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017-06-05李晶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创新

李晶

摘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经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高校必须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一种新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本文研究了当前高校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培养途径。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任务,而深化高等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湖北省属高校不断推进和重视这一领域的探索改革,注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取得了较好效果,为培养应用型经管人才摸索总结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办学路子。

一、创新精神提出的时代背景及其重要意义

创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希望,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壮大,永远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在我国逐步形成了“数字经济”“知识经济”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着力培养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人生价值。而作为人才输送主阵地的高等院校及其每一位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神圣职责,因此,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的必须有机统一,必须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增强,要从对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入手,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和办学意义。

1.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改革规划

(1)重视校内实践教学环境建设

提高实验设备、软件利用和实验开足率,增加实验室向学生开放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在实验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加强综合性、针对性、创新性实验,完善构建校内立体型实践教学体系。

(2)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科学配置实践教学教师团队,重点研究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及实踐教学环境的布局,与企业密切合作落实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授课、学生顶岗实习等形式,丰富学生职业岗位体验经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建立教师定期参加实训的机制,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目前我校经济系已与湖北三环集团、二汽汽车产业基地、银河证券、襄阳万达等当地大型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合作关系,并取得良好效果。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展示专业技能,加深对职业的了解,确认个人喜欢或擅长的专业,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师资配置

目前,湖北文理学院经济系已形成了以教授为学科带头人、主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的教学骨干队伍,职称、学历、年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是一支理论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团队现共有教师14人,其中课程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各1名,中青年骨干教师12名,聘请校外专家6名;团队中博士4名,研究生9名;注册会计师1名,经济师3名,咨询师2名;教师平均年龄39岁,结构稳定合理。

3.注重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必须做到与理论教学相配合、与新的教学实验设备相适应、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组织编写与主教材相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安排好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毕业方案设计等工作。

要结合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大力推进电子教材建设,以适应日益普及的多媒体教学需要。电子教材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组合,具有较强的共享性,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给学生直观具体的感受。建立教材配套网站,争取80%左右的课程内容实现多媒体教学或网络辅助教学,如精品类课程等。为已采用电子教材的教师或学生提供网上资源服务,如在线学习、在线视频、在线作业、在线考试、在线答疑等。鼓励学生开展自学和自测,是课堂教学形式的补充和延续,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建立立体化教材,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立体化教材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帮助学生建构真实的学习环境,包括案例展示、模拟试题、社会热点问题分析、模拟交易、协商对话、共享资源等,真情实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做到学有所获。

4.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有机结合

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感。我校以全国各类学科实践竞赛为基础,在全校举行各类学科竞赛和培训,如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从业能力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大学生校园营销大赛等,不少参赛同学取得了较好成绩,个人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了提高。在这些竞赛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施展才华,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成功中总结经验,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加强教学与科研互动研究,实现教学科研新成果。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开展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实用性相结合的高层次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立项。做出重点学术论著出版和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的奖励计划标准,扩大研究范围,提高研究层次,在研究内容与水平上都要有新的突破,扩大对外影响;按照实践教师团队研究专项及特长下达教科研任务。

5.大力推动翻转课堂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翻转课堂的实践让我认识到,传统课堂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即由过去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的课堂模式。在新型课堂关系中,教师是帮助学生获取问题答案和提升个人能力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的学习不再完全依赖教师,而更多的是自主学习。同学之间不仅有竞争,还有合作与互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实现了学习目标,还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

钱学森说过:“人云亦云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主要的就是创新。”钱老强调的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最主要的就是要激发学生自身的需求和热情,只有在学生的自觉性和参与度非常高的学习活动中,才能实现培养目标,而单向的课堂灌输是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翻转课堂的出现与实践,正在给我国教育行业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未来的课堂上学生一定是处于主动地位的。今天我们拥有很多好的技术,对学校和教师来说这些技术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工具,是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推力。

参考文献:

[1]王兵,吴书安,王欣,邵红才.校企双主体实践教学模式及保障机制研究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3(12).

[2]孙佳.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教师团队的构建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4).

[3]钱培怡.探索实践教学模式搭建创新教学新平台[J].实验室科学,2014,4(17):145-147.

[4]席新明,朱瑞祥,贺喜莹.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化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4-85.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创新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议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