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患儿腹泻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检验学研究

2017-06-05刘晓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1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抗原婴幼儿

王 丹 刘晓华 孙 赞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16)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患儿腹泻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检验学研究

王 丹1刘晓华1孙 赞2

(1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辽宁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辽宁 沈阳 110016)

目的研究分析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对腹泻患儿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本院2080份婴幼儿粪便样品中轮状病毒抗原。结果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患儿1260例,阳性率为60.6%。将6个月~2岁婴幼儿组与<6个月婴儿组、2~6岁幼儿三组作χ2检验,P<0.05及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6个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同一年龄组男女患儿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是诊断轮状病毒肠炎较敏感的方法,对临床诊断该病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粪便;病毒抗原检测;检测分析

轮状病毒(RV)是小儿急性胃肠炎,尤其是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因[1-2],常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严重危害患儿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了解腹泻患儿中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并探讨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采用轮状病毒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方法,对本院2080例临床诊断为秋冬季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本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急性腹泻患儿2080例,男1272例,女808例;门诊1244例,住院836例。年龄在1~6个月以下384例,6个月~2岁1400例,2~6岁256例。所有患儿血液分析各细胞总数基本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部分患儿有呕吐、脱水、发热等临床症状。病程<3 d 420例,3~7 d 1228例,7 d以上432例。

1.2 试剂和方法

1.2.1 试剂:试剂盒由深圳市惠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轮状病毒检测试条卡以双抗体夹心法为基础,采用免疫层析金标记技术,快速检测婴幼儿粪便中Rota Virus抗原。检测时一个抗体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NC)上,另一个抗体结合于胶体金颗粒表面,当粪便标本中含有Rota Virus抗原时,先与NC膜上面抗体结合,然后与金标记抗体反应,于是形成抗体-抗原-金标记抗体的夹心式复合物,并呈现出紫红色沉淀线。

1.2.2 方法:取适量粪便样品放入装有稀释液的采便器内。转动采便棒,直到样本溶入样品稀释液中。取出测试卡,平放干燥平面上。当振荡、混匀后,旋转折断试管上的盖帽,垂直滴加3~4滴(120~150 μL)到测试卡中的样品位。10~20 min内报告结果,结果报告不可超过20 min。

1.2.3 结果判断:测试卡出现两条红色线为阳性结果,测试卡只出现质控线为阴性结果,测试卡不出现红色线为无效,应重新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多个计数资料的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年龄组腹泻儿粪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对2080例秋冬季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RV抗原检测,阳性1260例,阳性率60.6%,其中男696例,占阳性例数的55.2%,女564例,占44.8%;年龄6个月以下的156例占阳性例数的12.4%,6个月~2岁1024例占81.3%,2~6岁80例占6.3%。各年龄组轮状病毒抗原检出率见表1。将6个月~2岁婴幼儿组、<6个月婴儿组、2~6岁幼儿组作比较,经χ2检验,P<0.05及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6个月~2岁婴儿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同时对3个年龄组中男、女患儿检出率进行统计分析,P>0.05,说明轮状病毒的感染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年龄组患儿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结果

2.2 不同性状粪便轮状病毒的阳性率:6个月~2岁腹泻儿HRV组阳性率以粪便蛋花汤样49.9%最高。见表2。

表2 1260例阳性患儿不同粪便性状阳性率

3 讨 论

人类RV归类于呼肠孤病毒科[3],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RV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都很高[4]。在我国由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急性腹泻常常在秋冬季造成大范围的流行,每年10~12月份是发病高峰,主要侵犯2岁以下的婴幼儿,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发育。腹泻婴幼儿因病原体感染而引起腹泻者占60.6%,与国内报道相近,表明轮状病毒仍然是导致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体。

从表1可看出,各年龄组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出率以6个月~2岁组最高,占71.1%,说明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多发生在6个月~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的婴儿和2岁以上的幼儿发病较少。<6个月的婴儿因从母体获得抗体而得到部分保护,故<6个月的婴儿阳性率较低,而6个月~2岁正是很多婴儿喂养方式转变的时期,开始减少母乳喂养或完全停止,一旦来自母体的抗体水平下降后,自身免疫力下降,当与病毒接触时易被感染,于是形成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发期[5]。

在1260例阳性的大便常规检查中,除108例有少许的脂肪滴外,还有56例有少量的WBC和RBC,20例隐血阳性,其余患者常规检查均无异常,RV感染未引起大便中WBC、RBC及脂肪滴增多,其机制是轮状病毒侵犯小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时,小肠的柱状上皮细胞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使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水分大量积聚于肠腔,引起水样腹泻,而不引起肠壁局部炎症的发生。另外在1260例阳性患儿中,黄色稀水样便4400例(34.9%),蛋花汤样便628例(49.9%),绿色稀便92例(7.3%),黄色糊状便72例(5.7%),褐色软便28例(2.2%),可以看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大便多为蛋花水样或黄色稀水样便,上述大便性状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粪便标本的性状与腹泻患儿RV的阳性率有明显的关系,小儿出现腹泻时除查大便常规外,特别是对蛋花样或稀水样便,镜检无或偶有少量白细胞或少量脂肪球者[6],还需检测轮状病毒,以确定病原菌。因此,轮状病毒抗原的快速检测对婴儿腹泻病原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慕容洋洋,边彤,江山.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患儿腹泻临床诊断价值与检验学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15,38(6):366-368.

[2] 周新.检验医学指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210-220.

[3]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636-639.

[4] 陈军华.轮状病毒感染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分册,2015,16(31):237-239.

[5] 徐涛,金小军.1760例小儿肠炎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9):551-552.

[6] 李宏魁,邹掌玉,吴雄.轮状病毒感染致婴幼儿腹泻的检测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0):1582-1583.

R725.7

B

1671-8194(2017)11-0151-02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抗原婴幼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说一说轮状病毒疫苗
5 种大肠杆菌O 抗原定型血清的制备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