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放歌
2017-06-05
一提起内蒙古,怎能不想到大草原;要讲内蒙古的故事,怎能不讲一讲草的故事。
有人说,草原是陆地上的海洋。那么,横亘中国正北方、总面积88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草原,就是中国陆地上第一宽广、第一浩瀚的绿色海洋。
草原是无私的,她是千万牧民的命根子,草好,牲畜就好,牲畜好,牧民的日子就好。草原也是脆弱的,土层往往只有薄薄的一层,天旱了,草秃了,沙就来了。草原是多情的,人称“舞的故乡,歌的海洋”,但也有无情的时候,一旦遭到破坏,沙就肆虐起来,大风起时,沙尘直扑京津。
草原,草原,“草”字当头。内蒙古有着太多草的故事,这些故事,关乎陆地海洋的“生态梦”,关乎草原儿女的生计,关乎祖国北疆生态屏障的安全。草原生生不息,故事永无尽头……
给草原放假
“苍天啊/整年不雨/美丽富饶的故乡/干旱又来袭/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黄色的风啊/不住地吹起/可怜我的畜群啊……”
这首由蒙古族歌手腾格尔创作并演唱的《又是大旱年》,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唱的是西部大开发前草原生态日趋恶化带给牧民们的苦涩与无奈:那些年,多少牧民眼看着自家草场从没过膝盖的浓绿,退化成不及脚面的星星点点,风灾沙灾黑灾白灾一年比一年频繁,畜群在天灾面前如冰雪消融般萎缩。人们说,草原病了,得的是生态病。
以“生态第一”为号召的西部大开发催生出生态意识的觉醒:再好的草场,也经不住无止境的增畜和一年三季的反复啃食,退牧还草势在必行。禁牧,休牧,轮牧,圈养,结束传统游牧的塞外草原推出一项项改革,现代牧民领悟到:只有给草场放个假,让它喘口休养生息的气,草原才会有为人造福的后劲。
既要减少天然草原超载过牧、恢复草原生态环境,又要逐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牧民的生活水平不受影响,这是人们一直谋求的草畜平衡点。
2016年秋季,随着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发布,内蒙古大草原开始又一个为期5年的“带薪休假”。
生活在阿巴嘎旗查干淖爾镇的牧民朝格,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高兴了好几天。按照新一轮的政策,有着1万亩草场的他家,只要根据政策规定的头数放牧牛羊,每年就会得到约2.5万元的草畜平衡奖励金,5年下来就是12.5万元。在全区,像这样享受补奖政策的草场达10.2亿亩,约占全区草场总面积的77%。
补奖政策给牧民带来了什么?从西乌旗浩勒图高勒镇牧民白乙拉的亲身经历中可见一斑。2011年第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启动时,她家有1000多只羊,按照当时核准的载畜量,要减少到400只才能享受补助。“虽说减少羊的数量可以拿补贴,但我还是不乐意。后来草场恶化,牛羊没草吃,不得不走场,我才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尝试着改变。”她说。经过第一轮5年补奖政策的实施,白乙拉家草场的生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每年夏天,草场的草又高又密,时不时还能见到野兔和田鼠。去年因为天旱,草场只打了400捆牧草,不得不买草补充过冬草料,但按今年的市场价算,至少省了8800元买草钱。如今,白乙拉家的羊是减少了,但质量上去了。她说,自己正琢磨着减羊增牛,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保护草原。
经过5年不折不扣的政策落实和资金投入,到第一轮补奖政策结束时,内蒙古草原生态恢复速度明显加快,草原平均植被盖度达到44%,比政策实施前提高了7个百分点。农牧民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490元,比政策实施前提高了6000多元。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让草原绿了,也让牧民富了。内蒙古草原迎来了生态修复的新时期,走出了一条草原生态修复和牧区民生改善的双赢之路。
“草都”兴产业
2014年,第三届中国草业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在这次围绕“草”展开的大会上,与会专家指出:随着近些年动物性食品在中国人饮食结构中的比重上升,饲草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
说到草产业,不能不说被中国畜牧业协会授予“中国草都”称号的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这是目前全国紫花苜蓿集中连片种植规模最大,机械化、科技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说起来,种植紫花苜蓿是被逼出来的选择。阿鲁科尔沁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西缘,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多年前,全旗90%以上草场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或沙化现象。牧民生活困难了,禁牧也就相应变得更难实施,深陷草畜矛盾困扰的人们开始探索:在草畜平衡的天平上,在“减畜”的同时,还可以选择“增草”。
2008年5月,该旗第一个节水紫花苜蓿项目试种成功,引发了一场在沙化退化草原上集中连片种植优质牧草的“绿色风暴”。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旗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到107万亩,并由单纯种植紫花苜蓿过渡到紫花苜蓿、燕麦草轮种。
4月中旬,记者走访了阿鲁科尔沁旗绍根镇草产业核心区。塞外依然春寒料峭,驱车将要驶入核心区时,满眼枯草,裸露的黄沙漫上柏油路。“种紫花苜蓿之前,这一带全是这样的沙化草地,植被盖度不到10%。”旗草业办负责人介绍道,“但种了紫花苜蓿之后,植被盖度能恢复到90%以上。”果不其然,继续向前行驶,路边的杂草密了起来,渐渐盖满地面。待进入核心区,就看到一台又一台大型喷灌机,300多米的钢铁长臂缓慢旋转,浇灌的区域是一个占地上千亩的巨大圆圈。大圆圈里泛着浅浅的绿,走近看,一株株幼草露出头角。
现在来的不是时候,等到草原最美的季节,紫花苜蓿最高能没过人的胸口。看卫星地图,绿色的圆圈一个挨着一个,有深绿的,那是牧草已经长成;有浅绿的,那是牧草刚收割完。当地干部说,等旗里的支线机场通航了,游客就能在蓝天上亲眼欣赏到这壮观的一幕了。
紫花苜蓿号称“牧草之王”,每年可以收割三茬,亩产达1000公斤以上,是当地天然牧场产草量的二十几倍。在阿鲁科尔沁旗,牧草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唱主角的始终是各种农机:割草机轰鸣着,—簇簇的草整齐划—地卧倒了;搂草机用它那巨大的“手”把草搂成草垄;打捆机骑在草垄上,把草垄变成压缩饼干似的草块,均匀地抛在地上。每个草捆重达300至500公斤,对牧民而言,那就是金砖,是咔咔响的票子。
在阿鲁科尔沁旗,种草“种”出了一条涵盖牧草种植、牧草加工、种子研发、规模化养殖、主题旅游观光的全产业链。
对现代化规模化养殖而言,最优的选择是“逐饲而居”。道理很简单:运输饲料的成本总是高于运输畜产品。“中国草都”的金字招牌,不仅吸引了一批国内外草产业龙头企业落户,也吸引来奶牛、奶山羊、肉牛、肉驴等养殖和加工项目,形成“种、养、加”一条龙的绿色循环产业链条。未来,牧草产业发展会给内蒙古带来无限可能。
蒙草合地情
在呼和浩特大青山前坡,有一片占地1万多亩的人工草地。这是一片既古老又年轻的草原。说她古老,是因为古时候这里曾是敕勒川的一部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传颂千年的《敕勒歌》,咏叹着她的大美。说她年轻,是因为她现在的生态,是自2012年以来,经一家名叫“蒙草”的公司之手,才得以修复如初。
的确,有那么一段时间,这儿曾经失去了原有的风采。被修复之前,这里已经变得砾石裸露、沟壑满目。现在不一样了,成片的草在风中搖曳,置身其中,像走进风吹的麦浪。不仅有草,马莲、桔梗、二色补血草、五彩石竹等地被植物,更让这里一年中三季都有花。
蒙草公司2012年接手项目,短短几年修复万亩草原,其中的秘诀何在?公司董事长王召明一语中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种下当地原本有的植物。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植物。把当地曾经的野生乡土植物收集起来,选育、驯化,做好物种搭配,将生态系统恢复成近似原始环境的面貌,这就是蒙草的生态修复理念。王召明说:“生态修复这种事儿,哪个专家说了都不算,大自然说的才算。”
呼和塔拉万亩草原生态恢复项目的成功,坚定了蒙草造花海、建草原、绿大漠、秀山川的决心和信心。在乌拉盖退化草地,在阿拉善荒漠,在科尔沁沙地,在内蒙古越来越多的地方,一株株草木被蒙草人栽回到它们的“故土”,越来越多的荒凉之地正在蒙草人手中改变着模样。
内蒙古大草原上的原生植物有2000多种,截至目前,公司已广泛收集1700余种种质资源,并已驯化繁育其中的160余种,成为名副其实的“小草诺亚方舟”。公司近年来开发的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更是让生态修复有了科学依据。在这个平台上,只要在屏幕上锁定一个经纬度,当地的土壤、气候等数据,还有适宜该地生长的植物,都会一目了然地出现在人们眼前。一位蒙草员工介绍道:“在自治区范围内基本可以实现‘傻瓜式的生态修复操作,比如某地需要修复,在数据库中查出当地的草种,由种质资源库发货,那边收到后一种就可以了。”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称蒙草公司是一个“顺国情、合地情”的企业。
“给蒙草三年时间,让生态回到百年前!”这是蒙草人的宣言。我们从中看到了希望。内蒙古大草原有着漫长的历史,也将有长远的未来。我们曾见证她的生态破坏,而今正在见证着她的生态恢复。破坏与恢复的草原生态故事,给人的启示是悠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