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2017-06-05汤哲声
汤哲声
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汤哲声
主持人语:时至今日,作为一种类型文学,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已然成为一种现象—既是市场的宠儿,又备受研究者关注;既关注每个个体的阅读感受,又承载了宏大叙事的历史使命;既关注叙事的节奏,又寻找故事之后的哲学思辨。随着刘慈欣、郝景芳在“雨果奖”中连获殊荣,中国科幻小说日益受到全世界瞩目,从主题、叙事、题材、美学风格、哲学思辨等多个层面受到研究者的全方位关注。如果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中国科幻小说创作迅速成长的十年,那么,进入第二个十年,中国科幻小说研究迅速跟进,国内外学者多维度、多视角的阐释解读,媒体的合力运作,创作者与读者、研究者的互动与对话,将中国科幻小说送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为中国科幻更为广阔的创作前景奠定了现实基础。
本期四篇科幻小说研究文章对如上一些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呈现。作为大众文学中的小众文类,科幻小说的独特性显而易见—市场的青睐、叙事节奏的控制与精英叙事立场并存,使其在雅俗文学研究界都备受关注。西北大学冯鸽教授以王晋康的《生死平衡》为研究文本,从科技的反思、人类命运的探讨、先锋叙事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对中国科幻小说精英叙事特质进行了梳理。全文重在呈现科幻小说并不通俗的文学意义,对当代科幻小说的话语方式、叙事规约、哲理思考、创作得失和发展趋势等从整体上予以观照,预见了中国科幻小说这一文类更为宽广的发展前景。作为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相比于刘慈欣,对王晋康的研究目前相对薄弱,文章以小窥大,对王晋康小说及其思想和叙事方式都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观照中国科幻小说创作中的多个问题,很多观点有创新性,对推动王晋康小说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接下来的三篇文章,都是对刘慈欣作品的文本细读。崔慧的《刘慈欣〈三体〉对〈2001:太空漫游〉的借鉴与发展》一文,从叙事学角度,对隐含的进化史的共同背景、外形文明的形象塑造、科技元素三个方面,将《三体》对《2001:太空漫游》的借鉴和发展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和呈现。刘慈欣与阿瑟·克拉克的关系或者说阿瑟·克拉克对刘慈欣的影响,国内已有成果。相较以往研究,本文从二者之间的叙事策略和传承关系中寻找刘慈欣被称为“中国的阿瑟·克拉克”的深层原因,在比较中指出刘慈欣《三体》原创性的不足,直击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创作问题,客观公允,视角敏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薛钦文博士和中国科普研究所的王玥博士分别对刘慈欣的《赡养人类》和《时间移民》进行了文本解读。薛钦文认为,《赡养人类》是刘慈欣对自我以往创作范式的突破,将现实与科幻紧密结合,在人物塑造、理论构想和叙事手法的运用上,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但实验的代价是科幻性和个人创作特色的弱化。与《赡养上帝》相比,《赡养人类》聚焦物欲横流的现代都市,通过对私有制的极端假设,将刘慈欣对科技、伦理与人类命运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予以分析和呈现。《时间移民》虽是短篇,却是刘慈欣对人类文明兴衰存亡之可能性的一种推演,是刘慈欣为人类构筑的“入世”亦“出世”的寻家之旅,“入世”是刘慈欣对秉承进化论的人类命运的最终预设,而“出世”则是绝境之中人类求生的解决之道,最终人类终于乘着时间列车回到起点,找到了最初的“家园”。《时间移民》站在“宏观宇宙”的高度,抛弃了主流文学永恒的“人学”法则,对人类未来命运进行了一次深刻而冷静的解剖。两篇文章均在细读中见亮色,但若能将作品置于刘慈欣全部创作体系或者在比较的视野下进行观照,应该会有更多精彩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