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一个“乡下人”

2017-06-06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6年48期
关键词:乡下人郁达夫汪曾祺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回顾现代文学,如果屏蔽启蒙的呐喊、革命的巨响与都市的喧哗,就可以听到他的田园牧歌。沈从文以精致的语言器皿,盛放了一个乡土世界,鉴照着独特的历史面貌,打开了另一重对现代性的想象。这里面既有风景,也有风暴;既有恒常,也有永动;既有清新的故事,也有隐伏的悲痛。沈从文以“乡下人”的视点回望“湘西世界”,又以“向远景凝眸”的目光关注生命本体。

第一次讲课

沈从文虽然已在文坛崭露头角,但之前却从未教过书,对于中国公学的教职,他心里充满了期望和不安。上课前沈从文作了认真的准备,预备的资料也很充分,讲一堂课绰绰有余。所有这一切都给沈从文增添了很大的勇气和底气,当时他已小有名气,同学们都想一睹这位作家的风采,故来听课的学生特别多。

第一次走上讲台,沈从文抬头一望,只见黑压压一片人头,心里蓦然一惊,大脑一片空白,原先想好的话题一下抛到了爪哇国。一分钟过去了,他一言未发;五分钟过去了,他依然不知从何说起;众目睽睽之下,他竟然呆了十几分钟。最后好不容易开口了,他一面急促地讲述,一面在黑板上抄写提纲,原来预备一小时的内容,十多分钟便匆匆而毕。沈从文再次陷入窘迫,他无助地望了望同学们,拿起粉笔在黑板写了这样一行字:“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有人向胡适告状,胡适竟一笑了之:“上课讲不出话来,学生不轰他,这就是成功。”

素材解读

一般人遇到类似尴尬的场面,估计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如果沈从文也像常人一样随便找个借口,相信学生们也是绝对不会怀疑的。然而,沈从文不愿糊弄学生,他实话实说,坦陈自己的紧张。他的纯朴与诚实彰显其人品之高贵。胡适对他第一次讲课出现纰漏,给予了理解和包容,这充分体现了胡适对年轻人的关心和爱护。

适用话题

心理素质、纯朴与诚实、理解和包容、关心和爱护

写信“骂”汪曾祺

1946年,汪曾祺到上海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职业,情绪异常悲观,竟然有自杀的冲动。汪曾祺在西南联大读书时的老师沈从文知道后,一改往日平和的态度,写了一封信给这个自己昔日颇为器重的学生。在信中,沈从文把汪曾祺“大骂”了一通:“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的,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

汪曾祺接到老师的信后,觉得老师骂的一点都没错,特别是其中的那句“你手中有一支笔,怕什么”的话,给予了汪曾祺以极大的鼓舞。是的,只要自己心中的信念不倒,一时的困难算什么。以后的事情一如沈从文所言,汪曾祺靠着手中的一支笔,成了中国文坛上数得着的著名作家。

素材解读

在沈从文的鞭策和鼓励下,汪曾祺鼓起生活的勇气,勤奋写作,最终成为著名的作家。由此可见,人生没有迈不过的沟坎,没有走不出的沼泽。路在人走,事在人为。心若在,梦就在,曙光就在前方!

适用话题

热爱生活、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收获成功

在别人上坡时推一把

1923年,为了使自己的生活“多见几个新鲜日头,多过几个新鲜的桥……”20岁出头的沈从文来到北京城。

在居大不易的北京城,沈从文举目无亲,学历太低,又没有资历,几近绝望,只好向京城的几位知名作家写信求助。小说家郁达夫给了沈从文回应,亲自去看望了他,当看到寒冬里只穿着两件夹衣、在没有火炉的冰窟一样的屋子里用被子裹着两条腿写作的沈从文时,郁达夫马上将自己的围巾解下,拍拍上面的雪花,围在沈从文身上。郁达夫还请沈从文到附近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餐饭,共花去一元七角多。郁达夫掏出一张五元的票子,付完账后,将剩余的三元多全给了沈从文。事后,郁达夫写下激愤的《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这封“公开状”在《晨报副刊》刊出之后,立即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70多岁的沈从文回忆郁达夫当年帮助自己的情景时,泪流满面,表示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郁达夫的救助之恩。

素材解读

沈从文当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文学青年,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身一人来到北京,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郁达夫在沈从文穷困潦倒之时,伸出热情的双手,推他一把,扶他一程,给予他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委实难能可贵,让人心生溫暖和感动。一个发自内心的小小的善行,会铸就大爱的人生舞台。

适用话题

乐于助人、学会感恩、怀揣梦想、温暖感动

‘乞醯之举:从文卖字

沈从文不仅能写很好的章草和行楷,还对书法艺术有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个人的理论。虽然沈先生一直爱好书法,而且在圈子里颇有声名,但从来视书法于自己是件好玩的事情,从没想到卖字,以此谋利。只是有一回例外。

有一个诗歌作者叫柯原的,因家庭困难,不得已给经常发表自己诗作的编辑沈从文先生写了一封信,请求他的帮助,沈从文知道情况后,也因为自己当时手头不宽裕,就在1947年9月20日的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上登了一则启事:“有个未谋面的青年作家,家中因丧事情形困难,我想作个‘乞醯之举,凡乐意从友谊上给这个有希望青年作家解除一点困难,又有余力作这件事的,我可以为这个作家卖20幅条幅字,作为对于这种善意的答谢。这种字暂定为10万元一张。我的办法是凡要我字的,可以来信告我,我寄字时再告他如何直接寄款给那个穷作家。”同时,他还想推而广之,“你们若觉得这个办法还合理,有人赞助,此后我还想为几个死去了的作家家属卖半年字。”

素材解读

文人相亲,沈从文落魄时,曾得到郁达夫、徐志摩、胡适等人的倾力相助,渡过难关。当他眼见青年作家困顿无援时,虽然自己也不宽裕,但他依旧竭尽所能,不惜以‘乞醯之举为柯原“化缘”。在这些杰出的作家身上,文人相亲,薪火不绝。

适用话题

文人相亲、传递温暖、感恩与回馈

从文流泪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沈从文一家居住在昆明呈贡的乡下,被敲响的搪瓷盆子震醒,加拿大老人彼得满村子奔跑,把喜悦传递给饱受战争灾难的乡村。一声声撼耳的敲击声,撕裂夜的安宁。破碎的瓷盆震动沈从文的心灵,他永远不会忘记。

放下笔,抬头向窗外望去,天色放亮,新的一天如期降临。在澄澈的空气中推开门,沈从文离开了家,向着滇池的方向走去。面对滇池,阳光在水波中欢快地跳跃,群峰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大自然清洗了淤积的痛苦,一缕雾岚,一朵阳光,扑面的风儿,把沈从文牵往远方。眼前流动着逃难的日子,在天津,在烟台,在济南,在武汉,在常德,在昆明,饥寒交迫的人们,在逃难的路上,生离死别。如今,日本终于投降了,多愁善感的从文喜极而泣。

素材解读

沈从文流泪了。这不是个人的小资伤感,而是大爱和大恨。一个民族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家门。大好河山曾沉沦在战火硝烟的背景里,沈从文记住的情景,是不可愈合的伤口,不是文字所能录下的。想起了家乡,想起亲人,沈从文的眼泪流了出来。

适用话题

爱国、正义感、刻骨铭心的时刻

我是一个“乡下人”

沈从文一生以“乡下人”自命。在不同的语境中,他对“乡下人”的表述或是与汉族相对的“湘西地方民族”,或是与都市现代人相对的“自然人、未开化人、陌生人”,或是与“知识阶级”相对的“抹布阶级”。这些又统一于沈从文总体的文化价值判断。“乡下人”的视点,是在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会、边缘与中心、自我与他者的参差对照和生死缠斗中生成的。“乡下人”的视点,是沈从文在充满紧张和搏斗的历史中的自觉选择。当他从湘西边城走向首善之都时,他过去所持有的价值与现代文明发生剧烈冲撞。這迫使他必须进行价值决断,去不断追问“我是谁”的问题。在这样的逼问之下,他选择了“乡下人”的位置。这个位置,不是形而上的,亦非一劳永逸的;它是动态的,凝结着沈从文的孤独、焦虑、痛苦及其现代化的反思。置身于现代处境,“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同时又趋向全球化的“大同”幻象。

深度解读

阅读沈从文与阅读鲁迅具有同样的价值,这并非让我们当一个“乡下人”,而是选择一个批判的位置,在不懈的抵抗中建构我们的现代生活与价值世界。与其成为一个“高贵的虚无主义者”或不假思索地拥抱别人描绘的“大同”的追随者,不如在“我是谁”的发问中作出价值判断和意义承担。

猜你喜欢

乡下人郁达夫汪曾祺
贵人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没有什么值得害怕的
爱逃课的汪曾祺
不是所有的坦白都是对的
乡下人与城里人
城里人 乡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