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特殊性研究

2017-06-05林慧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主体性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价值观是价值领域的问题,其培育和践行必然会涉及价值的主体性。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必然需要考虑高职院校学生作为价值观主体的特殊性,进而才能找到其培育和践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体性 高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28-02

正确的表达方式才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合适的践行途径才能使人们投入更多的热情,只有找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和途径,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心中,体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培育和践行价值观的主体之一,有其固有的特点。只有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向,把握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化价值观,结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来变革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才能进一步地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提高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性

价值是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产物,其固然离不开客体及其属性而存在,但更为重要的是主体的需要,客体及其属性只有在满足主体需要的基础上才能形成价值,主体性是价值的根本属性。价值观念作为价值现象的反映,属于价值意识的范畴,受价值根本属性的影响,必然也具有主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主流价值观念的抽象概括,由于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的社会群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考虑到不同群体作为“价值主体”的特殊性,明确价值观是“价值主体”的价值观,才能提高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

价值主体性的存在,使得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需要考虑不同主体的特殊性的存在,只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考虑到不同主体的特殊性,根据主体的特殊性找到适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途径,才能提高整个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从而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不动摇。

2.高职院校学生主体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亦是贯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教育部门。其异于本科院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带来了教学和管理上的很多不同,学生的来源结构、个性特点使得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上相对于其他高校学生来说存在着特殊性,这就对高职院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价值观教育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理论知识重视不足,学习主动性不高,更多的强调知识内容的自我相关性。他们普遍文化基础比較薄弱,学习难度大。而在进校之后,部分学生片面理解了高职教育的内涵,把高职教育等同于技术教育,把学习的重点甚至是唯一关注点都放在职业技能的培训方面,将找到一份理想工作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在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把为数不多的学习精力都放在了专业课及专业实习方面,对其他方面的知识兴趣度不高。而且现阶段学生自我意识不断高涨,更加推崇个性,强调教学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相关性。高职院校学生的这一特性对学校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价值观实践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强,但自我约束力低,强调实践活动的新颖性。他们虽然在文化基础等方面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但是也有其优势所在。他们思想活跃,爱表现自己,动手能力较强。但由于思想上的不成熟,部分学生自由散漫的习气比较严重,他们思想活跃但是却相对散漫,个性张扬但是思想局限,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们对学校的价值观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普遍存在价值观认知与价值观践行相脱节的现象。作为青年大学生,他们同样处在认知水平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关键期,他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增强,但由于自身心理发展的不成熟或者社会风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又对自己价值行为的要求和监督不严格,无法自觉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在具体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存在着不同的群体特点,其培育和践行的方式也必然存在着差别。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必然需要培育和践行主流价值观,但他们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必然需要考虑其特殊性,只有把价值观的主体特殊性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才能探索出高职院校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创新教育手段,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心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是认知,在认知的基础上把握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实现内心的认同,只有内心的高度认同,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内化为坚定的信念,外化为一言一行。”实现学生的内心认同是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实效性的前提,课堂教学是学生们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途径,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更新理念,贴近学生生活,采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一些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认识,加深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而内化为自己内心的信念。专业课教学同样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之一,把价值观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使得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加深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促使学生在内心里认同核心价值观。

坚持实践育人,充分发挥实践的养成作用,促使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入脑入心,更为重要的是要外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离不开实践这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正确的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认同,但要真正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终只能靠社会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认识和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使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的内心扎根。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机制,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生的专业实训中、融入到学生的社团活动中、融入到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只有真正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内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觉行为,在行为中进一步深化,才能真正达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德顺.价值论(第2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孙伟平.事实与价值[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陈新汉.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民主体性[J] .哲学研究,2011(1)

[4]李波,王静. 高职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探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5(17)

[5]贾迅.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J]. 高教探索,2011(6)

作者简介:

林慧(1991-),安徽人,汉族,工作于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主体性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