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疗法对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干预作用※

2017-06-05柯生海汪燕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降脂药辛伐他汀血脂

柯生海 汪燕燕

穴位埋线疗法对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的干预作用※

柯生海 汪燕燕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银川750001)

目的应用穴位埋线疗法联合降脂药干预治疗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单纯降脂药组进行疗效对比,评价穴位埋线疗法联合降脂药对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干预作用。结果应用穴位埋线疗法联合降脂药组,与单纯应用降脂药组,2组治疗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佳,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穴位埋线疗法联合降脂药治疗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与单纯降脂药组相比,穴位埋线疗法联合降脂药组对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有更好的干预作用。

穴位埋线疗法;脑梗死;血脂异常;血脂水平;中风

血脂异常又称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指血中总胆固醇(TC)和/或三酰甘油(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大部分血脂异常患者虽然本身症状并不明显,但其心脑血管可逐渐硬化,最终会导致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近20年来,降血脂药物无论是在疗效还是在降低副作用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但目前多数降脂西药仍普遍存在着停药反跳、肝肾损害、横纹肌溶解等副作用。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经络腧穴理论的指导下,将医用羊肠线埋入相应穴位而产生一系列治疗效应的一种方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本研究应用穴位埋线疗法联合降脂药治疗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与单纯降脂药组进行疗效对比,评价穴位埋线疗法对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脂水平干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内科门诊、病房诊治的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基础治疗+穴位埋线+辛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其中治疗组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5.31±10.05)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1.74±8.16)岁,两组血脂异常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方面,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般情况经卡方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根据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选择颈内动脉系统脑血栓形成患者,主要诊断依据:①常于安静状态下起病;②大多数无明显头痛和呕吐;③发病可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④一般发病后天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⑤有颈内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⑥腰穿脑脊液不含血;⑦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

1.2.2 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以1995年卫生部《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标准:总胆固醇(TC)≥5.98 mmol/L,和/或三酰甘油(TG)≥2.2 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HDL-C)男性≤1.04 mmol/L,女性≤1.16 mmol/L。

1.3 纳入标准(1)①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为前循环梗死,检查排除颅内出血;(2)符合上述血脂异常诊断标准者;(3)年龄在30岁以上,70岁以下,男女均可;(4)无心、肝、肾等严重合并症;(5)两个月内未服用任何降脂药。

1.4 排除标准(1)年龄在30岁以下或70岁以上;(2)原发性高血压、心衰Ⅱ级以上、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3)怀孕妇女及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和检查者;(4)有心、肝、肾等严重合并症;(5)两个月内服用任何降脂药。

1.5 中止、剔除标准(1)未能完成疗程中途要求退出的受试者。(2)未能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执行的受试者。(3)临床研究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病情变化不能继续接受治疗的受试者。

1.6 治疗方法将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基础治疗+辛伐他汀;治疗组:基础治疗+穴位埋线法+辛伐他汀。

(1)基础治疗:饮食治疗:根据患者的BMI计算每天所需总热量,其中50%~60%由碳水化合物提供,20%~30%由蛋白质提供,其余由脂肪提供。运动治疗:患者可承受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均可。(2)穴位埋线法:取穴:丰隆、阴陵泉、足三里、脾俞、肾俞、中脘、曲池、合谷。操作:局部常规严格消毒,采用一次性9号埋线针,取3/0号羊肠线置入针管前端,快速进针约皮下0.5~1寸后,寻找针感,得气后缓缓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留置穴内。每2周埋线1次,每2周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3)辛伐他汀:服用辛伐他汀(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118),每次20 mg,每晚顿服,连服42天。

1.7 疗效评定

1.7.1 尼莫地平疗效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采用计分法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活动功能等主证进行综合评定。疗效评定采用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以百分数表示。基本痊愈为治疗后积分≥85%,显效为治疗后积分≥50%,有效为治疗后积分≥20%,无效为治疗后积分≤20%。

1.7.2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中医症状分级计分方法结合临床选取肢体麻木刺痛、头昏头晕、胸胁胀闷、肢冷畏寒、纳呆、困倦乏力等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的常见症状进行观察,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制定分级计分方法。临床痊愈为疗效指数(积分值降低)≥95%;显效为疗效指数(积分值降低)70%~95%;有效为疗效指数(积分值降低)30%~69%;无效为疗效指数(积分值降低)不足30%。其中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

1.7.3 血脂变化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TC、TG、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项血脂水平。

1.8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包,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2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进行统计描述,2组比较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进行统计描述,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的检验。

2 结果

2.1 尼莫地平疗效比较从表1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表1 2组疗效比较

2.2 中医症状总体疗效从表2可以看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状总体疗效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

表2 2组总体疗效比较

2.3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比较治疗2前组比较,各项血脂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各组与治疗前比较,2组TG、TC、LDL-C显著降低(P<0.05,P<0.01),HDL-C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C、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

3 讨论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中风是因脑脉瘀阻、气血逆乱或血溢于脑所致,以半身不遂、舌謇不语、肢体麻木、昏迷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疾病,主要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脑梗死属于后者,即缺血性中风。在我国,中风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且日益向低龄化发展。其并发症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2]。在后期大多数患者均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言语障碍、吞咽障碍、“三偏”、认知障碍、日常活动能力障碍以及大小便障碍等。

高脂血症(是指机体一种或几种脂类代谢失调致使其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成分出现明显异常。目前研究表明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还可导致胰腺炎、周围血管疾病、胆石症及高尿酸血症等,尤其与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及肥胖症等关系密切[3-4]。因此调节血脂于正常范围是预防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关键之一。

穴位埋线是通过穴位缓慢的剌激作用,延长吸收,使疗效更加巩固,同时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可使病灶部位血管新生,血流量增加,改善血液循环。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穴位埋线疗法能够显著降低脑梗死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脂水平(P<0.05,P<0.01),并在改善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中医症状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脑梗死伴高脂血症患者更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郑筱萸.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2002.

[2]吴兆苏,姚崇华,赵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3):236-239.

[3]赵水平,王钟林,陆宗良.临床血脂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李元梅,林敏霞,石玲俐.肥胖与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相关关系的调查[J].分析护理学杂志,2003,18(2):135-136.

Intervention Effect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on Serum Lipid Level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Dyslipidemia

KE Shenghai,WANG Yanyan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Rehabilitation,Yinchau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 750001,China)

ObjectiveThe application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blood lipid level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lipid-lowering drug intervention in treatmen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blood lipid effects were compared with simple lipid-lowering drug group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drugs on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blood lipid level of patients with dyslipidemia intervention.Results The application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drug group,and the simple application of lipid-lowering the medicine group,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bnormal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blood lipi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curative effect was better,and three ha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bnormal cerebral infarction lipid-lowering drugs combined with blood lipid was compared with simple lipid-lowering drugs,the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 combined with lipid-lowering drugs group on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dyslipidemia in patients has better intervention effect.

acupoint catgut embedding therapy;cerebral infarction;dyslipidemia;lipid levels;stroke

10.3969/j.issn.1672-2779.2017.10.046

1672-2779(2017)-10-0105-03

:张文娟本文校对:张秀英

2017-03-22)

宁夏医科大学面上科研项目【No.XM201354】

猜你喜欢

降脂药辛伐他汀血脂
勘误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降低血脂是持久战,没有捷径可走
你了解“血脂”吗
吃降脂药对“油”有要求
他汀类降脂药致肝损害的诊断研究进展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