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

2017-06-07宣君华

科技与创新 2017年10期
关键词:自然科学生态经济循环经济

宣君华

文章编号:2095-6835(2017)10-0064-01

摘 要:循环经济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生态文化现象。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可以让人与自然更好地和谐相处,可以让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良性的循环之中。基于此,就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进行了分析,希望可以为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循环经济;自然科学;生态经济;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BJ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10.064

循环经济被认定为是一种能够与地球和谐相处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其所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被称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态文化现象。循环经济其本质上被认定为一种生态经济,是工业文明的象征,也是国家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人类要想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想与地球共生共存,必须对循环经济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对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进行深入分析。

1 循环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学将生态经济定义为循环经济本质,关于循环经济学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循环经济既要保证经济系统顺畅,也要注重生态环境系统的维系,通过对资源与能量的有效、合理分配减少污染,并获得更多的有价值产品,是在有限的资源、确保环境洁净的前提下,解决生态问题,形成以经济学方法为研究资源、以环境和谐的可持續发展为目标的应用经济学科。

2 循环经济的自然科学基础

2.1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就是哲学上关于循环经济的诠释,即事物与事物存在的联系、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归宿,事物应遵循一定的自然定律。把资源变成垃圾的运动、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是传统工业经济的主要模式;循环经济与此不同,其最大特点是物质闭环流动,在不断的经济循环体中,物质和能源都被合理分配和合理利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都有附属产品和代谢产物,传统工业经济一般较少考虑附属产品和代谢产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循环经济则合理利用附属产品和代谢产物,将之转化为新的存在形式,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被自然环境接纳和再利用,从而保护环境,抑制环境恶化。循环经济将破坏环境的代价最小化,保持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 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

循环再生原理和可持续发展是循环经济学基本原理,本质是生态经济。由于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代谢产物和废弃物破坏了生态,而城市化的进程导致排放污染源的持续增多,使原本稳定的全球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的自我净化功能也逐渐衰退。循环再生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可将生物之间的活动联系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和整合资源,建立良好的社会与自然之间复合生态系统。同时,可保障工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条”健康化发展,开辟系统内部物质的循环渠道,形成企业与系统内部物质闭环循环,进而完成节约资源、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系统的维护等共赢的局面。比如,在企业层面上,政府给予资金帮助,助推其建立小的循环模式,采用清洁能源和清洁的先进生产技术,既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还减少了企业的污染排放。此外,循环经济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所以,应该从政府层面上、扶持政策上给予资金和相关技术协助,引导企业完成相关循环经济的转型,进而实现全面循环经济。

2.3 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基础

生态经济学循环经济属于遵循生态规律的技术性营运模式,是技术集约化的成果转化为生态科技,也是目前比较流行和先进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态技术侧重于对排泄物的污染治理,对废物再利用的重新资源整合使用,以及清洁型的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应用。此外,生态计量经济学也是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研究生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准则,是生态计量经济学的主要涵盖,也能客观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产出总量,是经济指标的一个重要考核。

伦理学、经济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共同组成了生态经济伦理学学科。其研究方向主要是经济价值、伦理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以及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属性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福利不下滑以及生态价值不降低。其主要内容包涵经济伦理规范的所赋予的规范的合理性原则,实现自由平等、等价交换的基础,同时,保障生态伦理原则不被破坏。

2.4 循环经济的制度基础

循环经济的健康化发展必然要有相应的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政治、法律制度来保障,从而约束公民的经济行为,同时,文化道德建设对循环经济的发展也是一个软环境协助。在国家政权的宏观管理层面上,应给予政策性支持,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进行引导和开发。同时,监控环境,确保循环经济的发展符合环境的生态要求,对环境保护立法,进而实现行政管理制度与生态法律制度相结合。生态文化伦理建设也是循环经济的“后勤保障”,规范的生态教育制度能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进而建设出符合生态伦理和文化观念体系。

3 结束语

循环经济理论的应用最大化促进了自然科学基础的形成,有助于我国农业、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循环经济研究,在生态价值基础上,形成人的生态伦理,让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让我国的各个行业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支持下获得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升.大农业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与技术体系[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5(09).

[2]王红,齐建国,刘建翠.循环经济协同效应:背景、内涵及作用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04).

[3]王如松.生态整合与文明发展[J].生态学报,2013(01).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自然科学生态经济循环经济
大学自然科学通识课的教学体会
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电子垃圾资源化问题研究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