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停炖
2017-06-06琅嬅
琅嬅
从记事起,妈妈就是个“百变大厨”,平淡无奇的食材在妈妈手中总能绽放出奇异的光彩:菜远炒牛肉,片片嫩滑;潮州炒稞条,根根抖擞;手打牛肉丸,个个弹牙。
每晚的餐桌都是妈妈的秀场,眼花缭乱的菜式如同走马灯般不停变换,有时是旨酒嘉肴,有时是落胃小菜,但雷打不动的是必须有一道汤。
炖汤是妈妈每日“炊事工作”中充满仪式感的重头戏:食材必须新鲜,活鱼或者整鸡,当日现杀,过期不候。若是有干货类的食材,则需要提前一晚泡发处理好,再算上长达几个小时的熬煮时间,前前后后竟要占用两天光景。可妈妈却丝毫不以为累,反倒乐在其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厨娘的炊具就好比战士的武器。对于炖汤这样充满仪式感的菜肴,锅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观察锅子的式样、材质和使用痕迹,就能初判掌勺的厨娘是否专业,甚至先入为主地断定汤品水准。妈妈辈的人爱用传统的砂锅,现代流行用电热的隔水炖,赶时髦的则不远万里从国外买来铸铁锅。砂锅煲出来的汤水色深味厚,凝聚食材营养,隔水炖盅则汤水清亮还原食材本味,可谓各有千秋。妈妈的砂锅毛孔细腻、保养得宜,历经几次搬迁已有二十多年的资历。
妈妈料理时一连串动作优雅流畅、一气呵成,宛如艺术。大火飞水,小心撇去浮沫,深谙“三煲四炖”的要义,全程以文火慢炖让水面保持似滚非滚的“咕嘟”状态。我在一旁看得赞叹不已,妈妈得意地向我传授起了“独家秘笈”:“排骨要先飞水撇去浮沫,汤水才能鲜美。炖汤得用冷水下锅,这样才能熬出美味、保留营养。”
妈妈不仅场面活儿干得漂亮,平时也爱研究不同食材的搭配以及药用功效,因此炖汤时经常“看人下菜碟儿”,摇身变成一名“老中医”:“薏米是祛湿的,阿胶是补血的,玉竹是润肺的,天麻是安神的,乌鸡是强身的,牛尾是补肾的……”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我撒娇地说:“妈,你真唠叨!”妈妈嗔怪道:“你懂啥,我对你和你爸的爱,不停燉。”
妈妈人老心不老,炖出的汤更是透出一股时尚气息,清淡不失鲜香,营养不失美观。炎炎夏日,胃口不振,妈妈的一道丝瓜莲子排骨汤提振了一天的精神。丝瓜是时令蔬菜,搭配清凉去火的新鲜莲子,还有薏米、玉竹、淮山、百合、芡实,与排骨或者瘦肉同炖,清补又不至寒凉,味道鲜甜,不放盐就已足够好喝,真乃夏日恩物。汤水清澈,丝瓜碧绿,薏米莲子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清爽的品相让人想起打理得干净利落的池塘。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碗热汤打动。加班倦归时一碗汤的等待化解了疲惫,辗转反侧时一碗汤的慰藉治愈了失眠。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水,放佛一首直达心底的乐曲,能纾解所有郁结的心思,温暖所有僵硬的姿势。其实,汤水同音乐一样,都是通过感官抵达心灵。
炖汤亦谱曲。每次回家探望,妈妈就高兴地用锅碗瓢盆上演着爱的奏鸣曲,深深的爱化作一碗热汤温暖了脏腑,也拨动着我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
妈妈的爱,从不停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