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2017-06-07李蔚
李蔚
摘要:翻译技巧与策略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因为文化不同,导致思维方式与语言习惯也不同。基于此,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探讨英汉语言结构的异同,进而分析思维方式的异同,最后从词的意义、词语的搭配、词序和句法来探讨对翻译产生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英语;汉语;语法结构;翻译;影响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7)05012503
翻译是外语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翻译实践之中,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掌握英汉语言的特点,能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翻译理论与技巧,并将源语言加以组织成为新的目的语。因而,翻译关键在于语言特点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主动运用其特点,进行全新的语言结构组织,将源语语意以更为生动贴切的语言表达出来。
一、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
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关键在于语言与思维的不同,这是语言学的难题,也是语言学家一直关注的问题。对语言与思维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存而存在的,语言与思维二者不可分离,因而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而更是一种思维工具;二是语言与思维没有关联性,从表象来说,语言结构与思维方式具有太多的相关性,因而语言与思维方式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一)语音的异同
相对于英语,汉语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汉语中不存在辅音。无论是传统的注音方法还是现代的注音方法,汉语本质上都是声母与韵母拼合在一起,一节音节不可能由两个和两个以上的辅音结合在一起,虽然辅音之中也含有介音,但是却没有多个辅音结合在一起,如汉语音节“chuang”,中的“ch”为声母,“uang”为韵母,而这个音节之中,韵母有两个即“u”和“ang”,其中的“u”为介音,而不是复辅音;而在英语中,却有着大量的辅音拼合的现象,如“worth”之中,“rth”则是多个辅音相拼合的现象,而“brought”中的“br”和“ght”中,则是将更多的辅音相拼合;其次,汉语音节中,每个音节都有相应的音调,其音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而且一个音节会因为不同的声调而呈现不同的意思,而英语中却没有标注音调,只有轻读和重读之分,没有呈现意义的差别,这里不一一表述[1]。
当然,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同之处,那就是,英语与拼音都有着一定的拼读规律,汉语拼音有声母与韵母配合的规律表,英语也有特定的拼读方法与拼读要求。
(二)词汇的异同
英语是一种字母语言,其所有的句子都是由单词组成,所有的单词都是由26个字母所组成,单词的书写形式与读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汉语与英语不同,其词汇主要是由汉字来组成的,每个汉字有着自己的音、形、义,句子则是由这些语素的融合而聚集在一起的,对汉字来说,其读音、书写形式以及意义之间不一定有着必然的联系。
不过,对词汇的构成而言,两种语言之间都有基本的词汇和一般词汇等组成部分。随着语言的发展,也有着向其他语言借词的现象,诸如汉语中的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名称,都是从日语中借来的。
(三)语法的异同
从语法的角度而言,汉语语法有着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语序不同所呈现的意义不同,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语序不同则意义有很大的不同,如“我爱你们”与“你们爱我”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意义呈现,这就是由语序的不同而导致的;第二,虚词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句子之中,如果加入了助词、介词和连词,那么可以使句子的意思发生重要的变化,甚至是截然不同;第三,词语具有多功能性,汉语中同一个词语既可以作为主语,但是也可以作为定语等等,随着具体的情景不同而不同;第四,词、短语和句子的构成原则具有一致性,例如主谓结构,既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第五,汉语中有着极为丰富的量词,如“一把尺子”中的“把”,“一顿饭”中的“顿”,这“把”与“顿”就是量词,汉语之中的量词数不胜数,当然英语之中也存在这种语言现象。
英语与汉语有着截然不同的语法面貌,作为屈折语的英语语法关系的主要表现手法则是词形的变化,以词形的变化来标识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而一种词形的变化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语法意义,而且一个单词的词尾与詞干或词根结合得极为紧密,如果词干离开了词尾,则句中的词根不能独立存在。对语言来说,“任何一种语言脱离了形式的统一性,就不称其为语言;只要人一开口说话,就有必要把自己说的话用这样一种统一性联系起来。每当语言新增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成分时,就会出现统一性问题。因为语言就其内在的自然本质而言,是一个由类推编制起来的关联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新增的成分只有自己建立其自己与其他成分的联系才能站稳脚跟。”[2]这是洪堡特在其书中阐释的,其“统一性”即语法规则,如果丧失了语言的语法规则,则语言就失去了其有效性,从而不能完成交际任务。
二、从英汉两种语言结构异同得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异同思维方式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思维过程。语言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环境所形成的固定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与现象的具体现象的统一。一种语言的思维方式与其文化密切相关,是一种文化心理特征的集中体现,对文化心理要素产生了制约作用,在语言上表现得也极为明显,如著名文化人物傅雷就曾说过,“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根本分歧在于,东方人重归纳、暗示、含蓄,而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唯恐挖之不尽,描写之不周。”这便是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与思维方式最为关键的不同。
首先,汉语之中没有复辅音,而每个音节有着声调的变化,这正是中国人思维方式之中注重综合与归纳的表现,而英语之中存在着大量的复辅音,则是西方人更为注重自由,因而对复辅音的结合没有过多的限制和要求。其次,从词汇的角度来说,英语由26个字母排列组合而成,是纯粹的表音文字,因而单词与意义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汉语之中的文字,是意音文字,形声字既有表音又有表意的部分。这体现出中国人从创字之初就极为重视文字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因而汉语文字是一种生活实际的归纳,而对英语来说,其单词是由字母组合而成的,而字母是从拉丁文发展而来的,因而只有记音功能,没有特定的规范,其表现的思维方式为随性和自由观。最后,就语法而言,汉语的语法表面上表现得比较松散,看似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则,其实却表现得极为相反,不过是对语言使用者的要求更高而已,而英语规则极为明确,掌握了规则,则可以交际,而且极为方便,是一种思维方式“自由”之表现。
三、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对翻译的影响
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翻译来说,与翻译关系最为密切的不过是词的意义、词的搭配能力和词序等,这些要素都对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词的意义对翻译的影响
英语单词词义有两类,本义与转义,当然这种现象在汉语之中也存在。汉语中,以“牢”为例,其最初的意义为关牲畜的地方,而现在引申为关犯罪分子的地方,这是由历史文化的变迁而改变的;英语中,以“gnaw”为例,其本义为“咬、啃”,如在句子“The rat gnawed a hole in the wooden box”中,则表现为“咬、啃”之意,“老鼠在木箱上咬了一个洞”,而其转义则会表现为“使……烦恼;折磨,腐蚀”等,如在“Hunger gnawed at the prisoners”。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极为显著的差异,英语注重的多是转语,而汉语注重其本义。如在“The authors fingerprint is quite obvious in all of his works”中,若直译,则为“作者在他所写的著作里留下的指纹相当清晰”,其中该句之中的“fingerprint”翻译为原义“指纹”,但是以汉语为母语者所不能发现的是,该句之中所采用的是“转义”,其含义为“特色、特点”,故而应该译为,“作者的特色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二)词语的搭配对翻译的影响
在词语的搭配上,英汉两种语言也体现了不同的语义,如“make”,“make money”其直译为“造钱”,而其实际意思则是“挣钱”;“make progress”直译为“制造进步”,而实际为“取得进步”;其本义所表现的为“make laws”制定法律。以make为例,可见其搭配能力之广,不仅可以与金钱相配,而且可以与表现状态的程度相配,甚至还可以与意识形态的法律相配,而这表现在汉语之中,则各不相干。有鉴于此,要对译文进行精准的翻译,则应该理清英汉词语搭配的关系后进行翻译,如在“Some Americans pop across the border simply to fuel up on flavorful Mexican food and beer”中,该句的意思为“一些美国人越过国境线,只是为了吃点可口的墨西哥食物,喝点墨西哥啤酒”,“make”在上句之中为“吃点与喝点”的意思,因而可以与“food 与beer”搭配,与汉语中的“加点油水”是同一个意思[3]。
(三)词序对翻译的影响
汉语所注重的是综合与归纳,英语所注重的是形态变化,这具体表现为词序安排的不同,也是英汉两种语言本质的不同。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子主要成分都是主谓宾等句子成分,其词序基本一致。但是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词序在英汉之中却有异同,其变化导致英汉词序也不同。
1定语的位置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之中的定语,通常都是放在修饰词语前面,但是英语在修饰词的前后都可以放置,而汉语则一般都前置,如“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其意思为“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的医院”,在这里为定语前置,与汉语的定语一致;在英语之中,也有定语后置的意思出现,“something important”其意思为“重要的事情”,此为一个单词做定语,在英语之中,还有短语作定语,在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而在汉语之中却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如在“a candidate with little chance of success”中,翻译的时候要定语前置,“一个当选希望极微的候选人”,这在英语中可谓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现象,在翻译之中将顺序颠倒,也极为常见。
2状语的位置对翻译的影响
在英语之中,单词状语修饰形容词或者是其他状语时,经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和状语的前面,这一点与汉语本质相同,如在“John did not distinguish himself as a student, but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中,“约翰当年并不是出色的学生,但他在班上很活跃”,这里都是状语前置;而在英语之中单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时,一般是放在动词之后,而在汉语之中却放在动词之前,如在“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中,其状语放在动词之后,翻译应该进行前置,“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当然,对状语成分而言,短语也能做状语,不过在英语中短语状语的位置可前可后,而译成汉语之时,则也可以放在动词之前,不过也视汉语习惯而定,如在“Then with a bag of toys and books we walked across the garden in the gray light of the dawn”中,而在进行翻译时,则应该将状语前置,为“我们提着一口袋玩具和书籍, 在晨曦中穿过了花园”,而在“A jeep, full, sped fast, drenching me in spray”的翻译时,则应该进行相关的语序变换,进行状语后置,“一辆坐满人的吉普车急驶而过, 溅了我一身水。”
(四)句法的不同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单词与词是英汉翻译句义转换最为基本的单位,但是最终却离不开句子,若是没有了句子,则词义极难把握。词有原义与引申义,因而对单词词义的转换,也应该放在上下文来进行,这样才能有着更为确定的含义。不可否认,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也有着极为相近之处,但也有着诸多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翻译时才更需要掌握翻译技巧。
1句子的结构对翻译的影响
英汉句法结构的区别为,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而汉语则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英语的句子结构通常为“主语+谓语”,而汉语则为“主题+述题”;汉语句子的主题在起首部分,相当于“话题”,而其它成分则是针对“话题”而信息或相关因素,为“新的信息”,汉语主题是名词结构,与主语一致,但在很多情况下也有其他成分。如“I dont believe such lies”译为“我不相信这些鬼话”,英语突出的是我,而汉语则是我以及相关的因素;“Seeing is believing”译为“眼见为实”。以上两个句子的主语与主题一致,因而翻译相对简单,但是若主语与主题不一致,则会增大翻译的难度,如“I dont believe that he sh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可以翻译为“他会干这种事我不相信”中,当然这句话,在英语之中,也可以将主语部分的相关因素后置,其可以表现为“That he sh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 I dont believe”,而汉语“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英语表现为“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而如果换一种译法,则为“I owe you a lot for your help yesterday”。在“他会干这种事我不相信”,因为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因而不是明显地译成英语的主语,而是因为其有着结构的差别,故而英汉两种语言转换时,应该关注英语原文中主语如何才能在汉语中得到最恰当的表达,而在汉语中则要使主语得以明确化。
2替代与重复对翻译产生的影响
英汉语法之间还有一个极大的区别,英语习惯替代,而汉语习惯重复。英语之中,因修辞需要,很少在句子之中重复同一个词或者结构,而汉语之中的重复则是比比皆是,这是因为重复与对称的美学心理作祟,因而在英汉互译之时要极重这一点。在英语中,其可以替代的结构有人称、指示、不定、关系代词,还有替代词与替代动词,so和do等,如在“ I hate sleeping or sitting on the floor”中,其意为“我不喜欢睡地板,也不喜欢在地板上坐”,其中重复了“不喜欢”,而在英语中却不存在,而在“Bob is bored with, but Peter enjoys, music”中,这句话中虽然只是出现了一次,但是译为汉语则为,“鲍勃讨厌音乐, 彼得则喜欢音乐”。从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英语之中极少重复,而在汉语之中,为了译文的方便,使其更为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因而进行了重复[4]。
四、结束语
本文没有进行英汉翻译具体篇章的分析,只限于句子,这是因为对句子准确地翻译,便能能将篇章意义准确地传递出来。词语与单词是翻譯词义转换的最基本因素,而句子则是篇章翻译的基础,只有对句子进行了准确的翻译,才能对篇章进行准确的翻译。笔者从多重角度详尽地论述了英汉语的异同,探讨了其对翻译所造成的影响。对英汉句子翻译而言,笔者从句子的结构、替代与重复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而具体段落与篇章的翻译分析,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任璇.英汉两种语言结构的异同及与思维的关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6).
[2]徐慧.论英汉语言中词汇的对比[J].大众文艺,2010(11).
[3]陆维卫.论英汉语言的对比与翻译[J].文学语言研究,2008(39).
[4]刘晓娟.从成语、谚语及格言看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J].鸡西大学学报,2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