为例说明教学体系:
1.2.1 从消化道症状入手,引导学生思考
举例:患者,女,37岁,山东农民。主诉头晕、心慌、腹痛、黑便半年,加重3月。自1998-07月中旬脚痒,脚上出现许多小丘疹。曾在棉田赤脚干活。9月中旬开始腹痛,胃烧灼感,12月开始发现黑便逐渐加重成柏油状,伴头晕、眼花。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后未见好转。1999-03月开始心慌,喜食花椒、干茶叶,生米、生豆等。
临床上有那些疾病会引起以上的症状呢?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可是除了消化道出现病变,还有头晕、眼花?其实,这位患者患的是寄生虫病——钩虫病。
上面只是举出了一个例子,寄生在消化道的虫体很多,引起的临床症状也有差异,例如,患者出现腹痛、腹泻甚或呕吐、脓血便等症状,可能会与消化道哪些寄生虫有关?出现肠炎、痢疾,可能会与那些虫体有关?出现肛周瘙痒,直肠脱垂,又可能会与那些虫体有关?各种寄生虫寄生在消化道的什么部位:是黏膜中(多数原虫)、还是肠腔中(多数蠕虫);是胃(蝇蛆)、十二指肠(贾第虫、钩虫)、小肠上段(蛔虫、绦虫)、回盲部(蛲虫)、还是结肠(鞭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直肠(鞭虫、蛲虫)等。
1.2.2 不同部位寄生虫都引起哪些病理损害?
寄生在消化道上皮细胞中的隐孢子虫,通常使小肠黏膜表面受损,肠绒毛萎缩,导致腹泻;寄生在十二指肠的蓝氏贾第鞭毛虫和钩虫,可以吸附上皮细胞,嵌入微绒毛,引起腹泻和吸收不良,钩虫还引起贫血,皮炎等;寄生在小肠中的布什姜片吸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蛔虫会引起腹痛、腹泻、消化功能紊乱,甚至肠梗阻、肠穿孔等;寄生在结肠中的阿米巴、结肠小袋纤毛虫、鞭虫等,通常累及粘膜层,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烧瓶样溃疡、肠炎、痢疾等。
1.2.3 从病理机制探讨临床表现
同样是消化道寄生虫,为什么出现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每个虫体的致病机理是有差异的,例如,典型的消化道寄生虫蛔虫,成虫致病主要是由于寄生在肠腔引起肠黏膜损伤,以消化或半消化食物为食而引起营养不良,虫体代谢产物等导致超敏反应,还有钻孔习性引起并发症。蛔虫幼虫在血液中移行及破坏肺组织造成损害从而引起咳嗽、哮喘、发烧等临床症状。而猪带绦虫同样寄生在小肠,则由于夺取营养会产生饥痛感,机械性损伤肠黏膜导致上腹或全腹部隐痛,化学性刺激引起腹疼、腹泻,食欲亢进,消化不良等等。所以,致病机理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
1.2.4 如何取材、如何检验?
消化道寄生虫,我们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就是病原学检查中的粪便检查,经典方法主要有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等。针对不同虫种,分别可查什么时期,是虫卵、成虫,还是包囊、滋养体,我们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直接涂片法主要用于查原虫的滋养体,蠕虫的虫卵等。若查原虫包囊,则以一滴碘液代替生理盐水。饱和盐水浮聚法用以检查钩虫卵效果最好。
1.2.5 流行概况
根据生活史很容易了解其流行概况,有些虫体与自然因素有关,如温度湿度限制了流行区域;有些虫体与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有一定关系等等。
1.2.6 防治原则
作为一种生活常识,让大家在生活中及时预防和治疗。
按照以上教学方法教师精选典型虫种重点介绍,如蛔虫、钩虫、猪肉绦虫、溶组织阿米巴。其它虫体要求同学们列表总结,并在课上讲解交流。这部分内容同样是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同学们需要按照以下提纲进行自学:虫种;与致病、诊断、传播有关的形态时期;生活史要点;主要致病机制与临床表现;主要检验方法。掌握基本知识后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及最近文献,以对虫体深入了解。
1.3 效果评价
学期结束时对试验班和对照班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并对试验班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相关指标制订问卷调查表,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学生对整个教学改革过程的意见。
2 结 果
33.3%的同学认为该教学方法的总体效果很好,50%的同学认为较好,只有16.7%的同学认为效果一般;大多数同学(94%)认为此次改革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6%的同学认为一般;在回答该教学方法对提高本门课程的兴趣有无帮助时?90%的同学认为有帮助,有10%的同学认为一般;在提问你认为该教学方法对自己利用学习资源(网络、图书馆等)进行学习的能力有无提高时,大多数学生(98%)回答有较大的提高,只有极少数学生(2%)认为一般;多数学生(92%)认为该教学方法能很好的拓展知识,少数认为(8%)一般;半数以上学生(79%)认为该方法对所学知识能牢固掌握,少数学生(19%)认为一般,也有2%的同学认为没有掌握,这可能与每个学生的基础或学习方式有关。在回答你认为该教学方法对自己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是否有帮助时?几乎全部学生(98%)认为有帮助,说明这种教学方法还是被大家认可的。统计试验班和对照班的考核成绩见表1。
表1 试验班、对照班考核成绩比较 n(%)
注:经Wilcoxon秩和检验,P<0.001,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目前在寄生虫学学科发展和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医学生对寄生虫学的学习兴趣不高,临床医生对寄生虫病的认识越来越少,时常在临床诊断中出现误诊。总结相关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校对寄生虫学重视程度不够[1],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均将本门课程列为考查课程,对其学时数多次进行压缩。对于考查课程,大部分学校在学科建设方面投入相对不足,学生会认为本门课程不重要,平时不认真学,考试应付过关了事,最终结果是课时却越来越少,学生越来越不重视。②寄生虫学学科发展处于一种日渐衰微的趋势,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虽然可感染人体的寄生虫不少,但感染率多不高,重要致病的寄生虫更少;二是多数寄生虫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寄生虫和寄生虫病的重要性逐渐降低。寄生虫学学科的独立存在都成问题,使寄生虫学科成为弱势学科,致使一些学者对寄生虫病认识上存在偏差。事实上,寄生虫病仍然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全球每年的死亡者中有33%死于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寄生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寄生虫病仍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③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观念滞后,培养目标不符合时代要求,课程管理强调统一,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课程内容存在难、繁、偏、旧的状况,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填鸭式教学没有根本改变[3],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死记硬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④教材问题,知识来源过于单一,陈旧,很多版本中都没有新知识的注入,一门课程只用一本教材。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如何利用期刊文献和网络资源,将新知识充实到教学内容,值得引起重视。
面对这些问题,目前迫切解决的是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掌握国内外寄生虫学概况,并掌握若干重要的具体虫种?掌握哪些虫种?掌握到何种程度?如何变传统的“教师”为“导师”,变传统的“教学”为“导学”?给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
针对中国的教育和学科本身的特点,我们之前那种机械式的传播知识已经逐渐淘汰,现代高校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思考与创新能力。一门课程的讲授学时虽然少,可是,学生课下却要付出很多时间自学,到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搜索最近成果,小组研究、探讨等,所用时间甚至超过了课上的总教学时间。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
我们从器官系统的症状、问题入手[4],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寄生虫学,可以理解为:多讲几个虫子、少讲几个虫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需要有关寄生虫的知识时到哪里去找,对找到的知识如何分析综合、去伪存真,即如何通过自身的学习获取所需要的知识[5]。所以,受之以渔首先需要教育观念的转变。只有使学生具备不断获取新知识,摈弃过时的东西的能力,才能在诊治寄生虫病时做出最合理、最恰当的处置。
我们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6],职业道德的提升,对医学生而言就是要提升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道德教育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尤其是具体到各门专业课程。
结果显示,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查阅文献的能力,经过交流,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实际的锻炼,使他们产生满足感和成功感。另外,教师由讲转变为导[7,8],学生成为主角,教师的大量工作从课堂的讲授转变成课前的教学情境设计和学生讲课交流后的评价。教师要树立学生为师的思想,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而且对现代技术运用熟练,教师和学生形成互帮互助的团体,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路,共同促进教学。
[1]汲蕊,崔巍,郝荣霞.人体寄生虫学教改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6(8):967-968.
[2]朱慧慧,周长海,陈颖丹,等.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SWOT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10(33):377-381.
[3]林骅.把改革授课模式作为高校教改的突破口[N].天津教育报,2011,3:1-2.
[4]盘箐.病例教学法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62.
[5]高丽丽,石志强.英国高校教学方法对我国高校教改的几点启示[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6):110-112.
[6]周玉杰,赵铁夫,王焕英,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德修养教学模式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9(29):36-37.
[7]封金鹏.高校教改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185.
[8]胡乐宁.浅谈高校教改形势下对教师能力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2,2(1):48-49.
[责任编辑:李蓟龙 英文编辑:刘彦哲]
Reform on Human Parasitology Teaching in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WANG Chun-miao,ZHANG Jin-shun,LU Zhi-min,WANG Yan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Schoo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Objective To build the organ-centered and problem-guided teaching system of parasitology to adapt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medical teaching mode and the need of parasit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Methods Setting up the control class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class with the organ-centered teaching method.Results The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class had stronger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mproved active learning ability.The scores of control clas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ose of the control class.ConclusionThe organ-centered and problem-guided teaching system of parasitology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teaching effect.
human parasitology;teaching;reform;problem-guided
王春苗(1984-),女,河北张家口人,讲师,硕士。
R-4
C
10.3969/j.issn.1673-1492.2017.02.018
来稿日期:2015-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