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对策研究
2017-06-06黄培英
黄培英
【摘 要】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高校管理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辅导员队伍发展。因此,无论从辅导员个人发展还是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角度上考虑,辅导员职业生涯均需要系统的规划。本文主要从辅导员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研究相应对策。
【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高校;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69-02
辅导员在高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的心灵导师和知心朋友,是高校教師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教育管理方式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对高校辅导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以为,将职业生涯管理的理论运用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为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概念及重要性
职业生涯是以心理开发、生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的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志,以满足需求为目的的工作经验和内心体验的经历。
每一个职业人都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只有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使其职业生涯沿着一定的方向发展。怎样保证其职业生涯按照其设定的方向发展呢?这就要对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什么叫职业生涯管理呢?就是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发和设计以及在其实施过程中对其进行的调控。完整的职业生涯管理应该包括两个要素,一个是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另一个是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开展职业生涯管理,贯穿着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主线。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要主动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强化自我发展、自我开发意识,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管理。
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对辅导员自身而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有助于高校辅导员的全面发展。其次,对高校整体而言,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有利于保持高校的稳定和谐与发展。最后,对学生而言,将职业生涯管理理论运用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有助于提升辅导员的工作稳定性,促进辅导员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从而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辅导员存在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教育引导不够到位、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等问题。辅导员的成绩与工作的需要及社会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第二,在新的形势下,大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愈加多元化,因此学生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加,辅导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及时发现和应对问题,这极大地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第三,很多辅导员职业前景不明朗,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导致辅导员对待工作消极怠工、工作态度不积极、忽视学生需要等状况。
三、高校辅导员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对策
(一)认识自我职业个性
1.要了解自己的性格
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将职业性格分为严谨型、变化型、劝服型、独立型等9类。其中,属于独立型的人偏向于计划自我活动和指导他人活动,在独立的工作环境中,他们对将来的事情作出决定并感到愉快,那么,对于独立型的人群来说适合从事的职业主要有:管理人员、律师、侦察员等;属于劝服型的人具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善于影响别人的观点、态度与推断,那么,对于劝服型的人群来说,适合从事的职业主要有:辅导人员、作家、宣传工作者、行政人员等。综上所述,属于独立型、劝服型的性格特性的人比较适合辅导员职业。
2.要了解自己的兴趣
调查发现,兴趣爱好与成功的几率成正比。可以说,兴趣是成功的助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潜能。我们把与职业选择有关的兴趣称为职业兴趣。《加拿大职业分类词典》将职业兴趣划分为10种不同类型,从它的划分类型看,属于“愿意做领导和组织工作——喜欢掌管一些事情,希望受人尊敬并获得声望,在活动中时常起骨干作用”这一兴趣类型的人较适合担任辅导员工作。
3.要了解自己的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可否进入职业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其能否胜任职业工作的主观条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从业者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能力。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各种不同的职业对个人能力的需要也是不一样的。对我们来说,就是如何认识各种能力的职业适应范围,做到人职匹配。每个人都具有一个多种能力组成的能力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常常是某方面的能力占优势,而某方面的能力则不太突出。那么在职业选择中,我们着重考虑最佳能力,选择能够发挥及运用其优势能力的职业。
4.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
在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等特点后,还应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职业定位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即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做辅导员,适合做什么类型的辅导员(如领导型辅导员、学者型辅导员,后者又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学生活动指导、党团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等方面专家的辅导员),以及职业发展路径,如什么时候转行,转行后做什么等等。职业定位的目的,在于结合个人能力、职业目标和现实条件达到最佳匹配的状态。
(二)了解组织发展状况
了解组织,即了解整个学校、自己工作的院系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阶段、发展不足等等。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后,才能将自己的发展放在学校、学院发展的整个格局之下,才能将自己的发展服从于、服务于组织,才能做到协调发展和双赢。
(三)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职业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辅导员要明白自己要达到怎样的人生目标,是否具备了担任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是否对高校管理工作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兴趣,是否愿意为教育事业而奋斗一生。
辅导员在选定职业目标后,接下来就是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的问题,是向专业技术方向发展,还是向行政管理方向发展?发展方向不同,要求也不同。因此,辅导员要在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時找准适合自己的最优职业途径,要么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要么转向教师行业,要么走向行政岗位。辅导员在进行职业生涯路线选择时,可考虑这三方面的因素:一是能够向哪条路发展,即机会取向问题;二是希望向哪条路线发展,即目标取向问题;三是适合向哪条路线发展,即能力取向问题。
按照上述基本原则,辅导员可以设计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如下“V”字型图形。
(副校级领导)45岁 45岁(辅导员专家)
(正处级)38岁 38岁(正高级职称)
(副处级)32岁 32岁(副高级职称)
(正科级)29岁 29岁(中级职称)
(副科级)27岁 25岁(初级职称)
25岁(辅导员)
辅导员职业生涯路线图
(四)注重人际关系沟通
加强与学校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要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教育、管理、服务岗位相互配合,辅导员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其他专业课教师的相互支持,积极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形成全校各部门、各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辅导员工作的有利环境和氛围。
辅导员要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作为大学生的良师,辅导员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其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作为大学生的益友,辅导员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督促其不断进步;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要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成才之路。
(五)重视教学科研工作
高校辅导员由于日常工作琐碎繁忙,通常都忽视了教学科研的提高。但是,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不仅要提升自身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也要注重教学科研,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同时,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为了实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需要有效地提升辅导员的教学科研能力。
要提高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教学科研水平,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一是案例分析法,旨在通过在剖析案例的过程中寻找和发现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注重积累与分析学生的典型案例;二是调查研究法,旨在通过统计与分析调研的数据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注重跟踪调研学生的思想状况;三是谈心谈话法,旨在强化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和思想碰撞,发掘学生内心深处的困惑与疑虑,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注重走访学生,与学生谈心谈话;四是实战练习法,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注重科研练习,不断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技巧和规则,进而培养科学的研究思维方式,从而实现科研能力的提升与转变;五是学术团队法,这就需要辅导员自觉地向专业教师请教,主动与导师联系与沟通,虚心接受导师的指导,懂得凝练适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同时要加强与朋辈辅导员的科研交流与互动,建立良好的学术团队,把工作经验提炼为科学理论,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实力。
参考文献:
[1]张秋山,王宪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用教程[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军.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高校辅导员队 伍建设[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
[3]曹麒麟,李向成.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对策 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4]杨进,张强.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问题探析[J]. 科技资讯,2012,(26).
[5]肖密. 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探究[J].科 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1).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