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评价
2017-06-05郑敏
郑 敏
(山东省汶上县人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2500)
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评价
郑 敏
(山东省汶上县人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2500)
目的探讨和评价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系统性的回顾这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的B超术前检查,并进行术后的病理切片诊断分析。统计和计算应用B超在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疾病的灵敏度、阴阳检出率、特异性等指标,并与未转移的腋窝淋巴结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经过B超检测诊断后有59例确诊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占总体的73.6%。而均经过病理切片诊断下,有62例确诊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占总体的77.5%。其中,与未转移的腋窝淋巴结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比较可知,不论从内部回声,还是血流动力等多方面考虑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结论临床针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采用B超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在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影像学表现较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存在较大差异性,为乳腺癌的转移确诊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B超;应用价值
乳腺癌是全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且乳腺癌发病率日趋上升,成为威胁女性群体生命质量的首要杀手[1]。不仅危害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诸多的麻烦。笔者根据目前临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现状,系统性的回顾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的B超术前检查,并进行术后的病理切片诊断分析。探讨和评价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详细见以下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的年龄在22~50岁,平均年龄在31.8±1.1岁。患者的体重在50.4~74.9Kg,平均体重在62.6±1.4Kg。癌灶直径在9~45 mm,平均癌灶直径为25.7±1.3 mm。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灶大小等一般临床指标可知,具备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系统性的回顾这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的B超术前检查,并进行术后的病理切片诊断分析。统计和计算应用B超在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疾病的灵敏度、阴阳检出率、特异性等指标,并与未转移的腋窝淋巴结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标准
本文所有记录和统计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分析后的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形式。数据间的计量资料应用t值来表示,而计数资料采用χ值2进行查验。差别存在,P<0.05。
2 结果
2.1 诊断有效率
结果显示,经过B超检测诊断后有59例确诊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占总体的73.6%。而均经过病理切片诊断下,有62例确诊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占总体的77.5%。见表1。
2.2 超声影像学表现
其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在超声影像下表现为类圆形或者串珠状形态,计算淋巴结的横纵比为4∶1。且大部分的淋巴结表现为皮质异常增厚增宽,且腋窝下的内部回声不均匀,表现为混合回声。血流动力学分析可知,淋巴结的血供相对丰富,且明显的加快,可出现部分静脉受到压迫的现状。而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淋巴形态呈现椭圆形,且横纵比为8∶1。淋巴结中为出现皮质增厚的现象,髓质的形态明显缩小。淋巴内部回声均匀,且血供相对缓慢,检测的回波信号较弱,主要呈现中央型的血流分布,并没有明显的静脉受到压迫征象。与未转移的腋窝淋巴结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比较可知,不论从内部回声,还是血流动力等多方面考虑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表1 诊断有效率[n(%)]
3 讨论
乳腺癌一旦出现淋巴结转移,会明显影响患者的临床分期、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3]。因此,及时的监测患者腋下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在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是判断转移的可靠方案,但是对患者创伤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4]。本文结果显示,经过B超检测诊断后有59例确诊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占总体的73.6%。而均经过病理切片诊断下,有62例确诊为腋窝淋巴结转移,占总体的77.5%。其中,与未转移的腋窝淋巴结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比较可知,不论从内部回声,还是血流动力等多方面考虑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临床针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采用B超有着较好的临床价值,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且影像学表现较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存在较大差异性,为乳腺癌的转移确诊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1] 郑明君.探讨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31(6):109-110.
[2] 林 盈,薛恩生,林礼务,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09,6(1):59-61.
[3] 蒋 军.PET-CT、临床触诊与B超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作用评价[J].现代医院,2008,8(4):67-68.
[4] 王绍东.B型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探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5):632-634.
本文编辑:罗 兰
R736.8
B
ISSN.2095-8242.2017.01.06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