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契合性及融合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2017-06-06顾金峰
顾金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
·结构调整·
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契合性及融合机制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顾金峰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008)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公共品供求不平衡的现象不断加剧,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例如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资源分配不合理、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文章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农村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理论契合性论证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综述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发现两者在实际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供给不足影响经济稳定发展、供给不合理与经济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得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农村公共品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的保证,反过来农村经济发展也能够加大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层次与规模的结论。
公共品供给 农村经济发展 契合性 融合机制 江苏省
0 引言
农村公共品指的是由政府或者私人提供的,村民共同享用其效用和外部性的,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统称。农村公共品可以分为纯公共品与准公共品。纯公共品指的是外部影响程度较高的公共品,例如农村地区的天气预报设施、农村地区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政府采取的促进农村稳定发展的政策等。准公共品指的是:教育方面的公共品、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品、公共安全等设施和服务。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基础,同时也是统筹城乡的发展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保证,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江苏省地区的农村公共品不仅在供给的总规模上较小,而且还存在着供给的结构失衡以及供给预算不足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满足目前江苏省农村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江苏省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江苏省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规模、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模式以及更好地促进江苏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学者们开始对我国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契合性及融合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其中朱长明认为目前我国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以及效率低下的问题,应通过建立统筹公共品供给制度、合理划分财权和事权以及完善基层政府财政供给机制等优化解决措施[1]。滕明雨根据新政治经济制度理论,深度剖析与解释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性,同时提出应构建均等化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优化供给结构和供需机制,以推动物质、人力资本,有效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张敬德提出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与需求日益扩大之间的矛盾逐渐成为阻碍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论证农村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契合性的基础上,对农村公共品作用于经济发展的机理展开阐述,进而根据现有的公共品供给情况,从供给主体、供给层次和供给制度的角度提出改进措施[3]。
通过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章在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其经济发展契合性论证的基础上,面对江苏省农村地区两者融合机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江苏省省情需求的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规模与效率,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得到有效的保证。
1 江苏省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分析
江苏省相对于内地省份来说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公共投入也相对较高。表1较为直观的说明了江苏省农村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在近年来位于全国的总体排名,可以看出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的农村各项经济指标也得到了相当快速的提升。正是由于江苏省的经济较为发达而且内部存在着农村公共品供求不平衡性的特点,所以才选取江苏省作为实际的分析案例。
表1 江苏省农村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在全国的排名 名次
图1 2011~2015年江苏省财政支农资金供给
由于当地政府对于农村地区的支持,江苏省财政支农资金增量逐年增加。从图1中得知,截止2015年底,江苏省的支农资金已经从2011年的1 756万元增长到3 645万元。在政府坚持“两个高于”的要求下,江苏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在“十二五”期间有了较快的发展。
江苏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包含了义务教育、环境卫生、居民日常生活保障、交通设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生产性公共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其他方面,其中教育得到保证的农村已经达到97.65%,这说明江苏省的农村教育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除此之外,江苏省农村地区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2003年江苏省政府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案例,截至2015年底,江苏省农村地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为1568万人,参合率超过97%。在环境卫生方面,原有的农村正在不断地进行改善,目前已经有3.485 2万个村落进行了饮水的净化, 1.973 6万个村落进行了垃圾的集中处理。另外,对于居住的1 123万农村地区居民的用水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处理,农村地区的食品供水安全网络以及计划生育的控制网络已经基本铺设完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保障对象从起初的家庭因缺少劳动力造成常年生活困难的家庭逐渐扩大,保障标准也在逐步提高,正在逐步实现“应保尽保”。通过为低保对象建立家庭账户,有效得实现了资金的有效利用。农村生产性公共服务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5年中累计对低产田进行改造约为113.5万hm2,对于旱田的治理达到了69%,同时加强了对高标准农田的生产比例。实现了农业生产基本机械化,同时对农村居民的相关生活配套设施进行了完善[4]。此外,通过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环境治理来实现绿色农村的建设。该省的森林覆盖率也从原有的10.78%提高到20.64%。
江苏省农村地区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发展虽然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在很多方面还是存在公共品供给不平衡的问题。从表2得知,虽然江苏省的大部分农村已经在交通设施、电力提供以及教育方面进行了公共品的提供,但是在交通的配套工程方面、村民的日常用水以及垃圾处理方面的公共品提供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比重。这种农村公共品供给的不平衡严重的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性及融合机理分析
`江苏省农村地区的农村公共品发展情况
名称个数(万个)比重(%)通公路的村6.077895.53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的村1.386621.84通电的村6.279798.76有基本教育保证的村6.213597.65饮用水处理过的村3.485258.37垃圾进行处理的村1.973635.43
从农村公共品的角度来看,有效供给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减少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由于江苏省的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因此提高农村地区的产出就必须要利用好这些优势条件,例如管理部门增强对于农田灌溉技术的资金投入,以此来加强农田灌溉技术的发展,减少农民们的生产成本,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自身的经济收入水平。其次,农村市场拓展的基本条件就是实现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5]。江苏省想要进一步开拓农村地区的市场,实现农民个体与农产品以及信息的相互流通是极为重要的,而这些因素形成的条件就是增强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支持,例如在江苏省的农村市场中,信息的流通需要政府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才能够实现,而产品的运输则需要政府对交通基础进行完善。同时建立健全农村市场的配套设施,借鉴其他国家的农村发展经验我们可以看出配套的基础设施会对农村地区的市场开发产生一定的促进效应。最后,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是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因素。城乡一体化是我我国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城乡一体化是对社会的资源和福利进行再次分配的一个重要体系。江苏省农村地区想要实现现代化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就在于区别出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公共品供给的水平和效率。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江苏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够为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提供反哺的作用。例如在江苏省的龙田村,由于当地政府没有足够的财政进行道路的修建,村民们就通过自行筹资来对道路进行修建,这种情况在很多农村地区都十分常见[6]。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能够直接增加农村的经济收入,这样农民们就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农村公共品的建设之中。特别是一些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公共品,例如学校、医疗机构、乡村道路、交通工具等。在江苏省的一些地区,一个乡村只有一所学校、一家医院,甚至有些乡村地区根本就没有相关的学校和医院,村民们只有到附近的城市或者发展程度较好的乡村。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都是较为落后的,经济的落后造成了当地的政府没有能力建设学校或者是医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农村生产和资本两个方面的要素进行投入,通过加大生产以及资本的累积就能够极大的改善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的结构和层次。
综上所述,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路径,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从整个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格局来看,按照福利经济学理论,城乡一体化是进行螺旋式改进的,这是实现社会福利再分配和价值创造的一个过程。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缩小农村与城市差距的关键载体,从某种程度上看,城市与农村的主要区别就是公共品供给的数量和规模、结构与类别存在差异,因此通过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引导资源合理的流动,平衡农村和城市农村公共品供给出现的矛盾和不对等,将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奠定良好基础。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将会提高农村地区对公共品需求的弹性和衍生性,有利于完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农村经济发展还将推动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从本质上来看,农村公共品供给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形态和结构必然需要匹配农村经济的现实需要。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从本质来看,这种逻辑统一性,源自于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改进。
3 江苏省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两者融合中的问题
3.1 没有发挥政府主导的作用
虽然江苏省用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财政支出比例在整体上是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相对于农村对公共品的巨大需求来说供给的规模还是远远没有办法满足乡村地区居民们的需求的[7]。在江苏省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经济资本的可复制性越发明显,仅仅通过经济资本的积累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江苏省农村发展当地特色的农业经济的需求了。在这种情况下,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公共品的供给就必须要通过政府来进行人力资本的积累,以此来加强与经济资本的联系。人力资本不同于经济资本,它的价值虽然没有办法进行精确的计算,但是它是整个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如果一个地区缺乏人力资本的累积,那么就算经济资本累积的再多也没有办法来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8]。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才能够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提供一个良好的经济渠道,以此来加强江苏省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水平。
3.2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与经济发展不匹配
虽然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但是二者之间还是需要通过融合机制来强化两者之间的关联的。目前,江苏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机制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匹配,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二者之间缺少必要的融合机制进行调控,从而导致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问题[9]。公共品的供给与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一套完善的融合制度,只是为了进行供给而供给,并没有针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来进行针对性的供给。例如在江苏省的一些农村地区,由于没有明确的机制调节,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只是为了满足少部分村民的生活需要而注重对村落内部的电力、卫生等方面的提供,忽视了对村庄周围的交通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这样明显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要求,影响到了经济的正常发展。
表3 2011~2015年江苏省农业财政支出概览
年份农业基本支出(亿元)改善农业科技支出(亿元)农村地区救济补助支出(亿元)农村共用品供给支出(亿元)2011117090458946733253522012112012654244543652652013105154734510206485623201410865377547523447526201511202382037806505829
从表3得知,江苏省的农村公共品基本供给比例在整个农业财政支出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虽然公共品供给所占的农业财政的比例较大,但是江苏省政府对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投资相对来说较低。这样就导致了江苏省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在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的时候效率较低,这种财政的投入并没有给江苏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提供帮助,反而还会增加财政的支出,影响农村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4 促进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融合的对策建议
4.1 政府加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管理
江苏省政府应当注重对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结构进行优化,发挥农村公共品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的作用。主要做法有:(1)针对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大对公共品供给的程度。农村公共品大致可以分成交通设置的完善、教育事业的完善、医疗机构这几个种类。在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时候要优先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基础设施主要是分为日常生活以及经济生产的设施,在这两者之中要优先对生产性的设施进行完善,因为只有农村地区能够进行生产才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根本的保证,快速地进行资本的积累。然后再对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设施进行完善,例如教育机构、卫生机构、娱乐设施等,这些设施能够提供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提供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经济资本的积累提供动力支持。(2)针对江苏省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公共品供给都存在供给结构不平衡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供给主体的责任不明确、供给的资金不足等问题造成的。所以江苏省政府要针对各个地区指定专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地区管理部门的责任。妥善的对当地政府和农村公共品供给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确保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责任分配到负责人的身上的同时,平衡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结构。
4.2 注重对人力资本的积累
在江苏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对经济的资本进行积累之外,还要注重对人力资本的积累[10]。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人力资本的累积速度还能够让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推动城市化的进程。实现城乡经济发展的均衡性能够最大程度的扩大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规模并且改善供给的机构和层次。如果城乡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均等化和平衡,那么乡村地区的发展就必然会逐渐向城市靠拢,乡村地区对于教育、卫生、金融等领域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多,随着需求的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规模就会相应的增加,这样又能带动江苏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均衡性的发展十分的重要,它能够让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居民享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让他们能够参与到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4.3 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效应
提升农村公共品供给和经济发展的融合效应,主要做法有:(1)创立能够表达出农村地区居民实际公共品需求的组织,只有创建农民新型社会化组织,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民利益表达效果。由于江苏省的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村庄的数量也较多。单一靠每个村的村委会难以形成影响力较强的集体力量。例如每个村庄都依靠村委会来进行相关公共品需求的上报,受到这么多数量的报告影响,乡镇机关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难免会造成效率低下、处理混乱的情况。所以,建立一种协会式的组织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公共品供给对于经济发展的帮助作用[11]。(2)积极引进私人投资,构建多层次的公共品供给结构。一般来说,政府都是负责对纯公共品进行供给的,农村的纯公共品一般包括大型的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的建设以及教育等。虽然这些纯公共品的供给都是由江苏省政府来进行提供的,但是江苏省政府并不是生产这些设施或者机构的原有企业。所以江苏省政府需要通过招标的方式来吸引企业来提供农村公共品,以此来改善原有的供给结构,并且加大对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的规模(3)强化江苏省公共品供给中的财政监督制度,在江苏省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中,需要对整个资金使用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不仅要对资金的流向就行监督,还要对资金使用的主体部门进行监督,保证资金能够切实的使用到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上来。同时政府还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的惩戒机制,加强对公共品供给流程的事后监管,以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结构,扩大农村公共品供给的规模,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基础环境,保证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1] 朱长明.公共财政视角下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探析.农业经济,2013, 35(08): 95~97
[2] 滕明雨, 刘雨夕.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契合性.学术交流,2015, 37(05): 143~147
[3] 张敬德. 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村经济发展契合性和作用机理研究.改革与战略,2015, 31(12): 72~75
[4] 韩鹏云, 刘祖云.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困境、根源及机制创新.农村经济,2012, 21(03): 7~10
[5] 韩鹏云, 刘祖云.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变迁、博弈及路径创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范式.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 13(03): 71~77
[6] 邓宗兵, 楚圆圆,刘夏然.农村公共品供给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36(05): 105~112
[7] 官爱兰, 蔡燕琦.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中部省份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 36(01): 31~37
[8] 董磊明. 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内生性机制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2(05): 69~75
[9] 官爱兰, 王海平.公共品视域下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基于协整及VAR模型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 35(04): 100~107
[10]辛冲冲, 陈治国,唐红松.财政支农、农机化发展与新疆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 37(04): 100~107
[11]石慧, 孟令杰.村庄直选背景下的标尺竞争与农村公共品供给.南方经济,2015, 32(05): 1~14
THE AGREEMENT AND INTEG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u Jinfeng
(Economics and Trade Department,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Jiangsu 215008,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has been affected due to the imbalance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rural public goods. Taking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mbination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y,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on using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modal analysis, for example, the shortage of supply could affe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unreasonable supply did not meet the economic needs. It concluded that the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d mutual effects,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uppl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can 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Finally, it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fusion effect of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supply structure and the mechanism of supply and demand, expanding rural public goods supply scale, and 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blic goods supply;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respondence; integration mechanism; Jiangsu province
10.7621/cjarrp.1005-9121.20170129
2016-02-11 作者简介:顾金峰(1962—),男,江苏无锡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金融。Email:gjf0001@163.com *资助项目: 2015年度苏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课题“苏州农村公共投资结构研究及对策建议”(SF2015W10)的部分成果
F323; F327
A
1005-9121[2017]011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