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德晚报》:重大历史题材报道如何做好本土表达?

2017-06-05文/胡

中国记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会战常德晚报

□ 文/胡 南

《常德晚报》:重大历史题材报道如何做好本土表达?

□ 文/胡 南

重大历史题材策划报道,无疑是检验一个媒体整体报道实力和水平的试金石,也是媒体对重大历史事件放在当下解读能力的考验。作为地方性的都市类报纸,占位和视野不占优势,如何做出特色?做到既有大视野,又有地方个性?作者认为,要到基层去,到乡野去,到历史的现场去,既弘扬主旋律,又做活做细重大历史题材报道。

历史问题 重大报道 地方报纸 方法 常德晚报

一、历史+当下,回到新闻现场,代入历史事件,落脚时代变迁

与其它报道题材相较,重大历史题材由于它的周期性,易流于史料的堆砌和重复。同时,静态的历史资料、回忆录也让报道的新闻性和可读性减弱,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也大大降低。加上年代久远,即使重返故地,用记者的话来说也常常是“重回故地无旧景,重访旧人无故人”。

但是已经逝去的物证和人证总有遗存的蛛丝马迹。只要做足功课,回到现场,记者寻找的脚步和视角就会让历史和当下产生关联,书本上的史实一一落地,这个过程对于历史发生地的读者来说,是一种奇妙亲切的阅读体验。

常德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在土地革命时期,先后属于湘鄂西、湘鄂川黔根据地,富庶的常德地区是红二、六军团的重要兵源地和经费筹措重要基地。中央红军长征后,为配合中央红军,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常德市桃源县打响了浯溪河战斗。1935年11月,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县出发开始长征,再次经过了桃源县。

2016年10月19日,《常德晚报》策划的“追寻红色印记——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采访正式出发,第一组记者奔赴贺龙元帅的故乡张家界市桑植县,这里是红二、六军团(1936年7月初,与红32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的大本营和长征的出发地。自此,《常德晚报》记者分组前后到达张家界市的慈利县、常德市的石门县、澧县、津市市、桃源县等和红军相关的区县市,跋山涉水“追”红军,探寻这支传奇队伍出生入死、一往无前背后的信仰和精神支撑,探寻这场红色革命风暴中的人和事,讲述革命老区的今昔变化。这也是本地媒体第一次对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在常德及周边地区系统、全面、深入的报道。

在采访中,感人的故事不断被发现,远远超出预料。在老根据地、国家级贫困县石门县,记者在了解红二军团当年的“曹家棚袭击战”时,听说了当地殷姓母子两代人信守红色承诺86年的动人故事。母亲在战争年代冒险照顾10名红军伤员,两名儿子在富裕之后,于3年前践行对父母的生前承诺,耗资10多万元修缮红军烈士墓,并新建红军烈士纪念碑,这篇《石门殷家信守红色承诺八十六载》的报道以当下人们对红军的敬爱为立足点,反映了军民的鱼水情谊和红军壮大的群众基础。

另一篇《两代复转军人的新长征接力》,通过石门大山深处两代村支书讲述长征中走出去的红军军人返乡带领群众脱贫的经历,表达了红军精神的代代传承。

二、本土+域外,立足本土人事,拓展新闻外延,勾勒历史脉络

《常德晚报》在重大历史题材的策划报道中,立足本地、但不拘泥于地方,以历史事件发生的大片区为视野,辐射周边地区。在前期策划中,选点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深耕细作重大历史发生在本土的人和事,突出本土元素,做大做细大历史事件中的小人物命运的变迁;二是勾连与本土重大历史有因果关联度的人物和事件,不限地域。“重走常德会战路——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特别策划”便遵循这两条原则。

常德会战是中国抗战史上22场重大会战之一,常德市地处当时中国战场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交汇区,会战由第六战区为主、第九战区为辅、附近战区为策应。抗战时期第六战区的大本营湖北省恩施市及相关战事线路自然不可回避。参照常德会战三条战事推进线路,顺着时间和地理节点,我们历时两个月,重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荆州市、宜昌市和湖南益阳市以及常德市域内的澧县、石门县、桃源县、武陵区等8个区县常德会战的遗址和战场。

这种采访立意无疑会增加前期繁琐的准备工作量和报道成本,对以域内报道为主和人手紧张的地市级报纸来说增加了一定难度。但这样做不仅仅是地市报对报道区域的突破,更是对历史事件本身一个整体链接和呈现。在“追寻红色印记”桑植县采访中,我们紧扣“常德人的长征”的主题,以当地发现的史料,反哺域内新闻的方式展开,形成了《红色桑植的常德印记》报道的同时,还促成了石门站的《寻找覃耀楚》一文的完成,使整体报道更具系统性。

张家界市慈利县的蹇氏家族,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家族。他们父辈从常德安乡逃难落户慈利,两个女儿蹇先任、蹇先佛被誉为长征姐妹花,女婿贺龙、萧克是红军著名将领,采访蹇家只能另辟蹊径,以亲人参加长征后,留在家里的亲人往返故乡、父母坐牢、颠沛流离的经历,将本土和域外的人物有机关联起来,回答了大时代里个人的变迁与家的关系,形成了《红色蹇家的两路长征》。

在实际操作中,跨地域采访不比域内采访,怎么尽快找准最适合的当事人?我们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以公函知会当地党史办(方志办),将采访的目的、想法告知对方,请对方帮助我们梳理线索,保证了重大历史题材素材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寻求当地同行的帮助,少走弯路;每个媒体常常有一两位对本土重大历史研究很深的同行,由于信息源不同,他们有时候掌握的一些信息比有关部门更鲜活,也更适合媒体报道。

三、专业性+故事性,建构历史题材报道的广度厚度和温度

在自媒体发达博眼球的时代,主流媒体对历史题材的报道是媒体的担当。也正是如此,它对记者文史知识的积累、反思能力、时空想象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是一种考验,记者必须嚼烂以后反哺读者。

记者对历史的认知来源很多渠道,如何采信需要判断。一是请教国内最权威的学者,二是采访地方文史专家和参考地方史志办的书籍,三是当面采访追问历史当事人或者参照后人的口述实录。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互为链条。相对而言,大学者的著述观点宏大,指引历史事件大方向,但难接地气;地方文史专家掌握很多一线鲜活资料,但是,由于他们大多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很多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个别甚至是想当然的推论,没有旁证;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后人讲述无疑非常细节生活化,但由于事件年代久远,记忆减退,或者口述流转添减,有时候也存在错误。因此,每次重大历史题材采访前,要求记者以科学的课题研究态度来认真对待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成为首要任务。

常德会战作为中国抗战史上重大会战之一,对其定性为中国军队“失败”还是“惨胜”,近年来学者们素有争议。我们从日本购买参考了日方近年出版的最新战史书籍,从国家图书馆购买珍藏版图书资料和图片,结合国内出版的最新的研究专著,采访了高校、地方方志办和民间研究专家,包容了各方的争议观点,保证了历史报道的专业品质。

在采访中,很多花絮虽然不能成为历史专题报道,但却是整个采访活动的背景、补充和延伸,扩大了信息量,这些素材我们没有舍弃,而是用每天的“行走日志”来体现。在“重走常德会战路”中,行走日志《寻找龙洞官邸》讲述了我们几经周折终于找到淹没在荒山之中的第六战区司令部官邸的故事;《史学教授为石门碉堡群实地辨“身世”》则为一组疑为抗战碉堡勘误……事实证明,这些短小活泼、故事性强、时效及时的日志读者关注度极大,同时也起到了预热主题报道的作用。

四、资深记者+年轻记者,重大历史题材报道战役成为人才培养成长的孵化器。

从2015年开始,《常德晚报》开始尝试采取编委会出选题出思路,给年轻记者压重担的办法锤炼记者。“重走常德会战路”和“追寻红色印记”两次历史重大题材报道方案,都是选择85后记者执笔,编委会开会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记者根据大家建议再修改。方案成型后,其它部门联动,围绕策划方案调配参与采访记者、招商推广、对外联络,做方案的记者在全程参与中成长很快。

和其它媒体情况大致相同,《常德晚报》目前一线采编人员以80后为主体,抗战和红军长征等历史大事件比他们的爷爷奶奶年代都要久远,生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年轻人对历史的熟悉程度和认知心理都有一个学习和产生感情的过程。每次采访活动开始之前,晚报编委会就请大学和党史办等部门的学者专家对相关采编人员讲课,指定必读书目,将能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全部到位,让相关采编人员自学。同时,根据记者材料熟悉情况,选报采访地域,由部门主任以上的资深记者带队。在采访过程中领队从联络找人、提问技巧、采访突破、图片拍摄、协调把关等采访实战以身垂范;采访过程中有些策划选点经常需要临时调整,后期成稿确定篇目、切入角度和资料采信大家相互讨论,老记者将自己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年轻记者用他们的视角认知解读,相互沟通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带队伍的过程。(作者是《常德晚报》副总编辑)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会战常德晚报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扶琴》
钢琴组曲印象常德
《清溪雅集》
库尔斯克会战
美丽常德
立足“本地化”做好晚报新闻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