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闭角型青光眼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7-06-05尹晓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12期
关键词:角型眼压乳化

尹晓峰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眼科,辽宁 大连 116041)

闭角型青光眼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尹晓峰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眼科,辽宁 大连 116041)

目的探析闭角型青光眼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疗效方法不同分两组,分组33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小梁切除术治疗,予以观察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同对照组相比(P<0.05);治疗后房角粘连闭合情况及前房深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可使患者的并发症得到降低,并且此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

闭角型青光眼是眼科中常见疾病,它的形成主要是因眼球前房角关闭,阻碍眼内防水排出导致[1]。闭角型青光眼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继发性,临床表现为视力模糊或眼痛等;一类是原发性,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等。为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给出以下研究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确诊治疗的6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参考不同治疗方法对其分组。对照组33例中,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区间为39~74岁,平均年龄为(59.2±1.6)岁;在对照组33例中,有13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20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观察组33例中,其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区间为41~76岁,平均年龄为(60.4±2.1)岁;在观察组33例中,有15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有18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所有患者的病程区间为3个月~1年,平均病程为(6.8±1.1)个月。根据上述所述,把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进行治疗。在手术实施前,将甘露醇注射液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给患者,并在患者角膜的右侧切一个切口,其宽度为2.5 mm。再把黏弹剂注入到切口中,这样能有助于角膜前房深度的加大。针对瞳孔较小的患者,医护人员可将虹膜以瞳孔中心点为基础进行向外牵引,从而将粘连组织快速分离。医护人员将粘连分离后,可采取连续环形撕囊。在撕囊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保证水分的充足,使其能确保晶状体的运转。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保证乳化能被彻底清除。然后再将黏弹剂注入到其中,并把人工晶状体植入到里面后,再将患者的眼瞳缩小,再选取注射液时,可使用卡巴胆碱注射液。给予对照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先在患者的角膜缘处进行巩膜瓣,然后再实施小梁切除术,并将虹膜给予清除。待手术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在患者体内注入平衡盐溶液,再将患者的切口部位用尼龙线缝合。

1.3 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房角粘连闭合及前房深度。

1.4 统计学分析:通过使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取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明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治疗前后两组的眼压与视力做出观察比较:治疗前,观察组的眼压和视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眼压和视力,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

表1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眼压与视力

组别(n=66)治疗前治疗后眼压(mm Hg)视力(°)眼压(mm Hg)视力(°)对照组(n=33)35.14±10.440.24±0.0914.50±9.890.59±0.01观察组(n=33)35.95±11.490.21±0.1212.44±7.600.75±0.10 P值>0.05>0.05<0.05<0.05

2.2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房角粘连闭合及前房深度:观察组房角粘连闭合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同样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房角粘连闭合及前房深度

3 讨 论

在眼科疾病中,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其病发人群大多数以老年患者居多,而且此病症的发生率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2]。瞳孔阻塞是闭角型青光眼症状的主要临床表现,经调查统计,在我国患有闭角型青光眼病症的人群中,有93.0%的患者有瞳孔阻塞现象,若是不能给予及时的治疗,还会导致患者的眼部出现疼痛及视力下降等症状,使其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3]。若患者出现精神受创与情绪紧张等反应,都会容易引发闭角型青光眼症状,所以,医护人员在治疗期间,都要严格控制患者的情绪。

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不但能使瞳孔阻塞的发生率降低,还能改善患者的并发症状,提高临床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所带来的危害[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眼压与视力相比(P<0.05);关于治疗后房角粘连闭合情况及前房深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从结果中可以看出,针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由此可见,在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场治疗中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不但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同时也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

[1] 王涛,黄加忠.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41-42.

[2] 林少斌,洪永洲,林坚,等.超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初步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2):2630-2631.

[3] 李殿光,马京平,朱振流.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159.

[4] 李砚彬.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的对比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111-112.

R775

B

1671-8194(2017)12-0163-02

猜你喜欢

角型眼压乳化
24h眼压的重复性测量及夜间坐卧位眼压的差别
前房穿刺减压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价值研究
高眼压症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24 h眼压波动规律
轻压眼球自测眼压
正常眼压性青光眼24 h眼压测量的临床意义
绞股蓝总皂苷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干线公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