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在作文评改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7-06-08史存良郭贺平
史存良++郭贺平
长期以来,作文评改机械地重复着“教师改,学生看”这种事倍功半的模式,许多学生也只看评分或批语,老师的汗水几乎白费。部分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习惯于使用“语言优美、描写细致、结构完整、中心突出”之类缺乏针对性的批语。教师的评改是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学生文章,势必就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写作的个性和创造力被扼杀,缺乏对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这种作文评改模式已严重阻碍了作文教学的发展。根据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及中学生的特点,本文对小组合作探究、互评互改作文模式进行了摸索探究。
第一、提前给学生作文题目,自己审题、构思、立意,写好草稿
作文题目提前给学生,是不是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抄袭机会?实践中发现,由于第二天的互改环节、教师抽读的环节,让想抄的同学望而却步。现代心理学表明:中学阶段最在乎的是“同学说”。老师在布置题目时反复强调:偷文章与偷东西同样可耻,真实的便是最美的,抄来的作文是瞒不过全体师生的眼睛的。如果有同学站起来大声说谁的文章抄袭的,抄袭者无地自容。打消了抄的念头,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去观察生活、留意细节、积累材料……
第二、成立作文评改小组
按课改要求成立固定小组,按班级人数平均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名学生。各小组之间交叉评改,每一小组推举一名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根据本次写作的训练目标及在例文评改中的要求,给每位成员分配具体任务,并组织评改;每位学生写好评改意见。
教师须注意以下几点:
1、评前指导,指导学生要结合同学的实际,尊重原意,提出恰当的建设性意见,批语要精当,有启发性和导向性,适当保护同学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要求学生做到三读: 一读改词句。先是默读,修改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接着轻声读,改正用得不恰当的词和病句。二读看内容。文句基本改通后,再来默读,看内容是否写得具体了,文章是否有中心,选材是否得当,层次是否清楚,开头、结尾是否呼應等问题。三读品文顺。内容基本确定后,让学生大声朗读,朗读时感到别扭,不顺口的,一边读,一边改,一直改到读来流畅上口,对内容满意了才定稿。
2、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学生的习作优点和缺点是同时并存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评改时,教师要根据本次写作的目标,多引导学生发掘其优点,帮助被评改学生改正不足;并在文章最后 分别指出这篇文章的优点、缺点以及整改建议。
3、注意细节。一篇文章的优劣,除了从立意、结构、选材等方面评改外,还应从以下方面评改:(1)主次是否分明;(2)详略是否得当;(3)有无错别字;(4)有无病句;(5)标点是否正确;(6)过渡是否自然;(7)文面是否整洁;(8)前后是否照应等方面。
第三、各组推选出一到两篇极富代表性的文章,或事先抄在黑板上,或用投影展示,或提前打印后发给学生,或在课堂上由作者朗读等
各组组长组织本组学生从文章的立意、结构、语言、情感等各个方面进行评改,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求学生按“删”“增”“调”“换”等修改符号做旁批。评改完毕后,小组长根据讨论结果给每篇作文进行总评并按中考要求拟定一个分数。
第四、收交评改报告单,反馈修改情况
各小组评改完后,由组长汇总填好评改报告单上交,习作返回各位学生手中进行修改,这时教师可仔细审阅各小组评改情况,及时公布表扬评改认真的小组及个人,对评改不认真,批改重点把握不准的同学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帮其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