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旺工淡学”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关键及其路径

2017-06-06欧阳莉何泉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欧阳莉+何泉

【摘要】酒店行业的人才流动较大,酒店专业学生选择本行的比重不高,而酒店行业的人才需求巨大,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旺工淡学”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和实践,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 “旺工淡学” 校企合作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办于2009年,2013年省级校企合作特色专业,2016年被评为省级骨干专业建设点。2013年开始实施“旺工淡学”校企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实施以来,专业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职教理念,根据三亚酒店业淡旺季明显,周期性用人需求的特点,采取校内学习和酒店顶岗交替进行的形式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一、“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1、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近年来教育部相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职教育改革的文件,但在落地层面,相关的地方政策支持,合作机制以及激励措施都不到位,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明确学校和企业在双方合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缺乏相应的经济利益保障,校企合作双方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2、企业的合作动力

酒店行业作为一个发展几十年的行业,相对比较成熟,竞争也比较激烈。酒店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一行业属性要求酒店非常重视成本。从会计学的角度,人力成本作为变动成本,价格弹性会比较大,酒店出于成本的考虑,往往会倾向于人才的选拔而非人才的培养。酒店如果只关注学生作为准员工的短期产出效应,不利于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3、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在校企合作的实施中,学校需要教学系部、教务处、实践教学处、学生处等多个部门的合作和配合,有效的校企合作的长效保机制至关重要。校企合作的核心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实质就是如何解决理论和实际脱节的问题,学校如何按照企业的需求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诸多方面。首先是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必然要求基于实际工作场景的教学方法与之匹配。这要求高职教师在课程设计上以行动导向为依据组织教学,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以任务驱动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 “旺工淡学”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实践

1、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

三亚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排头兵,酒店业是城市的支柱产业,政府对酒店业的发展支持力度较大。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立足于服务地方酒店业发展及企业的需求,先后和十多家五星级酒店建立紧密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得到三亚市旅游协会、旅游发展委员会、社会人力资源保障局的支持。

2、“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旺工淡学”培养模式是考虑三亚酒店季节性特点,采用短期顶岗实训和长期实习结合的方法。时间分為两个阶段,在酒店行业旺季进入酒店顶岗实训,第一阶段在学生大二上学期,10月份到来年2月份共5个月;第二阶段在学生大三时,进入酒店实习,时间为10月份到来年5月份共7个月的时间,在酒店实施师傅带徒弟的现代学徒制的方式,学生不仅体验了酒店岗位工作流程,在实践操作中学习专业技能,使人才培养规格最大限度的符合企业岗位需求。同时跟师傅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酒店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最佳时机,职业素养的培养在酒店工作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进行。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2014 年与亚龙湾五号度假别墅酒店合作成立1个“五号别墅精英班”,2015年与亚龙湾五号度假别墅酒店、天域度假酒店分别成立2个精英班,2016年与亚龙湾五号度假别墅酒店、天域度假酒店、亚龙湾铂尔曼度假酒店分别成立3个精英班。精英班班级组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课程考核、学生管理到效果评估,酒店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和酒店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使校企合作沟通机制形成制度化,确保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可持续性。

三、“旺工淡学”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保障机制

1、学校与酒店共建校企合作委员会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校方由旅游系、教务处、实践教学处、学生管理处相关人员组成,分管教学的院长负责项目的实施。酒店方参与人员有人力资源部、客房部、前厅部、餐饮部、康乐部的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作小组,人力资源总监负责项目的实施。通过校企合作委员会,解决酒店内部和学校内部沟通机制的问题,确保校企合作双方在沟通机制、项目实施及工作效率上保持畅通。

2、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我院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把酒店一线的主管、经理请进学校做兼职教师,把行业的动态,企业的文化、职业的规范带入课堂。走出去是指学校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顶岗学习,学习企业最新的理念和服务技能。学校与企业共享教学资源,学校为企业提供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积极开展各种培训。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和技术支持。

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主要侧重理论教学,实施“旺工淡学”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要求教师的职教理念、课程设计、教学场都要相应发生变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专业调研与论证、由行业专家、酒店高管和专业教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讨论酒店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和培养目标,明确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相关的职业能力。在进行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专业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综合分析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实施课程教学。

(3)改革学生管理模式

“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领域学习和工作,学生在工学交替中进行角色转换,不论其学习环境还是学习习惯都发生显著变化。在学生管理层面,辅导员、指导老师、酒店师傅应关注工学交替不同学习、工作环境,学生心理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给学生宣泄的途径,倾听学生的合理诉求。

在企业顶岗实习的阶段,我院采取以学校为主,酒店为辅的校企共同管理模式。实施双导师的管理模式,学校的“专业导师”跟踪学生在企业的培训、学徒、顶岗实习的表现,及时解决学生在酒店工作的不同阶段的心理波动问题。酒店师傅负责学徒在企业的岗位技能的学习,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和工作问题,只有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才能留住储备人才。

总之,校企合作有效持续的发展,必须有政府政策的出台,保障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双方有政策和激励措施。学校和企业要建立可行的校企合作机制,兼顾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利益,我院实施的“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校企合作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钟真,陈胜花.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现状调研报告[J].商场现代化,2016,(14) .

[2]张丽萍.“课岗融合”模式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探讨——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4,(6)

[3]饶雪梅.关于高职二年制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

[4]樊豫陇,朱茜.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博弈的路径优化研究[J].职教论坛,2016,(12) .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三亚市院地科技合作项目《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二元制”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三亚理工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编号:2016YD03。

作者简介:欧阳莉(1970—),女,湖南浏阳人,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及职业教育。何泉(1983—),男,海南乐东人,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助教,学士,主要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猜你喜欢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酒店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研究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