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2017-06-08于水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4期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失地农民就业

于水

【摘 要】 本文概述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探索就业对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权益:完善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和法规;加快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形成全社会共识,建立社会保障措施。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失地农民;就业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被征占的数量越来越多,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正逐渐出现在大众眼前——失地农民。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为其提供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虽然国家采取一次性货币安置方式,但因补偿标准偏低与后续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全,使得失地农民不得不面对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将会阻碍城市化的进程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关键。

一、当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根据当前失地农民的实际情况来看,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据研究表明,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主要集中在无专业技能、无就业保障以及安置隐患这三方面。

1、专业技能偏低导致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

目前我国失地农民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非农就业技能,不能满足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的需求。

2、无就业保障性难以实现稳定就业

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失地农民基本没有失业保障,当失去农用土地而又缺乏非农就业技能时,失地农民无法实现稳定再就业,其家庭也无法实现可持续生计。

3、安置方式为失地农民带来就业隐患

现行的安置方式主要是一次性货币补偿,其优点是风险小、见效快、稳定性强,它能短期内提高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却难以为失地农民提供充足稳定的再就业机会。

二、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因素

受限于自身及社会的原因,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因此,具体分析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就业方面的问题将有助于改善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1、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不完备,难以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的法律未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纳入立法范围,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对其给了特殊保护,有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至今没有纳入到政府的就业体系中,相关的职能部门对此也没有统一的制度規定,由此可见,我国现行法律和政策并没有给与失地农民特殊的保护,失地农民作为一个新生的弱势群体,在许多方面常处于不利位置。

2、失地农民就业观念转变缓慢,社会保障观念淡薄

当农民失去土地后,其思想观念还大部分停留在依靠政府的补助救济,“等、靠、要”的思想严重,通过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就业意识较差,特别是一些农民不愿从事脏、苦、累等工作,错失了部分就业机会。此外,不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观念淡薄,对到了不能工作的年龄如何保障自己的生活没有深思熟虑,只关注当下。即使有些失地农民会利用土地补偿金做些小本生意,但多数由于文化素质偏低、目光浅显,缺乏对补偿金合理的规划利用,使现金资产失去增值能力。

3、失地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

由于经济原因,我国农村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导致农民的总体文化水平明显偏低,而失地农民普遍只有小学或初中学历,对照现阶段民营企业基本只招收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务工人员,很明显失地农民在就业方面处于劣势。此外,因为长期从事农作生产或只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对其他行业的工作要求和技术技能并不熟悉,缺乏必要的就业技能,短期内难以适应各类民营企业的工作需求,因此,失地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中竞争虚弱,实现转移就业也更加困难。

4、社会保障不完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难

尽管我国目前有“农转非”的政策,但存在保障范围窄、保障数额底,生活补助少等问题而难以持续性推进。目前参保失业险和工伤险的农民不足全国参保人员的四分之一,而且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存在缴费基数低、保障数额少的问题,根本达不到解决基本生活保障的标准,加上一些地区的土地补偿资金偏低的问题,既不能保证失地农民的长久生活,也不足以成为一些有思想、有技术、有能力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改善生活条件的依托。这些问题都成为失地农民在自主创业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的原因之一。

三、解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的基本路径

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情况的特点,再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完善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和法规

要加快制定有关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法律法规,立法部门也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时修改法律法规,扩大法律解释范围,各地人民法院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促进该地区失地农民就业及保障的司法解释。此外,各地各部门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将有关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等工作统一纳入到当地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中,明确工作责任,细化考核分值,进行责任追究制。总之,要上下联动,确保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稳定的就业及保障,从而维护社会稳定。

2、加快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就业能力

就业观念未转变一直是困扰和阻碍失地农民就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若解决不好,不仅失地农民会面临就业渠道越来越窄的危险,而且会影响政府的威信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首先,各地政府要做好引导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的工作,有效的推进其就业和创业,帮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破除“等、靠、要”的旧思想和“高不成、低不就”的老观念。其次,要引导失地农民摈弃安贫乐道、故步自封的小农思想,提高自主创业、自主就业的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开拓、敢于尝试的创业精神。

3、加强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

失地农民自身素质普遍偏低是影响其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在提供培训规划上,要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就业培训计划,灵活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率;在提高培训意识上,利用多渠道宣传培训政策,提供用工信息,引导失地农民主动学习就业技能;在增强培训工作针对性上,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提供不同年龄阶层、不同文化阶层的技能培训;在提高参与的积极性上,职能部门要广泛地与各类用工企业和中介机构沟通协调,收集用工信息,帮助签订协议,做好就业安置和推荐工作。

4、形成全社会共识,建立社会保障措施

农村集体土地转化为城市用地和商业用地,广大农民为此做出重要贡献,因此全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就业收入方面要参照城镇居民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用工指导价;在就业机会上要优先录用安置失地农民;在就业环境上要简化失地农民进城务工的各项程序和手续;在就业扶持上要对有能力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减免相关税费;在社会管理上要提供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就业、教育、户籍管理等权利。此外,还要尽快完善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和就业保险等多种有关生活补助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使失地农民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得益者和享受者。

【参考文献】

[1] 刘俊芳.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当代经济,2010.2.

[2] 吴春,朱美玲.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讨.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2.1.

【作者简介】

于 水(1987-)女,汉族,吉林永吉人,江西赣州市委党校信息网络处助教,主要从事政治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城市化进程失地农民就业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淄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论失地农民职业化的问题
关于城市人行道透水路面技术的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中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市化进程阻尼系数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