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伊犁晚报现状看西部传统媒体人才培养与转型

2017-06-08张宇峰

中国记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伊犁晚报传统媒体

□ 文/张宇峰

从伊犁晚报现状看西部传统媒体人才培养与转型

□ 文/张宇峰

作者以所在的《伊犁晚报》为例,讨论了西部地区面临的人才困局。解决这一困局,需要报社自身和党委政府两个方面的积极努力,只有留住人、用好人,新闻舆论工作才能做得更好,新闻舆论阵地才能够守得住、不动摇。

伊犁晚报 人才 传统媒体 困局 转型

张宇峰《伊犁晚报》编委

今年4月初的一天早上,刚到报社,副刊部主任就告诉我,一位很有能力的记者要辞职,作为主管领导,要不要做一下思想工作。我说,已有耳闻,也向主要领导汇报过。想让她留下来,或解决她的正式编制,或给她较高的报酬,或给她创造一个适合她成长的平台。但目前这些都难以做到,就只能让她去吧。

虽然是一个人的离开,却让我陷入了对如何才能稳定采编队伍的担忧。

前推10年,《伊犁晚报》曾经出现过一次采编骨干的集体流失。当时,由于伊犁州本级和伊宁市级几家媒体同时面向社会招揽人才,对有新闻工作经历的人员经试用、考试,合格者解决正式编制,《伊犁晚报》包括1名记者部副主任、3名首席记者、4名采编骨干先后离开报社。同年,还有3人考上公务员。前后不到一年时间,11名具有较强新闻工作能力的采编人员离职,一时间给采编工作带来相当压力:重要新闻没有合适的记者去采访;版面缺少稿件;版面编辑缺少人手;采编队伍人心不稳。好在由于当时报社创收情况不错,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现有采编人员稿酬以应对稿荒、大量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以应对采编人手的缺乏、加大员工内地友好报社培训力度以应对采编能力的不足等等。算是艰难地挺了过去,人心得以平复,队伍得以稳定。过后几年,虽然人员有进有出,但是都没有太大影响。

可是,这一次……

一、《伊犁晚报》(汉文报)采编队伍的现状与历史

《伊犁晚报》是伊犁日报社旗下的一家生活服务类报纸,原是伊犁地区党委机关报,2002年伊犁州地领导体制变动后,伊犁地区撤销,《伊犁晚报》并入《伊犁日报》。按当时州党委相关会议决定,《伊犁晚报》走市场,只保留在编人员工资,其他财政负担的费用三年递减,并逐渐由晚报社通过创收自行解决。

在那个值得传统媒体留恋的年代,和全国都市类媒体一样,《伊犁晚报》快速超常规发展:广告收入从三五十万,连续多年实现翻番,到2012年,各种收入破千万;《伊犁晚报》从4开4版到8版,迅速增期扩版,发展到一周六期、每期4开24—32版,最多一期报纸曾经出过64个版;报社自建发行队伍,伊犁州直各县均设立了发行站,伊犁州首府伊宁市曾经同时设立了10个发行站,近60人身着红色服装的队伍,每天穿梭于伊宁市大街小巷,蔚为壮观;采编人员的收入增长迅速,绩效及各种补贴收入远超基本工资……

10年前,经历了那次人员流失的波折之后,为稳定采编队伍,避免再次出现采编人员短时间内大量流失,《伊犁晚报》先后出台各种管理办法和奖励、培训制度。一是每周固定时间组织业务学习;二是对采编人员进行轮训,每个人都要去内地相关友好报社挂职实操;三是以游代奖,对上年度表现好的采编人员,奖励其赴内地媒体参观考察;四是对所获各类新闻奖,给予金额不同的奖励;五是对外发稿件,给予稿费双倍的奖励;六是对首席编辑、首席记者进行动态管理,把首席编辑、首席记者的岗位津贴提高到每月1000元;八是积极争取编办、人事部门的支持,把报社空岗拿出来,通过内部公开竞聘方式解决优秀采编人员的编制问题……各种制度和办法的有效推行,一线采编人员数量增长到40多人,月收入最高的达到近万元,《伊犁晚报》重归人才济济的良好局面,保障了《伊犁晚报》稳步发展到2015年。

二、采编队伍再次面临新挑战,怎样活得久一些、好一些,成为迫切问题

曾经,基于PC端的网络媒体,对于位居西部边境的《伊犁晚报》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我们以为,那茫茫的戈壁、高高的天山、促狭的关隘,一样会阻滞手机端新媒体的冲击。但与想象中的十年八年才能产生影响不同,以手机微信平台为传播手段的新媒体形式,就像是一夜之间从天上飞来, “翻过了天山,来到了伊犁”:

《伊犁晚报》发行量,已经跌至极值,2016年广告收入仅仅刚过450万的“槛儿”,占报社人员总数一半以上的聘用人员工资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一线采编人员,由于身份(在编或聘用)构成出现极大的失重,队伍极不稳定,无论是什么原因使个人离开这个队伍,对报社来说,除了做思想工作,以心留人外,基本再没有其他有效办法。“早谋出路”已然是隐隐的群体意识。报纸,正面临前所未遇的困局!

如何创造条件,用待遇留人,用编制留人,用感情留人,用事业平台留人?目前,报社一方面应争取财政给予更多支持;另一方面应增收节支,思考哪些地方能减少支出,研究怎样增加创收。

(一)期待政府“放水养鱼”,积极争取财政给予最大的支持

1.对办报经费财政进行兜底,保证报纸正常出版,报社“活着”人才散不了。面对市场严峻形势,要向政府申请加大对报社的投入,维持正常办报经费。今年3月中旬,《伊犁晚报》已采取相应措施,提出申请,以解决遇到的困难。

2.增加人员编制,减轻工资负担。报社现有在编人员偏少、年龄构成偏大,为满足报社正常出版的需要,必须大量聘用人员,为此报社承担着已经无法承受的经济压力。解决报社现有采编一线的骨干聘用人员编制问题,解除后顾之忧,把这些人留下、拴住,也需要政府提供有力支持。

(二)报社自身“断尾求生”、革新创收思路,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1.“断尾求生”,主动减期减版。同时,深入调研,科学分析读者构成,以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和读者针对性,提高宣传的实效性。灵活调整版数,根据宣传工作和市场的需要,适当增减期数和版数。

2.停止自办发行。现在市区内自办发行的报纸数量减少,呈现“点少面广”的局面,发行效率低,发行队伍人员老化,各种潜在的风险也慢慢显现。把现在的报纸交给邮局投递,不但能减少人员成本,而且可以收回五成多的订报费用。

3.革新创收思路、拓宽创收途径、丰富创收渠道。

一是稳定传统的报纸广告等创收办法。

二是开辟新的创收增长点,例如微信平台与报纸广告相结合,合理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把微信平台办好办活,在群众“需要”和“兴趣”上下功夫,不能只求其在、不求其好。报社在做微信平台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新闻资源、设备资源和人才资源,传统媒体的真实性、权威性和严肃性是其他微信平台所无法比拟的。俗话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只要不拘一格用好人、在利益分配上激励人、在队伍管理上相信人,放开手让人去干,就一定可以干好。

三是逐步完善创收渠道,减少对“报纸收入”的依赖性,增加“非报收入”的份额。伊犁是全国全世界知名的旅游“高地”,现在整个新疆都在大力推行“全域旅游”概念,旅游业将是新疆、是伊犁一个非常有发展后劲和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当地的知名媒体,可以发挥联系广泛、信誉度好、文化层次高的优势,完全可以思谋怎么样在旅游业上分得一杯羹。

三、党委宣传部门主导,各类媒体联动,跨界培养人才队伍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影响剧烈而又深远。很多纸媒早时虽成立了网站,但大多影响不大。应对危机,媒体人应放眼长远,增强紧迫感,把现有的队伍带好,把宣传工作的“接力棒”握紧抓好。

(一)政府主导、高位推动、跨界联动,针对“融媒体”的需要及早练兵

现在,对伊犁的媒体来说,媒体融合还在起步阶段,“融媒体”组织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变化,势必要求其采访、编辑、录制、传播及运营人员因其需要而变化。相应的,组织形式、领导体制也要随之而变。对“融媒体”,应有思路,应进行动员部署,要打主动仗,可建立一个相应的跨媒体的人员交流、培养的制度,确保在本地媒体之间人能流得动、培养有实效。

(二)想方设法培养人才,继续采取送出去的办法,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实操锻炼

可以通过与自身关系密切的晚报联系,或者能获得全国晚报协会的支持,把采编、广告、运营人员,送到疆外各家有影响力的晚报去学习;可以争取援疆宣传文化资金的支持,把人员直接派到疆外“全媒体”“融媒体”发展得好的新闻单位,或者直接去做得好的网站、微信平台操练,使人员迅速得到锻炼和成长。

(三)盘活人才资源,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杜绝滥竽充数

一是对人数较多的中层管理人员队伍进行“消肿”。多部门、小部门设置在过去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现在必要性减弱,应该适度调整,精减管理人员队伍,充实一线。

二是对全部在岗人员“活血”。根据每一个人自身情况妥善使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发挥每个人的作用,避免有人干、有人闲、有人看。

三是对不能个顶个的要敢于“动手术”,报社坚决不养闲人懒人庸人,对适应不了报社发展需要、适应不了“融媒体”需要的,一定要能出得去,为“人才”腾位置,做到人员有进有出、合理流动。

(作者是《伊犁晚报》编委)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伊犁晚报传统媒体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伊犁之旅
丝绸之路与伊犁
传统媒体
咏伊犁风光词两首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