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初探
2017-06-05侯继虎刘应文
◎侯继虎 刘应文
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初探
◎侯继虎 刘应文
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针对粮食生产过程质量管控极其困难和粮食 “三品一标”产品标准公信力严重缺乏等诸问题,基于湖北省粮农谷农联社生产经营新型 “放心粮”的实践,突破传统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尝试建立一种新型的粮食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的全产业链新模式——“放心粮”经营模式。此模式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了粮食供给的质量。
农业供给侧改革 粮食质量安全 放心粮 经营模式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目前,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实践中,耕地和水资源都可能出现工业污染,对我国粮食的质量安全构成了较大挑战;同时,农户在粮食种植过程中,片面追求粮食产量,不科学的使用农药和化肥,这些因素都导致较大的粮食质量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曾多次提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一直没有建成。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的系统化与理论化研究,对指导全国粮食生产经营、农业领域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促进农业市场化与现代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新型 “放心粮”的三准则:合格、合规和溯源
所谓 “合格”。指粮食生产所采用的所有农资(种子、农药、肥料)全部要达到或高于国家标准,同时保证作业区水系也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要求,土壤无重金属和残留超标。
所谓 “合规”。指农产品生产全过程采用的农艺流程 (例如植保)、工艺流程 (例如工厂化育秧,大米加工)、以及管理流程 (例如仓储管理,销售管理),全部符合国家、行业、企业的相关规范规定。
所谓 “溯源”。是指所有参与农产品生产的各行为主体 (包括农资商,粮农,仓储商、加工商,经销商等)的质量责任得到标识,并能始终保全这些标识和可以溯源追责。
二、实践案例
在目前的粮食市场中,由于稻谷、大米产品的标准管控、事后问责等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存在诸多弊端,导致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的困境——最终形成了生产者 “做不到”、粮食监管者 “管不了”、粮食消费者 “伤不起”的尴尬局面。针对此困境局面,湖北粮农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 (简称联合社)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供应新型 “放心粮”为最终目标,经过四年来的艰苦探索和经营实践,联合社目前已初具规模,颇见成效。
联合社建有湖北省江汉平原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示范展示区,该示范展示区位于湖北省监利县汪桥镇严场村一组,核心示范展示区占地150亩,自营稻田1125亩,辐射周边农户近万亩。该项目展示区的水稻种植类业态,主要包括再生稻 (也称野生稻)、虾稻连作生态稻、黑籼稻、黄花粘,以及其他优质特色水稻种植。四年来,联合社在领办大型育秧工厂、土地集约化流转以及全程机械化作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创新,并初步探索出了新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联合社取得的初步成果具体包括:首先,在粮食生产方面,粮农谷农联社已开发并规模化生产出无农药野生稻、黑籼米、黄花粘、生态稻米等优质“放心”稻米;其次,在质量标识方面,建立了水稻生产、供应全过程质量标识可回溯的 “四体”机制;第三,在质量监管方面,实行农业订单化,建立了生产者——消费者反馈种粮信息、监督粮食安全的自治模式,使政府之监管从 “全能监管”回归至 “裁判监管”,降低了监管成本,并提高了监管效率。
三、模式呈现
(一) “四体”机制
本创新模式突破对粮食安全笼统地分析,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粮食质量安全这一中心命题展开,突破 “自上而下”的传统的粮食生产经营模式,尝试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市场为主导,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生产供给出令消费者真正放心的粮食,并设计出我国粮食质量安全的机制体系,为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思路借鉴,使我国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 “从农田到餐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法真正的落地和实施起来。
1.组建新型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联盟体系。以市场订单为指引,联合百亩以上农田经营权的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质可靠的农资供应商,严格管控加工质量的米厂 (含烘干和标识仓储),共同组成新型的粮食生产经营主体联盟体系,使粮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所有工序受控。
2.粮食生产的每道工序实现工业化、机械化标准流程管理体系。粮食生产的工业化、机械化标准作业流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集中育秧供苗工厂化、种植作业全程机械化以及稻谷收储和大米加工标准化,这个管理体系对生产 “放心粮”的核心要素——“合格”和 “合规”进行全方位管控。
3.粮食质量真正可回溯的质量标识体系。可回溯的质量标识简称 “溯源”,是指所有参与粮食生产的各行为主体的质量责任得到标识,并始终保全这些标识和能够溯源追责。 “溯源”是 “放心粮”生产的质量责任能够得到问责追责的基础,这个关键环节的实施,使得粮食生产各行为主体的质量责任一目了然,由此贯穿始终地督导所有行为主体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守法经营、按章经营。以100亩产粮50吨为一个独立的分隔收储和加工批次,通过粮食 “不落地”收割烘干,以及独立的分隔收储和加工,保全了水稻种植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质量可回溯跟踪标识,彻底改变收储和加工 “高度混杂”无法回溯到农资供应责任主体和稻谷种植责任主体的局面。在这个 “溯源”体系中,粮库和米厂不再是粮食质量安全的追责终点。
4.减少中间环节的粮食营销体系。针对联合社粮农稻米销售的市场特点,目前可以构建两种销售途径:一是依托有影响的门店销售;二是建立专业化电商。这些方式尽量杜绝中间环节,既降低了销售成本,又防止了中间环节可能造成的人为质量 “污染”。
(二)三大模块:生产环节、质量溯源体系、政府监管与产业配套
1.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是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核心内容。生产环节可分产前、产中以及产后三个阶段。产前环节包括生产要素的采购和分配,生产要素以农资、水系、农机、劳动者、土地、资金以及农艺技术等为主,在分配环节,形成农资的 “联购分供”模式。产中环节包括种植作业的管理、种植植保管理、收割与仓储加工等,都严格执行不混杂标识记录并保全前面所有农序、工序形成的质量标识。产后环节主要是营销管理及种植订单信息反馈。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示范展示区项目进行的规模化种粮生产经营,使得用市场销售订单指导粮食种植计划的“以销定产”式规模化订单农业真正成为可能。
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
2.质量溯源体系。质量溯源体系是生产经营环节的重要创新。目前,各类现行的种粮经营体系模式因为收储和加工环节不得不高度混杂等原因而做不到真正的溯源。本文打造的新型 “放心粮”模式探索出了真正的质量标识溯源体系,使粮食质量责任落到实处。这一质量溯源体系针对一定规模化经营的粮农采取二维码数据库技术,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质量数据采集标识的手段;并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互通,可使消费者在 “放心粮”公众信息平台上随时查阅粮食生产每道农序、工序的质量记录信息。而且,这一溯源体系又可将消费者的建议和改善信息反馈给生产者,这些信息作为当年经验,可作为下年粮食种植计划的预判起点。据此,通过此溯源体系,种粮经营产业链就不再是一条脆弱的直线,而是闭环式螺旋上升的稳健生态系统。
3.政府监管与产业配套。粮食生产经营需要政府部门共同参与,并由政府主导,制定相关的行业管控标准。新型 “放心粮”的生产经营模式打造出了生产者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与生产者——消费者监管质量的自治式溯源模式,这一模式降低了政府监管的成本,使政府监管从 “全能监管”的难状态回归到 “裁判监管”的效率状态,并使政府之监管从 “管制”职能发展到 “监管——服务”的综合职能。在 “监管——服务”的综合职能中,政府可针对粮食生产全产业链展开顶层制度设计,对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进行宏观指导。这一过程是通过农业资产融资 (包括评估)体系的配套 (农业资产评估的社会化体系、农业相关资产融资的制度配套等)、生产者技能的培训等手段,保证种粮经营体系的规模化扩大再生产。
结语
新型 “放心粮”经营体系应该由生产种植系统、质量追溯系统、政府监管系统、相关产业配套系统等子系统构成,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现代化目标和市场化目标的实现还需要社会整体的协调推进。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系统化、理论研究将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思路对策与路径选择。
[1]Nonhebel S.Global food supply and the impacts of increased use of biofuels.Energy,2012,37 (8).
[2]Food Security:Concepts and Measurement(21).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Department,11 Apr.2000 Web.21 May 2015.
[3]Wei,Xing,et al."Is Yield Increase Sufficient To Achieve Food Security In China?" Plos ONE 10.2(2015). Academic Search Complete.Web.27Mar.2015.
[4]陈锡文.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J].农村工作通讯,2016(5):28.
[5]温铁军.粮食金融化挑战中国粮食安全 [J].农村工作通讯,2015(4):36.
[6]胡鞍钢.粮食安全 “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 [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58-167.
[7]王洋、余志刚.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粮食加工产业链整合与优化——基于粮食主产区四省七县的实地调查[J].学习与探索,2016(3):93-96.
[8]刘俊.以 “三个发力”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J].中国粮食经济,2016(9):22-24.
[9]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 [J].改革,2016(2):104-115.
[10]于法稳.生态农业: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 [J].企业经济,2016(4):22-25.
[11]姜长云、杜志雄.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1):1-11.
(作者单位分别为:淮阴工学院 苏北发展研究院)
侯继虎 (1974—),男,淮阴工学院副教授,苏北发展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应文 (1972-),男,湖北粮农谷农联社董事长。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苏北发展研究院2016年度应用研究重点课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型 ‘放心粮’经营模式研究”,课题编号:SFY16A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