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PDCA循环理论视角的分析

2017-06-06李宏新车艳茹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活动学生

李宏新 车艳茹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PDCA循环理论视角的分析

李宏新 车艳茹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科学有效管理高校素质教育活动是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对于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的质量,进而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分析相关问题的基拙上,结合PDCA质量循环理论的应用,提出创新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管理的对策,即加强质量监控,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管理实效性;研发高校素质教育考核信息化平台,对考核结果实施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搭建一体化考评机制,促进高校素质教育活动质量螺旋阶梯上升发展。

高校;素质教育;问题;对策;PDCA循环理论

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阐述: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四有”新人,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贯彻高校素质教育改革,需要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培养目标贯穿于高校素质教育活动中。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由此如火如荼进行,但也必须看到,在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对于素质教育活动的管理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系统构思与设计,系统性问题有待解决

传统教育理念认为,“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之外的‘通识教育’或文化素质教育;也有人认为加强了素质挤占了专业教育的学时,冲淡了专业教育。”[1]对素质教育的这种错误认识导致相当一部分高校把文化素质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比如开设一些人文必修课、选修课,举办一些人文知识讲座,开展一些人文方面的校园文化讲座和专业竞赛活动。这些做法有意识地把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割裂开来,不能从人才培养的高度进行顶层的统一的构思和设计,使得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目标定位不明确,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缺乏系统性的思考。

(二)过程缺乏管理与控制,规范性问题有待重视

受传统的素质教育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由于教师对素质教育活动指导不足、学生骨干自身经验不足、能力有限等原因,高校在开展素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缺少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导致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难以取得预期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效果。“一些素质教育活动投入资金多,但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些素质教育活动设定的培养目标较高,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大打折扣;一些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比较细致,但是实施的过程缺乏执行力等等。”[2]此外,在活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缺乏创新,过于程式化等问题。

(三)忽视监控与评审,素质教育活动质量有待提升

高校对于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质量和结果缺乏关注,大部分情况下,校级和系级负责素质教育活动的部门,都是注重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计划内的素质教育活动,对于素质教育活动的设计体系是否能够达到对人才培养的有效支撑缺乏指导性意见、评价和建议,由此就造成了活动场面热烈,但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四)总结及修正缺乏实效性,素质教育活动的持续性有待加强

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目前存在着“活动举办热,效果检测冷。不少高校各个职能部门开展的活动繁多,活动结束时缺少及时的总结评估,大多数活动表面上风风火火,形式上热热闹闹,但是却没有按照活动的宗旨和目标及时总结、考评、调整和改进。”[3]这就造成了高校素质教育活动忽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求,进而出现素质教育活动难以令学生满意,活动参与度低的尴尬局面。

二、PDCA循环理论的阐述及应用

(一)PDCA循环理论

“PDCA 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种通用模型,又名戴明环 ( Deming Circle ) ,在 1930 年,由美国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休哈特( Walter A.Shewhart)提出初步构想,在1950 年,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 Edwards Deming) 博士深入挖掘、广泛宣传运用,最终成为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程序。[4]PDCA循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方法,它包括四个环节:项目策划(Plan)、项目实施(Do)、项目评估检查(Check)、项目处理(Action)。通过这四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运转,形成一个管理闭环,进而达到提升工作质量的效果。[5]

1.计划环节 P (plan) : 包含制定目标、方针、活动规划等。

2. 执行环节D (do) : 根据现有信息,设计具体操作方法、实施方案、推进计划;再依据计划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施计划中的内容。

3. 检查环节C (check) : 总结计划实施的结果,分析正确与错误,总结成功经验,找出问题不足。

4.处理环节 A (action) : 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成功经验予以标准化,对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对于在这个PDCA环节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再提交给下一个 PDCA 循环中去解决。[6]

(二)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管理的可行性

PDCA理论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促进大循环,阶梯式前进、螺旋式上升。PDCA 循环模式因其规范而科学的八步骤操作法,也因其具有长效性、循环性和改进性等优点,已经被引入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控制领域,很多研究者试图将其引入高校人才培养、高校教育与管理、学风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由于符合PDCA循环模式的特点,每一个素质教育活动都是一个小循环,高校整体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是一个大循环,各个系部的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是一个小循环,学校的素质教育活动体系是个大循环,小循环的完成的质量对于大循环的质量有推动作用,因此将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管理中引入PDCA理念具有可行性。

高校素质教育活动体系P-D-C-A循环图

三、高校PDCA素质教育活动管理模式构建的对策

(一)加强质量监控,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管理实效性

1.系统规划项目策划,统筹高校素质教育活动设计(Plan阶段)

结合高校大学生的成长及发展的需求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的设计将不再是自发的、随意的,而是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对高校素质教育活动与专业教学课程进行一体化的统筹构思和设计。素质教育工作者将选择1–3个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按照PDCA理论中的5W1H进行一个素质教育活动设计,围绕学生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活动实施的内容、形式、流程,考核的知识点及考核形式与办法,并将这些内容规范成一个可操作的的《高校素质教育项目设计规范书》,作为素质教育项目活动开展实施的规范“课件”,为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实施指南。通过系统的设计和策划,各个活动汇集到一起,最后形成一个专业的素质教育项目活动设计体系、系级的素质教育项目活动设计体系,进而形成整个高校的素质教育项目活动体系。

2.规范项目实施过程,确保实施与策划的一致性(Do阶段)

高校素质教育活动过程管理是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环节。只有素质教育活动过程管理得科学而严谨,素质教育活动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素质教育活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高校素质教育项目活动在系统构思、设计和策划的基础上,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可以联合专业教师、学生骨干将素质教育活动投入实施。按照既定的策划方案,素质教育活动组织者按照预期时间周期进行项目推进,按照既定的内容和形式开展活动,按照既定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按照既定的活动流程逐步推进。不同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按照既定的工作职责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通过各种角色人物的分工合作和高效的执行确保整个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的顺利实施。

3.实施项目评估检查,提升素质教育活动质量(Check阶段)

检查( Check) 是为了保障高校素质教育活动实施过程按照既定要求进行,从而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来评估素质教育实施的效果,可以通过学校教学质量保障部门,依据统一的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考核标准,对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包括素质教育项目实施活动周期与策划方案的一致性问题,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的完成效果问题,各部分活动组织者的作用发挥问题,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的考核的合理性问题,素质教育实施者对现场突发问题的处理情况等等。通过这些实施效果的评估,可以有效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的质量。

4.强化总结与改进,推动素质教育活动持续运行(Action阶段)

“项目处理”环节是最后一个环节,它将影响高校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的可持续发展。Action阶段的任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总结素质教育活动过程中好的做法,把它进一步优化,最后提炼为标准,今后在工作中继续借鉴和沿用。另一个任务就是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分析原因、调整目标、不断改进。在素质教育活动结束,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将对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总结的要素包括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经验、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得出的学生对于项目的满意度,分析学生参与素质教育活动的成绩,并进而分析学生通过参与素质教育活动之后,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由此总结下一步的改进措施,需要在后续实施中不断完善和解决的问题等等。

(二)研发高校素质教育考核信息化平台,对考核结果实施素质教育学分制管理

1.高校可以通过研发素质教育项目系统来保障素质教育活动考核结果的记录和应用。通过素质教育项目系统,学生可以对自己大学期间需要参与的素质教育活动信息进行了解,对不同学期计划参与的素质教育活动进行筹划,实现学生素质教育的阶段性和计划性。通过素质教育系统,高校素质教育工作者可以记录学生参与素质教育项目活动的数量、种类、得分情况,可以向学生公布学生素质学分的修学情况及动态变化情况,实现对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结果的信息化管理。

2.依据项目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度以及学生参与的难易程度,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管理者可以将素质教育项目分为A、B级、必修素质教育项目和任选素质教育项目,并根据不同标准,赋予不同的素质教育学分。同时把获得大学生素质教育学分作为毕业学位授予的一条标准,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学校所规定的素质教育学分。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素质教育学分与学生的评优评奖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激励。大学生可以依据学校的要求,按照学分申请标准,申报素质教育学分,由此把高校素质教育项目活动的考核结果与学生的培养真正有效结合。

(三)搭建一体化考评机制,促进高校素质教育活动质量螺旋阶梯上升发展

1.组建高校素质教育考评队伍,对素质教育活动进行有效评价

为了促进高校各素质教育项目、活动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和良性互动,高校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的管理者可以组建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考评队伍,对不同系部、不同专业开展的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进行集体考评和集体观摩学习。通过集体考评,每一次项目的组织和实施都能更加明确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利于今后更好的改进;通过集体观摩学习,可以借鉴不同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的优点和长处。

2.制定考评激励制度,激发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

首先,建立素质教育项目考评激励机制,对于执行效果好的项目及活动进行资金奖励和团队奖励,进而促进项目更好健康发展。其次,将对素质教育项目活动考评绩效纳入相关管理部门或二级学院(系部)的考核绩效,将素质教育项目及活动的考评结果真正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评体系。

3.学生参与素质教育活动的评价反馈,促进高校素质教育活动良性发展

每年,在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结束时要抽取不同年级、不同系别的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评价,通过不记名评价的方式,调查大学生对于本年度所参与的素质教育活动的满意度,对于学生满意的素质教育活动要持续优化开展;对于学生不满意的素质教育活动及项目要分析原因、优胜劣汰;同时,也调查学生对于素质教育活动的建议,真正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切实发挥高校素质教育活动对学生培养的作用。

[1]黄文勇.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2):46.

[2]李明.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项目化管理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

[3]张彦恒.“以学生为主题”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创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4]岳金霞,田娟娟.高校学风建设 PDCA 模式的构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4):87.

[5]章围国.PDCA循环模式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4.

[6]王艳伟,等.基于 PDCA 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提升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9 (3) :67-68.

[责任编辑:钟晴]

B205

A

1008-7346(2017)02-0065-04

2017-02-25

李宏新,女,辽宁大连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俄语系办公室主任,讲师。车艳茹,女,辽宁大连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软件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活动学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赶不走的学生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