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草地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17-06-05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5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5年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成,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是我国第一个草地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内蒙古大草原在保持水土、防風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紧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步伐,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牧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修复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累计投入资金387亿元,实现生态建设规模2亿亩;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助政策,投入资金180亿元,将10.1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保护范围;积极推进六大重点区域绿化工程,投入资金478亿元,完成绿化面积615万亩。
作为祖国北部边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追逐绿色的征程上,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生态环境出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