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体会

2017-06-05刘锦峰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教学体会互联网+互联网

刘锦峰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实践与理论脱节、内容单一、缺乏货源与资金,等等。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体会

一、“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利用互联网平台,人们创造出了新的世界,互联网创新成果已经在各个领域、行业中普及。“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经济形态进行创新,并将这一理念融入社会中。对于电子商务教学而言,“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以湖南外贸职业学院为例,我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等专业中,都设置了电子商务课程,课程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无论是电子商务的交易理念,还是实施形式,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对医疗、金融、民生、交通、教育领域的影响愈加深刻。另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也得到了推广与使用。“电子商务”是一门对创新、实践要求都非常高的课程。尤其是实践板块,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思维,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此,教师需要营造真实的情境,利用移动电子商务、O2O模式、C2C电商平台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电子商务教学还面临一系列的困境,比如实践与理论脱节、内容单一、缺乏货源与资金等,需要教师进行创新与改革。

二、“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体会

为了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我院引入了电商平台,可以实现C2C、B2B、B2C、B2M、B2A、C2A等环境的构建。其中,C2C平台无疑与学生的联系最为密切。在C2C平台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淘宝网,其注册用户数量超过5亿。淘宝网的业务非常广泛,有市场推广、网络运营、商品销售、网络编辑等。利用淘宝网进行实践,可以拓展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根据淘宝网的营销模式,具体实践模块如下图所示:

根据业务模块特点,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设真实的网店,每组安排6~7人。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来选择任务,分别负责网店的统筹、美工、店铺维护等,并邀请其他同学扮演消费者的角色,参与店铺的购买行为,最后客观地给出评价,说明好评、中评和差评的理由。

在操作流程上,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了解淘宝网的经营情况,选择商品开设一个店铺,由学校提供货物来源。学生根据操作流程开设店铺,由小组成员商讨完成入库、修改、美化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讲解国家对电子商务的法律要求。

其次,进入网店营销环节,这也是电子商务操作的核心,在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淘宝网对店铺的营销方式也提出了新要求。學生可以利用淘宝论坛、微博、微信等进行推广,提高网店流量,这样既可以增加盈利,也可以提升参与的积极性。目前,淘宝店铺的推广方式非常多,各个小组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进行合理的选择。

再次,加强财务管理,开设店铺的初衷是为了盈利,目前,支付宝已经具备十分完善的功能。通过学习支付宝的操作,学生可以了解电子银行、数字证书的相关概念及安全措施,学习个人支付的相关知识,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学好电子商务,对其以后的发展也十分有益。

最后,学习淘宝网的物流与售后知识。教师要求学生了解本地各个快递公司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性价比最高或者效率最高的快递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完成发货;交易完成后,引导客户给出正面评价。考核指标由综合评估、实践过程评估与实践效果的评估组成,分别占总成绩的40%、30%、30%。综合评估主要考查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出勤率、学习态度,实践过程评估主要考查网店的运营情况,实践效果评估则主要考查网店的交易情况。“互联网+电商平台”式实践教学法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有效措施。

三、总结

“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革。对于电子商务教学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应积极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挑战,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理念,拓展网络资源,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侯威,白彦.高职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2]鞠媛媛.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实施慕课教学探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5).

猜你喜欢

教学体会互联网+互联网
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点教学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改革体会
讲究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职“生物药物检测技术”课程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