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镇化与农民返乡创业互动机制
——以粤北地区为例
2017-06-05李丽群
李丽群
(韶关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旅游城镇化与农民返乡创业互动机制
——以粤北地区为例
李丽群
(韶关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 韶关 512005)
分析旅游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返乡创业的内涵及粤北欠发达地区旅游城镇化现状,探讨旅游城镇化与农民返乡创业两者的互动机制,旅游城镇化对农民返乡创业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农民返乡创业也能有效地推进旅游城镇化建设;认为设计激励农民返乡创业的引导政策,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协调发展。
旅游城镇化;农民返乡创业;互动机制;内在机理;粤北地区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2014年以来中央1号文件均明确指出要切实做好鼓励和扶持农民返乡创业的相关工作。同时,农民返乡创业效应有助于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共中央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实施好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四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美丽乡村”,城镇化要按照“离土不离乡”的原则就地安置,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把旅游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城镇化称旅游城镇化,旅游城镇化是由于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经济的发展,直接将农民生活资料转化为旅游产业生产资料,把农民身份转化为居民、农业转化为服务业、村庄转化为城镇社区,所产生的城镇化现象。旅游城镇化正是通过这种在当地农村发展旅游产业,为新型城镇化打造了一个就业、创业的平台,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创造发展的产业[1]。因此,探讨旅游城镇化进程与农民返乡创业的相互关系,引导农民返乡创业,促使农民参与农村旅游产业开发,并分享其所带来的成果,对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旅游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返乡创业的内涵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以来,众多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形成“外出打工潮”,大批农民由此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甚至走向小康。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出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如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荒芜等。随着部分农民经过多年的打工生活完成了其财富的原始积累后,纷纷返乡创办企业,进而在21世纪初期形成了“返乡创业潮”,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社会问题得到了缓解。如果说,把普通农民外出务工成为“打工者”称作是农民的“第一次飞跃”,那么,他们从普通的外出打工者成为创办企业的老板,则可称作是农民的“第二次飞跃”。就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农民返乡创业的这一“第二次飞跃”是制造农村就业岗位的发动机,为带动农村就业起到了乘数放大的规模效应。农民返乡创业这一现象也受到了“三农”学者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
众所周知,深处偏僻的欠发达地区往往拥有众多的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的生态、秀美的山川和现代农业休闲观光产业等,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基础,同时使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成为可能[2]。旅游城镇化建设吸引着一批思维比较活跃,综合素质较强,经历了外出闯荡磨练,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具有较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开始选择返乡创业。这样,返乡创业农民也正成为推进旅游城镇化建设的新兴力量[3]。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创业者之所以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一方面是因为创业者的农民身份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返乡创业的农民由于他们的童年身处欠发达地区,当他们自己事业成功后,伴随归属感、恋乡情结等因素,更加愿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创业,以改善家乡的环境;另一方面是他们可以通过回乡创业置办企业投资,换取置身其中的农村社会网络关系对自身创业活动的支持,或者是维护创业者本身在农村地位,以提升自己家族的威望[4]。
因此,农民返乡创业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经济,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地位,通过创业实现了“打工者”到“企业家”的角色转变,无论是对输出地(创业者家乡)的县域经济发展,还是输入地(打工者)的经济发展,均是一种内在提升,它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高级形式。
二、粤北地区旅游城镇化现状
(一)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近20年来,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粤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的第三产业结构比重进行研究发现,粤北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份额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其中以乡村旅游产业最为突出。历经多年来的培育与发展,包括清远清城区、韶关仁化县在内的多条自驾旅游线路已成为粤北地区乡村旅游的经典线路。粤北地区乡村旅游始终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为经营宗旨,并逐渐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创业就业的重要途径,有效地推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步伐。以粤北地区的韶关市为例,2015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3 170万人次,增长13.1%,旅游总收入270亿元,增长20%。为此,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2%。清远市在2015年全年清远市接待旅游总人数3 318.76万人次,同比增长5.31%;旅游总收入240.99亿元,同比增长10.33%。为此,2015年清远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9%。
(二)特色旅游项目丰富
特色化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有效推进旅游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纵观世界各国各地区著名旅游景点,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色项目。近年来,粤北地区两市共建有特色旅游项目超过60个。韶关地区南雄银杏旅游项目,处于南雄坪田镇境内,种有2 000多株银杏树,成了南雄独特一景,为此南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岭南银杏之乡”。2015年拥有珠玑古巷、梅岭梅花、帽子峰景区及坪田银杏等特色旅游的南雄市,全年接待游客220.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5亿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16.8%。
(三)旅游城镇化初露端倪
近年来,粤北地区韶关市和清远市利用地理优势、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紧紧围绕“生态保护、生态区域发展,整合区域资源”的功能定位,牢牢把握乡村旅游可能成为最盛行的旅游的发展趋势,以战略眼光将粤北地区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战略匹配和战略延伸。韶关地区的新丰县,以温泉休闲综合体为载体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高端温泉养生度假区;同时,大力发展温泉沐浴文化、养生文化、休闲文化、度假文化,通过重点建设一批在行业中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品牌温泉旅游示范区、温泉旅游度假区,带动系列资源优越、区位条件较好的温泉点,使之成为以温泉旅游业为主的特色社区(镇)和区域内知名的温泉度假村,构建“核心明确,重点突出,品质优良,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新丰县温泉旅游业发展架构。新丰县依据黄磜镇独特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现有的景区景点、旅游建设项目等,结合打造“美丽乡村”工程,制定了“一廊两线六点”规划,即沿省道244线建设一条绿色生态长廊;开发围绕北片营盘村、秋峒村、茶峒村,西片梅溪村、三岔村的“二条线”;打造雪峒村的红叶公园、营盘村的樱花峪、梅溪村的美少女西瓜观光基地、三岔村岩头水库旅游休闲区、秋峒村的“新丰佛手瓜”基地、茶峒村的高山茶观光休闲基地等“六点”的总体规划。并以此为依托,融合新丰现有温泉资源,推出以生态景观和温泉文化为主题的温泉养生休闲区。
三、旅游城镇化与农民返乡创业的互动机制
(一)旅游城镇化对农民返乡创业的支撑作用
根据创业理论,创业者创业行为受到自身特征、他人经验、创业环境等影响。自身特征是源于自身经历、受教育程度、家庭背景等,属于内在属性。他人经验与创业环境由于不受创业者所控制,属于外在属性[5]。旅游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依靠自身力量返乡创业农民屡见不鲜,这些先行创业者的创业路径为即将返乡创业的农民提供了决策参考。随着旅游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激发着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农民投入到返乡创业的实践当中[6]。
图1 农民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
创业机会作为创业活动的核心要素之一,同时也是实施创业行为活动的重要前提。然而,大部分在外务的工农民不满足于现状,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经历原始财富的积累后,更倾向于通过采取积极行动来改变现状[7]。随着旅游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为拥有一定文化程度,经历了外出闯荡磨练,掌握了某一行业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新型农民选择返乡创业提供了平台[8]。近年来,粤北地区农民返乡创业人员达近万人,开办企业3 000多家。粤北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举办返乡农民工专场招聘会30余场次,发布就业信息岗位4.6万个,10余万求职人员参加了现场招聘,有2.6万人与用工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
旅游城镇化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长年失修的水利设施得到了修复,乡村道路得以扩宽,农村面貌全然一新,农村的经济水平和社会文明的得到了同步发展。可以说,旅游城镇化为农民返乡创业创造了强有利条件。相关政府为了吸引农民返乡创业,出台了许多简化行政手续、减免企业相关费用、提供金融优惠等相关措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返乡创业的成功率,还为创业者提供相应的创业培训和商业指导等服务,与当地高等院校开展“一对一”的帮扶试点工作,为返乡创业农民顺利开展创业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农民返乡创业对旅游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我国实施近4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城乡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了重新配置,众多农民虽然由此摆脱贫困,解决温饱,甚至走向小康。但由于城市安家成本高,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两栖人”队伍,致使我国农村社会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村舍垃圾遍地、乡村学校撤并。目前,农村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上人口还不到40%,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超过6 000万人,留守老人接近5 000万人;超过3亿农民由于生活垃圾的污染喝不上干净水。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指出2000-2010年农村中小学减少了一半多。
农民返回家乡开办企业,在不断增加自身经济收入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家乡公共设施的建设,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随着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回归,矛盾和问题随即得以改善。农民返乡开办企业同时也有效地增加了乡村财政,村舍垃圾遍地、公共设施的建设也随之得到改善。农民返乡创业的系列效应助推了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前进步伐。
本土文化和生态资源的保护,离不开当地农民。在旅游城镇化建设的地区,农民返乡创业着眼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本地农民源于对自身文化的充分了解,将那些原本看来平淡无奇的景致和传统技术(工艺)予以传承,这时本地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得以拓展[9]。典型案例: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返乡创业农民针对具有浓厚的瑶族文化特征的瑶绣,开办了瑶绣文化公司,使得这一精美的手工工艺得到了有效传承,同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开设了瑶绣培训基地,建立了乳源瑶绣协会,发展会员超过500人。借助瑶绣这一文化“瑰宝”的辐射力,极具韶关特色的采茶戏、客家山歌,也不断吸引着外地游客慕名而来。
旅游城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城镇化方式,通过整合地区旅游资源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链,农民返乡创办企业使得这一极具特色的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10]。第一,农民返乡创业增强了欠发达地区的产业集聚的能力,这一种产业集聚力成为了旅游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第二,农民返乡创业有效带动人力、财力和技术等社会要素流动,进一步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兴起,人口也得到了进一步集中。以创办企业为中心,辐射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也得到了不断健全,进而推动了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第三,农民返乡创业传播了城市文明。从发达的现代城市返回家乡创业的农民,带回了现代城市文明的气息,带回了先进的管理技术,更带回了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这一些创业者,凭借自身的个人魅力,能够将自身经历和自身技术传播给当地群众,更注重科技文化知识学习,注重子女教育培养,推动了传统农村社会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政治、科技文明的跃迁。
旅游城镇化进程改善了农民返乡创业环境,强化了“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返乡创业意愿。同时,农民返乡创业改善了乡村面貌,促使农村恢复了生机,也推动了旅游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1]李清娟.产业发展与城市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侯兵,黄震方,徐海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调控对策——基于旅游影响的分析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9):71-78.
[3]孙九霞.以可持续旅游统筹城乡:城乡间平等“互哺”[J].旅游学刊,2011(12):9-10.
[4]陆林,葛敬炳.旅游城市化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研究,2006(4):741-750.
[5]宋子千.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乡村旅游的发展[J].旅游学刊,2011(12):8-9.
[6]王伟武,薛瑾,周旭东.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居民点整治的规划协调对策研究——湖州市白鹭谷案例[J].浙江大学学报,2008(2):229-235.
[7]罗剑朝,李毅.返乡农民工创业与就业指导[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15-38.
[8]庄晋财,孙华平.农民工创业的就业创造效应实证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15(1): 55-63.
[9]李红侠.农民工返乡创业引领效应研究——基于安徽省的调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4(3):71-74.
[10]张改清.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行为与效应的代际差异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1(9):94-97.
Study on Interaction Mechanis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nd Farmer Entrepreneurship: A Case Study of Guangdong YueBei Area
LI Li-qu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urban tourism in Guangdong YueBei less developed areas, the paper present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and farmer entrepreneurship. The research result show that farmer’s entrepreneurship obtain strong support under the process of the tourism urbanization, conversely home busines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ourism urbanization, which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the encourage policy of farmers to return home busines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tourism urbanization, farmers return to entrepreneurship, internal mechanism, less developed areas
F590
A
1007-5348(2017)01-0088-04
(责任编辑:明 远)
2016-10-1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旅游城镇化进程中广东欠发达地区农民返乡创业的驱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GD15CGL08);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数据驱动下地方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变革维度与实现路径研究——以韶关为例”(J2016019)
李丽群(1978-),女,江西兴国人,韶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农民创业与城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