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蝉花的仿生培育和代料栽培
2017-06-05黄涵锦
黄涵锦
(福州第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竹林蝉花的仿生培育和代料栽培
黄涵锦
(福州第一中学,福建 福州 350001)
竹林蝉花是一种珍贵的药材,野生数量极为稀少。在竹林下仿生培育和利用蝉虫粉栽培是解决之道。几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仿生培育和代料人工栽培有了较大的进展,为合理开发利用蝉花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理论依据。
竹蝉;金蝉花;仿生培育;蝉虫粉代料栽培
1 竹林蝉花特征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是福州市的后花园,海拔1 000 m左右,林、果、竹繁茂,闻名中外的寿山石独产于该乡。每年端午节前后,在竹林下就会长出这样的生物(图1)。这种生物的形态结构主要由菌核、孢梗束、蝉花孢子粉三部分构成。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种生物的名称叫“蝉花”,它们寄生的虫体就是竹林下蝉的若虫。为了核实这些菌株的真实性,通过参阅原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李增智等专家编写的《国宝虫草金蝉花》一书[1],并结合笔者对上述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研究,鉴定认为,上述菌株为蝉花 (Isaria cicadae)。为了进一步探究,对菌株进行了组织分离和孢子分离,成功获得了菌种,并进行筛选、复壮,备用。
图1 蝉花
2 竹林蝉花仿生培育
了解蝉花的基本特性后,在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张绪璋的协助下,笔者开始了竹林下蝉花的仿生培育,并针对该项创新技术于2014年7月申请了国家专利(专利号:ZL 2014 1 0343736.9)。与此同时,为了做到可控培育,还进行了竹蝉虫粉代料人工栽培,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1 竹林仿生培育方法
在竹林中建立适合于竹蝉聚集和生活的场所,利用灯光将竹蝉吸引到一起,为雌、雄蝉的交配、产卵和若虫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然后将人工培育好的蝉花和奇异虫草的生产种,以穴播方式播撒在竹林中,使其在竹林中大量繁殖,从而促使蝉若虫落地入土后被蝉花菌感染,进而增加蝉花的产量。具体步骤如下。
2.1.1 选地整地
选择向阳、地势高、遮荫度在95%以上的竹林。将竹林浅层松土,去除杂物,并在地面上保留1层竹叶。
2.1.2 蝉花菌的培育
以杂木屑粉6 kg、玉米粉1 kg、麦皮2.5 kg等为培养基质,调整含水量为60%,将培养基质拌均装瓶,高压灭菌、冷却后接入蝉花菌种,25℃下暗室培养25 d,至培养基质上长满菌丝。
2.1.3 蝉花菌的播种
在选定的竹林中穴播蝉花菌,穴距为80 cm~ 100 cm,每穴播种150 g~200 g,播种后在菌种上覆盖厚度为2 cm的竹叶。
2.1.4 布灯
夏季蝉生长繁殖的季节,在已播种蝉花菌的地方,距地面2.5 m的竹杆上架设灯具,每晚亮灯的同时敲击竹杆,利用灯光将蝉吸引到一起。
2.1.5 采收
隔年6月~8月在竹林下采挖长出地面的蝉花。
目前,按本方法进行培育,多数竹林每100平方米1年可采收竹林蝉花800 g~2 400 g;而未经场地整理和未播散菌种的竹林一般难以生长蝉花,即使采收,每100平方米1年也只能采收50 g~200 g,因此,本发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本发明的仿生培育方法,可做到一次播种,多年有效;本发明培育出来的蝉花完全在野外生长,成分和药效不受影响(图2、图3)。
图2 竹林仿生培育高密度生长
图3 竹林仿生培育后的成品
3 虫粉配方代料人工栽培
蝉若虫粉配方栽培法是以人工可控为出发点。经过室内试验,完全可以做到按需生产,其开发潜力巨大。生产步骤简要介绍如下。
3.1 培养基成分
将蝉若虫烘干粉碎后(图2),按5%~10%的比例拌入经浸泡后的小麦以及其他微量元素,pH值掌握在5.5~7.0。按常规装入广口瓶,灭菌,接种。
3.2 菌丝体培养
取经过复壮后的试管蝉花菌进行接种,置于避光、清洁的环境中培养,保持空气湿度在60%左右。初始阶段,为减少杂菌污染,室内温室控制在17℃左右,待培养基表面布满蝉花菌丝后,将温度提到22℃左右,经过约18 d,菌丝即可吃透培养料,为下一阶段的生长创造条件(图4~图6)。
图4 蝉若虫粉
图5 蝉虫粉代料栽培接种
图6 代料培养基产出的蝉花
3.3 子座培养
蝉花菌丝体长满后,表层由白色逐渐转为浅黄色。此时,白天室内可利用自然散射光,晚间可利用日光灯作光源进行补充,以促使菌丝体转色和刺激原基形成。待培养料表面开始扭结,并形成小米粒状突出物时,就要开始补充新鲜空气,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蝉花和其它菌类一样,有趋光性,此时要特别注意子实体形成后的光源方向,避免子实体单向生长。当子实体形成橘黄色且顶部略膨大的呈孢梗束时,说明子实体已成熟。
3.4 采收要领
从菌丝扭结到子实体成熟,大约在1周左右。采收时,可用无菌镊子钳出子实体,然后再加少许营养液,重新盖好瓶口。经过20 d左右培养,多数培养基又可长出第2批子实体。采收的子实体自然晾干或烘干皆可。
3.5 虫粉培养基再利用
虫粉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并经蝉花菌覆盖后,整瓶培养基就相当于1个自然界中的虫体。这一虫体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比自然界中的虫体要纯化,具备良好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因此,子实体采收后,应将培养基同时烘干,做进一步的开发利用。虫粉培养基人工栽培与野生蝉花相比,人工栽培的虽有蝉花孢子粉却未见明显的孢梗束,这种区别有待今后作更深入的研究。
4 本项目的进一步完善与设想
通过多年观察、试验和研究,笔者认为该项目的深度开发还有一些需要配套和完善的地方。
4.1 竹蝉若虫培养
无论是野生还是仿生培育,根据竹蝉的生长规律,其若虫都要经历3年~17年的地下生长;若开采严重,就有可能造成资源枯竭。因此,人工培养竹蝉若虫,一方面可缩短培养周期至1年,另一方面可将竹蝉若虫做为高蛋白食材开发。这项工作有赖于农业等相关部门的认识和推广。
4.2 药物开发应用
根据记载,蝉花的应用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目前,使用蝉花却多停留在民间,临床应用的报道极少[2]。据了解,要开发1项医用产品,试验、论证、许可等需要较漫长的时间。因此,医疗机构的介入和认定,才会促进蝉花的开发和利用。
4.3 甄别真伪蝉花需要更科学的数据
真正的蝉花是无毒的,但每年仍然有一些人因误食而发生中毒事故。因此,科学的甄别方法研究也是一项急需的工作。
[1]李增智,陈祝安,陈以平.国草虫草金蝉花[M].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
[2]赵宝香.金蝉花在古今养生疗疾中的应用(综述)[C]//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芜湖:东方食疗与保健,2014.
S646.9
A
1003-8310(2017)03-0090-03
10.13629/j.cnki.53-1054.2017.03.023
黄涵锦(1999-),男,学生,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学。E-mail:362451347@qq.com
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