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您吃对了吗?
2017-06-06李娜
李娜
● 什么是保健食品?
我国立法上首次出现“保健食品”是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该法明确了对“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进行监管,而其概念的界定是在卫生部1996年发布的《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表明我国保健食品在立法层面上得到了认可,开始正式纳入法制轨道。最新国家标准GB16740 《保健食品》中定义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为保健食品。
● 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和药品的区别
1.保健食品与普通食品的区别
一是具有明确和特定的保健功能,如增强免疫功能,改善睡眠等,而普通食品一般只提供营养需求,没有保健功能,也不允许有任何的“健康声称”。二是仅适用于特定的人群,同时有“不适人群”,使用不当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如核酸类保健食品,不适用痛风病和血酸高的患者;蜂王浆、人参、灵芝类保健食品,少年儿童不宜服用等。而普通食品一般适用所有群体。三是对食用量有规定,因功效成分或营养素有“量效關系”存在,如用量过少,则达不到理想的功效,而用量过多,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例如:大豆异黄酮,日本经风险评估后认为饮食外摄入量不能超过30毫克/千克体重,而减肥饮料用的左旋肉碱,法国认定摄入量应小于1克/人/天;褪黑素,辅酶Q10、核酸、吡啶甲酸铬等对摄入量均有严格规定。而普通食品一般不需要规定。
2.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一是保健食品可以声称具有保健的功能,但保健食品只是用于调节机体功能,不具有治疗疾病的目的,而药品的治疗目的必需明确。二是保健食品需要具有很强的安全性,不得对人体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并且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得作为保健食品原料,而药品则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从强调保健食品特殊性的角度上看,保健食品是不同于普通食品与药品并具备两者部分特性的特殊食品。
● 如何选择保健食品?
1.观察包装标志
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专用标志,并固定显示在包装的左上角,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蓝帽子”。“帽子”下面是卫生部或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号(产品研发后必须经过产品功能、动物或人体试验并通过SFDA严格的审核批准过程)。2004年之前保健食品归属卫生部审批,格式为卫食健(xxxx年)第xxx号,国产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是“卫食健字”,进口保健食品是“卫进食健字”;2004年之后归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格式为国食健字G20xxxxxx号(G代表国产)、国食健进J20xxxxxx号(J代表进口)。所有合法销售保健食品均可在国家相关官网查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www.sfda.gov.cn(可查2004年之后审批的保健品,也就是国食健字号的保健食品);国家中药保护管理委员会www.zybh.gov.cn(所有的保健食品不论是卫食健字号,还是国食健字号的均可查)。
2.观察保健食品包装上的相关广告用语
包装上应标明以下忠告语:“本品不能代替药物”。同时保健食品卫生法规定:不允许夸大,不允许宣扬治疗功能,不允许乱写,没有的成分不能随便增加。例如:某减肥食品的广告:“瘦身效果:60天,速瘦15~20斤,婴儿肥、水桶腰、大象腿、肉胳膊、啤酒肚统统消失等”,广告对其功能进行了严重的夸大,误导了消费者。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谨慎对待广告里的绝对性用语,一些企业经常采用个别案例作为普遍现象推广宣传,利用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作为宣传卖点。不同职业人群,由于所从事的工作不同,其新陈代谢特点、生理状况及生理需求不同,所以服用保健品的效果不可能完全相同。建议广大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一定要慎重。
3.仔细阅读包装标签说明
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除印有简要说明外,应标有配料名称、功能、成分含量、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注意事项、储存方法、批号、生产厂家等。保健食品的包装上若含有以下“禁忌语”则很可能是假冒的产品:如宣称产品为祖传秘方、含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依赖”等承诺,含有“最新技术”“最高科学”“最先进制法”等绝对化的用语和表述的应引起消费者注意,慎重购买。
4.注意产品的禁忌
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调节机体功能时食用,因此要对症选购。要详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看看自己是不是该产品的“特定人群”,或者是不是“不适宜人群”。老年人、体弱多病或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儿童及青少年、孕妇要谨慎选择。
【温馨提示】
在满足均衡膳食的基础上,不建议消费者食用保健食品。在特殊情况下需要补充保健食品时,消费者应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合理食用。因为所有营养素脱离食用量来谈营养,都是不科学的,也是对自己健康的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