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6-06姜增辉
姜增辉
【摘要】 目的 研究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B组与B+K组, 每组34例。B组采用单纯贝那普利进行治疗, B+K组采用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控制效果, 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的差异, 及血脂、血糖不良影响情况。结果 B+K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B组的73.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K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优于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 且对血脂、血糖无不良影响,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坎地沙坦;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2.066'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多发病, 长期高血压可影响患者心脑血管和肝肾脏器, 引发各种不良心血管事件, 对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均产生不利影响, 需及早采用有效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1-5]。本研究对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5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 随机分为B组与B+K组, 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1], 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等,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哺乳期、妊娠期女性以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B+K组患者中男23例, 女11例;年龄31~78岁, 平均年龄(56.34±7.22)岁;发病时间1~29年, 平均发病时间(12.58±5.47)年。B组患者中男22例, 女12例;年龄32~78岁, 平均年龄(56.10±7.30)岁;发病时间1~29年, 平均发病时间(12.46±5.5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常规进行饮食控制, 加强锻炼, 停用降压药物2周以上。B组采用单纯贝那普利进行治疗, 10 mg/次, 1次/d, 在早晨口服。B+K组采用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 其中, 贝那普利10 mg/次, 1次/d, 在早晨口服;坎地沙坦8 mg/次, 1次/d。两组均治疗2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控制效果, 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的差异, 血脂、血糖不良影响情况。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舒张压降低>10 mm Hg
(1 mm Hg=0.133 kPa), 且降低至正常范围或者未恢复正常但降低>20 mm Hg;有效:舒张压降低<10 mm Hg, 且降低至正常范围或者未恢复正常但降低10~20 mm Hg;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B组显效10例, 有效15例, 无效9例, 總有效率为73.53%;B+K组显效22例, 有效11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06%。B+K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 治疗前B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分别为(90.51±6.24)、(150.01±3.18)mm Hg,
B+K组分别为(90.78±6.91)、(151.03±3.28)mm Hg;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分别为(85.01±4.21)、(142.12±
2.12)mm Hg, B+K组分别为(78.46±3.24)、(125.41±2.35)mm Hg;
治疗后B+K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优于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血脂、血糖不良影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对血脂、血糖无不良影响, 仅有个别出现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中, B组有1例出现恶心, 1例出现呕吐, 发生率为5.88%;B+K组有1例出现恶心, 1例出现面色潮红, 发生率为5.88%。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 危害性高, 可对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去甲肾上腺素活性增加、管壁增厚、血管张力增加等相关, 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在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还需要稳定血脂和血糖代谢情况[3, 6-9]。
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多采用药物, 但在药物的选择上需选择合适剂型, 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药物剂量、给药频率和时间, 以做到合理用药, 提高用药的针对性。贝那普利属于第三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可抑制血管内皮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预防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 可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形成, 有效扩张血管, 降低血压, 经口服后可被胃肠吸收并在肝脏转换, 成为有药理活性的物质。贝那普利降压持续时间长, 多为用药后1 d以上[4]。
坎地沙坦为为新一代降压药物, 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可对血管紧张素系统进行有效抑制, 还可将ACE以及肾素等途径所产生的血管紧张素阻断, 且不影响P物质和缓激肽物质灭活, 可发挥持续、平稳、高效降压作用。采用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发挥协同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作用, 不良反应小, 安全性高, 效果确切[5, 10-15]。
本研究中, B组采用单纯贝那普利进行治疗, B+K组采用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结果显示, B+K组治疗总有效率97.06%高于B组73.5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K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优于B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 且对血脂、血糖无不良影响,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生福.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4):160-161.
[2] 张笑冰.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5):133-134.
[3] 赵瑛, 华小黎, 伍三兰, 等. 坎地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8):725-730.
[4] 张海波, 李宝枢. 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149-151.
[5] 赵虎雷, 闫奎坡, 孙彦琴, 等.坎地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第九届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论文集, 2015:235-240.
[6] 王秀凤, 唐燕.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当代医学, 2012(29):15-16.
[7] 毛志勇.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对患者血脂的影响. 中国医学创新, 2013(25):60-61.
[8] 孫洪霞.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评价.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5(6):25-26.
[9] 吴坤生.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对患者血脂的影响效果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7):1480-1482.
[10] 李卫华. 坎地沙坦联合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14):56.
[11] 李翠梅.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7, 17(1):99-101.
[12] 杨海燕. 浅议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月刊, 2015(2):23-25.
[13] 卢益中, 季乃军, 梅益斌, 等. 坎地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8, 25(z1):673-675.
[14] 李峰. 坎地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60例临床观察. 湖北科技学报(医学版), 2012, 26(4):299-300.
[15] 阮班全, 徐清. 坎地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7):922-923.
[收稿日期: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