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对策分析

2017-06-06黄志杰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网络信息化发展对策

【摘要】当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而信息环境也日益促进了我国网络信息化地形成,并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图书管理工作也应该有效地实现网络信息化,图书资料作为我国社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的图书资料管工作却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所以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我们应该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保证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能够在网络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平稳有序运行。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 图书资料管理 发展对策

引言: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在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进行图书资料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不断地引导图书资料管理走向数字化道路和虚拟化道路。在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改善了我国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为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1.网络信息化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影响

1.1有效地转变了传统的图书流通模式。过去我们利用图书资料的主要方式是实物借阅,这种流通方式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到图书馆找到图书并在图书管理人员的同意下办理图书借阅手续才能进行借阅。这种传统的借阅方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可以借助图书资料的网络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随时的图书资料借阅手续,这不仅可以扩展了我们的借阅渠道,帮助我们节约更多的时间,而且还可以实现图书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1.2有效地扩展了图书资料的存在形式。以往图书资料都是以纸质版的形式存放于图书馆,所以它的流通性较差且分享性也较低。但是在我国网络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圖书资料实现了由传统的纸质版向现代无纸化存储方式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扩展图书资料的馆藏内涵,而且还能给更多的读者提供阅读的机会。读者可以利用论文数据库、网上图书馆以及电子书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此外,图书资料的无纸化储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资源浪费的问题。

1.3有效地节约了馆藏经费。传统图书资料一般都是以纸质版存放在图书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本书同时只能由一名读者借阅,从而限制了图书资料的使用效率。在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对图书资料进行电子化存储、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地打破图书资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促进图书资料的资源共享。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完善,我国各个图书馆的图书资料都能够相互流通,从而为图书馆有效地节约了馆藏经费。

2.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数据库建立不健全。当前由于我国大部分的图书馆电子资料管理属于起步阶段,所以各方面的工作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完善。由于部分图书馆在建立资料库时起步较晚,资料库中的文献资源部全面且在设计资料库中的栏目选择时也比较混乱。读者在利用资料库进行检索资料时不能及时的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由于资料库存储的信息不全面,所以我国图书资料网络信息化管理的转型依旧处于起步阶段。

2.2资源共享效率较低。由于我国的信息化较西方相比起步较晚,所以我国在全面实现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仍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电子化的图书资料的全文传送服务方式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相似,但是它的分享信息、受众人群、图书管理及搜索速度等方面具备着电子化的特征[1]。此外,由于图书馆在信息分享方面缺乏协作,导致许多的图书馆依旧处于封闭状态,图书资源共享效率较低。

3.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图书资料的管理对策

3.1设计智能的图书资料系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络信息化在强化我国图书资料管理方面提供了较多的机会。所以我们应有效地抓住这一机遇,设计智能化的图书资料系统。该系统首先要满足便于查找的功能。在该系统中图书资料的各项信息都可以查询到,如图书的具体摆放位置、是否处于采购状态、是否被借阅都应在在系统中得到体现。其次,在设计智能资料系统时也应该满足当查询不到读者最想要的图书资料时能够根据读者的查询信息为读者推荐一些其他相关的图书资料,有效地帮助读者从侧面了解信息[2]。再次,该智能资料系统也应该具备信息保存的功能,在读者输入自己的账号时能够默认记录读者的查找信息,便于读者再次使用。最后,该智能资料系统也应具备较强的保密性,保障读者的个人隐私。

3.2有效地加强对图书资料的现代化管理

在网络信息化的图书资料管理中可以通过借助一些特定的技术手段来屏蔽或过滤一些不良信息,读者通过安装设置内网的数据库来获取资料。图书馆要加强自身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建立并健全一个完善的图书资料管理体系,不断地强化图书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净化和规范电子化图书资料的阅览环境[3]。此外,图书馆也要不断地加强图书资料的信息分享,合理的开放馆内的图书资源,从而有效地提升图书馆馆内资源的共享效率。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网络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它为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新的机会,所以我国的各个图书馆都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积极的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地改善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的短板,尽可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逐步实现对图书资料的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何敬波.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20:151+153.

[2]王晓红,崔爱红.试分析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资料的建设和管理[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3:159-160.

[3]何小杨,寇莹.现当代高校图书资料管理探析——网络技术如何在管理中运用[J].现代妇女(下旬),2014,08:250.

作者简介:黄志杰,男,19730-1-11,晋江人,泉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大专,图书资料助理馆员,图书资料助理馆员专技十一级,研究方向:办公室图书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网络信息化发展对策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论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
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网络信息化对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影响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言语识别在新交际模式下发展的思考
图书资料管理的改革及创新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