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边境地区语言战略规划构想
2017-06-08吴先泽陈莹
吴先泽++陈莹
摘 要: 广西边境地处联结东盟的重要位置,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是重要的资源,也是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团结、文化传承的战略。广西边境地区,需要从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教育三方面进行语言战略规划:加强普通话推广,提高普通话水平,强化壮语和壮文的法定地位;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教学语言使用壮话和普通话,开设壮族语言文字课程。中小学开设越南语。采取双语或多语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多语能力,组织用民族语讲故事、唱山歌等活动,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 广西边境 语言战略 语言教育
在世界经典语言学家的著作中,语言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工具。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和网络化,语言的作用已经远远超出思想交流的范畴。我们需要从经典语言学家的书斋中走出来,将语言置于更大的视野范围中考察,“从其承载、传承、建构特定文化的功能与机制这一角度理解和把握其本质特征”[1]。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语言,天然包含该民族的文化信息。语言的交流和传播,就是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世界全球化和网络化,加速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传播,这种交流和传播的广度与深度,取决于该语言的地位和影响力。语言的地位不是天然的,而是与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地位和经济影响力密切相关的。提高语言地位,一方面需要提升地区、民族或国家的地位和经济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主动的语言规划、语言政策、语言传播扩大语言的影响力。语言的意义不单局限在思想交流这一工具上,更作为一个战略问题出现在世人面前。
一、“语言战略”概念的定义和相关研究
“语言战略”这一术语是新近才问世的,尤其是在美国“9·11”事件后,语言才作为重要战略问题被国家重视,继而学界开始对语言战略问题展开深入研究。“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成立了独立调查委员会,结果令人扼腕,原来恐怖袭击计划的情报早已被美国情报局截获,只是美国外语翻译人才储备不足,没有及时破译,导致恐怖袭击事件没能被阻止。痛定思痛,美国开始把语言问题上升到国家战略问题,将语言与国家安全联系起来。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提高国家语言能力。如2005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关键语言”战略,号召公民学习“关键语言”。这些政策表面上是通过语言规划和语言教育维护国家安全,实际上是通过语言战略举措维护美国全球利益。可见,语言问题已经和国家、地区安全紧密联系。“语言战略”即通过有意识的语言规划、语言教育和语言传播,提高公民或国家的语言能力,以维护国家军事、政治和经济安全,确保在全球获得尽可能高的地位。
在全球化过程中,语言战略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世界各国都开始高度关注语言战略问题,近年来我国学界在语言战略问题研究方面颇为活跃。2007年,南京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相继成立了“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和“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一些学者还开展了语言战略方面的相关研究,如王建勤的《美国关键语言战略与我国国家安全语言战略》[2]、周作宇的《国家语言战略与高等教育国际化》[3]、李洪乾与唐贤清的《加强国防语言战略研究,提升国家软实力》[4]、从丛与李联明的《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国家安全战略的启示》[5]及蔡永良的《美国西裔移民双语教育的语言战略思想》[6]等。
二、广西边境地区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
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区,其边境线有800多公里。边境有八个县市与越南接壤,即东兴、上思、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这些边境地区经济、教育、文化都比较落后,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壮族人口占比88%以上。除了壮族,还生活着苗族、瑶族、水族、侗族、京族、仫佬族、哈尼族、彝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概括说来,广西边境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与越南接壤,是通向东盟的重要节点地区;广西边境地区经济和教育与内地相比,还比较落后;边境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民族语言活力很强。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广西边境地区的语言战略规划需要积极谋划。
广西边境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边民一般都会多种语言或方言,如壮话、白话、汉语普通话等,有的还兼通其他民族语言,甚至和越南边民也能用语言沟通[7]。边民内部交流一般使用壮话或土白话,和外地人交流一般使用带浓重口音的汉语普通话,边民语言具有多样化特点。
“语言规划是人类在一定限度内对语言选择过程进行的有意识干预”[8]。语言政策是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确认各种语言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国家确定普通话为全国通用语言,并推广普通话,规定民族自治地区的主体民族语言文字与普通话、规范汉字同为该地区法定语言文字[9]。这是国家在整个国家层面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我国幅员广大,是多民族国家。广西边境是老、少、边、穷地区,处在“一带一路”的重要位置,紧靠东盟,在国家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的大方针下,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包括宏观语言规划和微观语言规划,宏观语言规划的主体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微观语言规划的主体是社区、学校或家庭。我们这里主要讨论地区为主体的宏观语言规划,和学校为主体的微观语言规划。
就广西边境地区的宏观语言规划来说,我们认为,需要采取如下政策:汉语普通话为该地区各民族的通用语言,加强普通话推广,提高普通话水平;壮话、壮文和普通话、规范汉字同为法定语言文字,各民族可以自由使用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就学校为主体的微观语言规划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政策: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教学语言可以使用壮话和普通话,壮话使用的比例应该大于普通话;学校可以开设壮族语言文字课程;中小学外语语种除了英语外,还应该开设越南语供学生选择。
广西边境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各少数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语言,内部交流时可以各自使用自己的民族语言,但民族间交流时就应该以汉语普通话为通用语言。我国基于国情,确立了普通话在全国的通用语地位。各民族交流时,使用普通话是非常合适的。广西边境地区由于语言多样化,边民平时使用普通话的必要性不太大,故普通话水平较低。尤其是中年边民,其普通话口音浓重,很难和外人交流。因此,在边境地区要加强普通话推广,通过开办学习班努力提高居民的普通话水平。边境和越南山水相连,广西边民和越南边民多有往来,广西边民提高普通话水平,有利于树立中国的语言形象,并对越南边民產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壮话是语言活力非常强的语言,边民在日常交往中一般使用壮话,国家规定壮话是当地法定语言。但是,儿童的壮话水平开始退化,不少边民重视子女教育,将子女送到县城或外地读书,主要接受普通话教育。这造成了壮话的断层,非常不利于保护民族语言。我们需要增强边民对民族语言的保护意识,让民族语言得以传承[10]。语言反映了文化,语言的消失即是文化的消失。世界的和谐发展,需要语言多样化、文化多样化。因此,在语言规划、语言保护方面,需要保护各种民族语言或方言。壮文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帮助壮族人创制的文字,但使用率不高,政府需要提供教育计划,帮助边民掌握壮文字,以记录壮族文化。一种文化,只有通过当地语言的文字记录,才能真实地记录下来。壮族文化用汉字记录,固然能够传承,但是或多或少会失去韵味。
边境的幼儿都会说本民族语言。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语言,应该壮话和普通话并重。使用壮话,一方面是因为有些幼儿只懂壮话,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壮话。因而,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需要以使用壮话为主,保障教学正常进行。使用普通话,是因为国家推广全民使用普通话。幼儿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使用两种语言教学,可以让幼儿发挥语言学习天赋,提高双语能力或多语能力。另外,学校还可以开设壮族语言文字课,特别是壮文字课,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本民族语言文字,这有利于文化传承。在外语语种课程开设方面,除了英语外,还可以提供越南语供学生选择。目前英语在全球处于强势地位,我国学生一般都要学习英语,在各种升学和晋升中,英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世界是多元的,语言的垄断意味着文化的垄断,我们需要打破英语一统天下的局面,尤其是在广西边境地区。广西边境紧靠越南,广西边民经常和越南边民来往,甚至两国不少边民互结连理,边民使用土话能和越南边民无障碍沟通。边民子女接受学校教育后,大部分还是会留在当地工作、生活,因为地缘优势,很多人会到越南工作或经商。所以,学校外语教育如果只提供英语语种,那么对边境地区的发展是不利的,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广西边境应该面向东盟发展经济。另外,广西边境语言安全问题也非常重要。边境地区,两国人员来往频繁,一些不法分子在此偷渡,“对中方警务人员来说,懂越南语是维护安全不可或缺的”[11]。因此,边境地区的中学应该增设越南语课程,鼓励中学生选择越南语作为外语。
三、语言资源视角下广西边境地区语言教育思考
经调查,广西边境地区和我国中东部一样,中小学都是使用普通话教学,外语语种只开设英语,这种语言教育政策值得思考。长期以来,人们将语言多样化看作是问题,认为不同的语言导致人们沟通交流障碍,人们需要消除语言差异,甚至要消灭方言。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语言问题观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其实,语言是一种资源。语言资源观认为,“语言是一种个人的和民族的资源”[12]。广西边境地区语言资源丰富,十多个少数民族,不少民族都会说自己的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我们需要将其看成是个人和民族的语言资源,而不是语言问题。掌握多种语言对个人、对国家都有积极作用。兼通多种语言,就意味着可以同操不同语言的人交流,可以接触更多的不同民族文化,因而能获得更多资源。对国家来说,国民掌握多种语言,意味着国家语言资源丰富,因而国家语言能力就强。语言能力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国家语言能力是国家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在语言教育方面,不宜语种单一化,而应该语种多样化。
广西边境地区居民以壮族为主体,壮族占全体居民比例超过88%,由于和汉族接触频繁,语言也受到很大影响。不像新疆、西藏,甚至不像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壮族民汉双语教育很少,基本上都是汉语教育,严重忽视了母语。这种现象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当地干部和群众认为本民族语言是造成落后的根源、学生的学业和就业会受到影响,因而不愿意让学生接受本民族语教育。广西边境地区的语言资源,有汉语普通话、白话、平话、壮话、其他民族语言等,这些资源都需要充分利用和开发,这样有利于维护语言多样性,增强广西边民获得更多资源的能力。语言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广西边境地区语言资源丰富,我们需要扭转民族语是落后的根源、影响学生的升学和就业这种错误观点,充分利用、开发边境地区的语言资源。在语言资源观视角下,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广西边境地区的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层次和全方位的特点。
边境地区在学校语言教育中不能实行单一的普通话教学,可以多种语言并举。在幼儿园和小学的语言教育中,各校可以根据所处的语言生态环境和学生语言使用的具体情况,尊重家长意愿,因地制宜地采取双语或多语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多语能力。在中学语言教育中,大部分课程,学校宜采用普通話教学,可以适当开发校本课程,如本民族的文化或历史课程,宜采用民族语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使用多种语言的课外活动,如民族语山歌大赛、故事大赛等,有利于保护和开发边境地区的语言资源,传承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共同繁荣。可喜的是,广西壮族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如设立了壮族三月三节日,全广西放假三天,组织文化活动,如民族语言山歌大赛等,这些都是对学校语言教育的重要补充。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今天,语言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它关系到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等。语言是一种资源,丰富的语言资源对个人和国家都有重要意义,意味着语言能力强,能获取更多资源。广西边境地区处在连接东盟的重要位置,语言战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境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地调整语言规划、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政策。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方面,需要加强普通话推广,提高普通话水平,同时,提升壮语和壮文的法定地位。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教学语言可以使用壮话和普通话,学校可以开设壮族语言文字课程。中小学外语语种除了英语外,还应该开设越南语供学生选择。语言教育方面,宜采取双语或多语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多语能力,组织用民族语讲故事、唱山歌等活动,培养对本民族母语的感情,传承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11(1):8-15.
[2]王建勤.美国关键语言战略与我国国家安全语言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2):7-11.
[3]周作宇.国家语言战略与高等教育国际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3(6):14-21.
[4]李洪乾,唐贤清.加强国防语言战略研究,提升国家软实力[J].湖南社会科学,2014(6):253-255.
[5]从丛,李联明.美国高校外语教学服务国家安全战略的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2008(10):122-126.
[6]蔡永良.美国西裔移民双语教育的语言战略思想[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59-65.
[7]吴先泽,陈慧.“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边境民族语言生活调查[J].贵州民族研究,2016(10):194-197.
[8]张卫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经济学与语言学比较的视角[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8-13.
[9]陈章太.论语言规划的基本原则[J].语言科学,2005(02):51-62.
[10]陈慧,吴先泽.广西边境大学生语言生活现状调查及语言教育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4):99-102.
[11]吴先泽,林潇蓉.广西边境民族地区语言使用状况及政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188-189.
[12]滕星,海路.语言规划与双语教育[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32-36+4.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边境民族地区少年儿童语言能力调查研究(KY2016LX444);语言资源视角下广西边境语言调查及语言战略研究(KY2016YB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