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到金营为人质
2017-06-05林正秋
康王到金营为人质
北宋《游骑图卷》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兵大举进攻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抗金派大臣李纲率领汴京军民奋起抗击,各地勤王也纷纷赶来抗金。金军右副元帅斡离不估计汴京攻不下,便也打算退兵北还,但他遣使至城中与宋朝廷议和,提出苛刻条件:
一是宋向金输送犒军费黄金百五万两,白银五百万两,锦锻一百万四、牛马各一万头。
二是宋帝尊金帝为“伯大金皇帝”,为伯父,而宋称“侄大宋皇帝”。
三是割让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三镇。
四是宋须派亲王一名、宰相一名为人质,送至金营作押。
宋钦帝都一一答应。在考虑人质人选问题就首先考虑到康王赵构与少宰张邦昌。张邦昌(1081—1127年),钦宗时为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力主议和的代表官员,他有畏金病,恐惧涕泣。康王赵陶排第九,与钦帝虽都是徽宗儿子,但不是同母所生,也没有什么兄弟感情。当钦宗告诉他时,而康王还是“慷慨请行”。
据宋代史学家徐梦莘《仨朝北盟会编》载,钦宗命诸王子商量,“谁可为朕一行?”按一般顺序表态,其余王子均不愿意,只有排行第九的康王赵构首先发目,愿意请行。在出发前,又秘奏说:“朝廷勿以一亲王为念。”并慷慨表态:“此男子事,相公(即副使东邦昌)不可如此怕行。”就这样他与副使张邦昌等人同行,而张邦昌才垂泣渐止。该书称赞康王说:“英明神武、有艺祖(宋太祖赵匡胤)之风。”康王赵构在金军兵营中议和当人质,心态相当平和。
不久,宋将姚平仲夜袭金军,又被打败。金兵以此责问康王赵构与副使张邦昌,转告朝廷,要改派萧王赵枢作人质,调换康王赵构。原因是有一次赵构与金太子在射击场中比武射击,康王三发三中,显示了他的高超射艺,金军产生了怀疑,认为赵构是诸宗室中选拔出来的射击高手来冒充的,故要求派真正太子作人质。这样,赵构反而有机会被放回宋朝。萧王到金营后虽答应割让三镇之地,仍被金军终身软禁,至死未归。
康王赵构回宋后,钦宗立即诏升康王赵构为太傅静江、奉宁军节度使。
这是康王赵构第一次在政治舞台亮相,给当时史家以良好的印象。故《三朝北盟会编》评说是:“康王英明神武,有艺祖(宋太祖)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