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对血浆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7-06-05菁,张倩,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白介素冠脉硬化

周 菁,张 倩,张 焱

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对血浆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的影响

周 菁,张 倩,张 焱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是否会对病人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方法 选取冠脉狭窄程度不同的3组病人(植入支架组、粥样硬化组和无冠心病组),分别检测其冠脉造影术后第2天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指标,以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生化指标。结果 植入支架组病人的白细胞介素-6水平为(8.74±2.66)pg/mL,显著高于无冠心病组病人(2.90±1.30)pg/mL(P<0.05)。植入支架组病人的HCY水平为(15.84±5.29)μmol/L,显著高于粥样硬化组病人的(11.62±2.94)μmol/L(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可以加重炎症反应,导致一定的血管损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Hcy水平呈正相关。

冠心病;支架植入;白细胞介素6;同型半胱氨酸

随着冠心病(CHD)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冠状动脉成形术的临床运用也日益广泛。根据冠心病治疗指南,冠状动脉狭窄>75%的冠心病病人可予以植入支架治疗,然而在其取得明确疗效的同时也常常会导致血管内皮发生损伤。结合中医病因理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之“……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分析,植入支架也可理解为金刃所伤的一种。植入支架是否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是临床观察的方向。血管内皮损伤中炎症反应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1-2]。本研究选取了 3 种白介素,即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 6(IL - 6)、白介素-10(IL - 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在植入支架后第二天冠心病病人体内的表达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 2014 年11 月—2015 年 12月因胸部不适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住院的病人106例。以上病人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将病人分为3组,分别为冠脉狭窄程度>75%的狭窄较严重并植入支架组(植入支架组);冠脉狭窄程度为30%~70%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粥样硬化组)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非冠心病组(无冠心病组)。排除合并急性感染、心肌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病人。植入支架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50岁~85岁(68.11岁±9.31)岁;粥样硬化组 40 例,男18 例,女22例;年龄49岁~83 岁(67.24岁±8.44)岁。非冠心病组30例,男 13例,女 17 例;年龄 52岁~79(63.13岁±7.72岁);两组间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冠状动脉造影方法 采用 Judkins 法依次对左、右冠状动脉进行造影,其中左冠状动脉行多体位投照(4个角度以上),右冠状动脉行至少 2 个相互垂直角度投照,造影结果由两名心内科专业医师进行判读。

1.3 血清 IL-1β、IL-6、IL-10、TNF-α水平测定方法 各组受试者均于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第二天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30 min内1 600 r/min离心5 min,分离血清,-70 ℃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1β、IL-6、IL-10、TNF-α水平。所有检测严格按照所用仪器及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白介素试剂盒购自上海恒远生化试剂公司。

1.4 临床生化指标检测 各组受试者均于入院后第二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10 mL,送至我院临床检验科,行生化检测。分别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HbA1c)。

2 结 果

2.1 各组IL-1β、IL-6、IL-10、TNF-α水平比较 IL-1β、IL-6、IL-10水平在无冠心病组、粥样硬化组和植入支架组之间均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但仅有植入支架组的IL-6水平较无冠心病组的IL-6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水平在植入支架组最高,但与粥样硬化组及无冠心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间白介素及TNF-α表达水平比较(±s)

2.2 各组血脂水平比较 植入支架组TC及LDL-C水平均低于无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粥样硬化组TC及LDL-C水平也低于无冠心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2。

表2 3组血脂表达水平比较(±s)

2.3 各组D-Di、hsCRP、Hcy、HbA1c水平 植入支架组Hcy水平高于粥样硬化组及无冠心病组,且植入支架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粥样硬化组(P<0.05)。三组之间D-Di、hsCRP、HbA1c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各组D-D、hsCRP、Hcy、HbA1c水平比较(±s)

3 讨 论

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首要疾病。目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已经成为治疗CHD最有效手段之一,但PCI后仍有一定比例的血管再狭窄发生。研究表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可以使炎性反应激活,因此,本研究着重观察实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病人是否存在白介素等炎症因子表达的改变。

目前已知,IL-1 是免疫及炎症反应重要的介质。有 IL-1α及 IL-1β 两种亚型。IL-1β是血浆和组织液中的主要形式。目前研究表明IL-1β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破裂起重要作用[3]。同时,它还能够协同其他细胞因子促进 B细胞、T 细胞活化,诱导其他炎性介质的产生,调节 TNF-α、IL-6的产生。

IL-6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其产生与炎症反应有关[4];已被认为是斑块局部和全身炎症的标记物[5]。其可能是通过诱导心肌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增强中性粒细胞和心肌细胞的黏附作用,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氧自由基;刺激基质金属蛋白酶的产生,而增加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同时IL-6还可受 IL-1β、TNF-α的调节而上调。

IL - 10 是一种抗炎因子,可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细胞黏附分子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而抑制纤维蛋白原的表达,进而阻止血栓形成,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因此IL-10可以抵消IL-1β、IL-6及TNF-α等介质的作用而发挥抗炎效应[6]。

肿瘤坏死因子α是由巨噬细胞和脂肪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 能活化内皮细胞促进黏附分子的表达,参与炎症细胞的聚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7-8]。

本研究发现,支架植入术后第2天,行支架植入术的病人IL-6水平为(8.74±2.66)pg/mL,较无冠心病(2.90±1.30)pg/mL显著升高,也高于粥样硬化(5.75±5.46)pg/mL。虽然多数植入支架组病人已经较长时间的服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其TC及LDL-C较无冠心病组控制得更好,但植入支架组病人在支架植入术后第2天,其IL-6水平仍显著高于无冠心病组病人,提示冠脉植入支架加重了炎症反应,植入支架对血管局部的短暂性损害还是比较剧烈的。其炎症损伤作用,也印证了植入支架可看作为“金刃”对血管致病的一种病因。

Hcy是一项新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Hcy可通过直接损伤内皮细胞或通过降低 P21活性来抑制内皮细胞的生长,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同时Hcy还可介导和参与炎症反应,引起动脉血管炎性反应,通过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加重斑块的不稳定性。国外有学者[9]证实冠心病病人Hcy升高的水平与冠脉阻塞支数呈线性相关。本研究发现,植入支架组Hcy为(15.84±5.29)μmol/L,明显高于粥样硬化组(11.62±2.94)μmol/L,表明在冠脉狭窄严重组中血浆Hcy水平高,提示冠脉狭窄程度与Hcy呈正相关,与国外研究相符。

植入支架可加重炎症反应,从炎症角度印证了置入支架之“金刃”可对血管致病,为下一步开展中医药防治支架植入术后冠状动脉血管损伤提供证据支持。

[1] 曹志会.不同性别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因素及冠脉造影病变特点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4.

[2] 邵望舒.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等因素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D].长春:吉林大学,2014.

[3] 李勇,王强,杨大春.替米沙坦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及机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1):19-22.

[4] 宋磊,钱之玉,陈真,等.动脉粥样硬化与炎症的关系及相关治疗药物[J].药学进展,2013,37(2):49-57.

[5] 李静,黎莉,安丰双,等.细胞因子与冠心病心绞痛及其危险因素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21(12):707-710.

[6] Namas R,Ghuma A,Hermus L,et al.The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rauma / hemorrhage an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current state and emerging prospects[J].Libyan J Med,2009,4(3):97-103.

[7] 侯丽平.炎症相关基因 PLA2G7和TNF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8] 李志刚,马康华.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脂肪细胞中脂联素表达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23(7):361-364.

[9] Al-Obaidi MK,Philippou H,Stubbs PJ,et al.Relationships between homocysteine,factor Ⅶa,and thrombin generation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irculation,2000,101:372-377.

(本文编辑王雅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何立人工作室建设项目;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No.11YS73)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E-mail:13918645592@163.com

R541.4 R256.2

A

10.3969/j.issn.1672-1349.2017.09.002

1672-1349(2017)09-1027-03

2016-05-10)

引用信息:周菁,张倩,张焱.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对血浆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027-1029.

猜你喜欢

白介素冠脉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外周血6种白介素对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的诊断价值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