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模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7-06-06彭启洋
彭启洋
【摘要】虽然区域产业结构衡量的是一地区内各产业间的技术关联和数量关系,但其衡量指标却主要是以相对优势为基础,借鉴相关区域发展理论,本文认为,产业间的技术关联也应该可以用垄断竞争关系来分析。假定产业间存在着某种关联,那它们之间一定也存在某种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本文分析区域规模经济与生产性服务的变化规律,应该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启迪。
【关键词】实证分析 服务业 规模经济 区域发展
一、引言
按照产业经济学理论,集中程度的提高会导致规模经济,但规模经济的过度发展必然带来垄断,垄断限制了内部经营和创新的效率,使得市场分工受到限制,也使得流程内分工失去了现实条件。换而言之,地区内的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后,其主要策略不是如何利用市场分工促进其产业和企业的价值链优化从而利用流程内分工的利益,而是如何在全价值链环节上形成垄断,而这些垄断大都不是由市场力量引致的,而是来自于非市场力量,比如地方政府的干预等,这可能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
二、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
(一)变量设计
因变量是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RPS)。已有文献中多采用产值或就业人数占本地区的比重来衡量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或发展状况(顾乃华等,2016;江静等,2007),这样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单纯的产值指标或就业人数指标并不能充分反映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贡献,比如可能忽视资本投入和技术能力的影响;二是采用某几个生产性服务业的指标替代整体生产性服务业的水平有失全面。基于这些考虑,我们采用上一节得到的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得分作为因变量的数据来源。自变量为RISCR4,即各地区的区域规模经济指标。
(二)分析结果
我们首先以2004年至2016年中國各地区制造业的RISCR4为自变量,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区域综合竞争能力逐年进行回归分析。基本的回归方程如下:
RPS=A+B*RISCR4+ε
其中,A为常数项,B为回归方程的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综观三年的RISCR4系数,我们发现,产业的区域规模经济与该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综合竞争能力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2.360、-1.605和-1.394,并分别在0.05和0.1水平有统计意义。这个发现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直观判断不太吻合。为什么一个地区内制造业RISCR4越高会对生产性服务业带来负面的影响呢?是因为斯蒂格勒的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在这里是适用的。
三、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实证分析
(1)变量设计
在此我们利用上文的变量界定,将各地区制造业的区域规模经济指标(RISCR4)作为因变量,将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综合竞争能力得分RPS作为自变量,来讨论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及影响。
(2)分析结果
在分析方法上,我们利用了2004年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panel data)进行分析,由于时期较短,我们选择了混合模型进行分析,其基本的分析模型为:
RISCR4i = A + Bi * RPSi + εi
分析结果我们可以依据上表写出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制造业集中程度的作用方程,如下式:
RISCR4 = 0.581828 — 0.094022RPS
(45.78221) (-4.265933)
不难看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降低制造业的区域集中程度。一个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综合竞争能力得分每增加一分,将会降低区域制造业集中度0.09个百分点左右。其作用机理正是来自于流程内分工的作用,因为生产性服务业本身是市场分工和流程内分工的结果,所以,只要一个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综合竞争能力得到增强,同时就意味着这个地区制造业的“自我内部提供生产性服务”的程度会减弱,就会促进原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新产业的形成,那么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会得到改变。这就在实证意义上论证了基于市场分工和流程内分工的产业组织变化会导致产业间的技术关联和数量关系得到改变,即产业组织与产业结构存在互动关系。至此,我们就为第二章的命题1和命题3找到的经验研究的证据支持。即生产性服务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将对产业结构变动带来影响,同时由于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业政策的微观研究[J].郭东海.东岳论丛.2010(12)
[2]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研究[J].孙久文,李爱民,彭芳梅,赵霄伟. 南京社会科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