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攻坚”报道如何出新意见成效

2017-06-05文/宗

中国记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分社脱贫攻坚新华社

□ 文/宗 巍

“脱贫攻坚”报道如何出新意见成效

□ 文/宗 巍

“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抓手。2016年以来,吉林省打响“脱贫攻坚战”,省内各新闻单位也纷纷行动。如何将相关报道做出新意和实效?新华社吉林分社围绕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在吉林省落实进展情况,聚焦亮点、难点,精心设置议题,采取项目制方式,鼓励记者走进群众心坎,讲好脱贫故事,同时通过全媒体形态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脱贫攻坚 新意 实效 难点

一、走进门槛,更要走进心坎

听到借宿请求,三道湖镇向阳村的李华东和马建军两口子一把卷起厚厚的门帘,热情地把记者迎进去。

“今年3月,卖房协议签了,连手印也按了……”说起差点失去亲手建起的房子,马建军声音哽咽了。“那个时候,我们真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

“那十几头扶贫牛正在牛场防疫隔离,我去帮忙照料,一天能有100块的收入。国家用力扶我们,自己也要努力站起来。”

……

这些生动的报道片段,来自2016年10月底新华社吉林分社推出的走基层作品——《一夜风雪话脱贫——新华社记者借宿吉林山乡贫困户记》。这篇报道推出后,得到新华社社长蔡名照、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等人的批示,认为报道生动,有热度、接地气。此文也被评为新华社2016年社级好稿。

这样的作品是如何产生的?还要从吉林分社打响脱贫攻坚报道战役开始说起。2016年吉林省打响“脱贫攻坚战”,吉林分社也将其纳入全年重点报道选题,在分社内部启动了脱贫攻坚报道工程,作为践行“走转改”、提升“四力”的重要载体。

《一夜风雪话脱贫——新华社记者借宿吉林山乡贫困户记》采访中,邹声文、段续两位记者主动要求借宿农家,一起吃、一起住,就是为了能够体验到真实民情。在借宿的一晚中,两人与贫困户深入交流近4个小时,从吃穿住用行到种植生产,从看病就医到村容村貌,拉家常式的对话,拉近了与主人公的距离,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也让他们敞开了心扉。

去年以来,吉林分社还播发了一批类似的脱贫攻坚式报道,大都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将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喜怒哀乐和一个个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见诸报端、移动端。很多年轻记者表示,“走马观花”式报道虽然快,但易碎,很难有温度、有思想、有品质。从个人成长角度来看,“走转改”是产生精品报道和提升个人本领的必由之路。

二、设置议题,老话题求新意

从脱贫攻坚报道工程启动之初,吉林分社就将主动设置议题、把握好时度效作为重中之重。2016年7月底8月初,图们江发生重大洪灾,和龙市、图们市、珲春市等沿线地区受损严重,其中包括很多脱贫攻坚的“重灾区”。抗洪抢险报道任务结束后,分社将报道重心放在家园重建和脱贫攻坚上,围绕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播发了《“住新房,全脱贫”——吉林和龙灾区百姓的新年愿望》《舌尖上的脱贫“好味道”——“国贫县”脱贫农民的这顿年夜饭》等一系列稿件。针对性强、时机把握得当,受到地方政府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东北人才大量外流、产业结构“一柱擎天”……这是一段时期以来很多媒体热炒的话题。真实的东北又是什么样子?引导社会舆论走向,要善于设置议题。分社在脱贫攻坚报道中,针对这些热点设置了相关议题,主动发声。在脱贫攻坚这个老话题中求新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瞄准吉林省内一些贫困地区出现的农业人才回流现象,分社安排记者深入采访,并积极配合《半月谈》“基层人才”调研主题,播发一批重点稿件。让受众对“东北人才外流”有了更多客观认识。去年以来,《吉林:乡村旅游助力脱贫致富》《吉林贫困村供给侧上做文章 小零食种出百万大收益》《农村电商成脱贫致富新动能》……一批以小见大的报道陆续播发,事例生动,说服力强,不仅从一个个侧面展现了脱贫攻坚的新亮点,更有力回击了唱衰东北的言论。

在议题设置中,吉林分社还注重力度、分寸,既展示脱贫攻坚中的亮点、经验,也聚焦难点和问题,做好基层情况反映。没有为过分渲染而“失范”,更没有为刻意迎合而“失态”。特别是围绕脱贫攻坚中干部群众心态、产业扶贫模式等课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调研,采写了一批针对性强的重点报道,切实履行了新华社记者的职责。

▲ 新华社吉林分社副社长邹声文(左一)、记者李超(左二)在榆树采访调研秋收情况。

三、聚焦人物,挖掘精彩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报道老百姓的事情,要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多一些“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章。脱贫攻坚报道中,吉林分社要求记者聚焦一个个鲜活的人,从典型人物身上挖掘精彩故事,用生动案例展现脱贫攻坚成果。

吉林省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交通设施不完善。年轻记者敢于吃苦、不怕奔波,深入田间地头挖掘基层鲜活的新闻人物,用实际行动践行“四力”。一段时期以来,吉林分社陆续播发了《谁能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大伙就选谁》《二等功臣扶贫记》《没想到第一年就脱了贫》《“精神扶贫”唤醒朝鲜族贫困村》等一批有分量的报道,推出了付金生、吕冠军、高世龙等一批脱贫攻坚典型人物。

既要沉下去,更要跳出来。在脱贫攻坚典型人物报道中,吉林分社要求记者提高发现力,提高思考能力和抓问题的能力,在讲述故事时能“更上一层楼”。梳理这些典型人物不难发现,除了故事生动之外,还能够以小见大折射吉林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像通过人物报道反映出的第一书记、基层党建等主题,都是吉林省2016年工作的重点和亮点。

语言鲜活、幽默,这是东北群众的一大特色,也是新闻报道中提升故事生动性的语言来源。在下乡调研中,吉林分社倡导有个性有特色的语言风格,鼓励记者把其中一些“沾露珠”“冒热气”的语句用在稿件中,用老百姓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

四、项目运作,提升报道质量

吉林分社采编人员以85后年轻记者居多,对“三农”问题相对陌生。为了提高报道效果,吉林分社采取项目制方式,由分社领导担任项目负责人,业务处室负责人和熟悉农业的老记者带领年轻记者组成报道团队。

一是形成固定的选题策划机制。通过每周采编例会、专题研讨交流等平

台,确定下一阶段报道选题。既有领导点题,也有记者报题,既包括长时段的重点调研选题,也有时效性强的基层动态选题。同时,还针对选题特点决定采取报道的形式,适合全媒体报道的还要进行二级策划。二是形成分社领导带队的调研机制。吉林分社将年轻记者成长与脱贫攻坚报道工程挂钩,分社领导和业务处室负责人定期带头下乡带队调研,手把手指导年轻记者成长。

三是形成了调研报道的科学评估机制。一方面通过定期召开专题研讨,阶段性总结梳理脱贫报道经验教训;另一方面,在“年度好稿”“先进个人”等奖项上,更多向采写脱贫攻坚报道的走基层记者倾斜,同时对记者完成的脱贫攻坚等走基层报道进行积极推介,提高社会影响力,从而不断塑造注重基层调研的业务氛围。(作者单位:新华社吉林分社)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

猜你喜欢

分社脱贫攻坚新华社
再创新高
中国船级社举办第五届检验业务技能比武大赛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天柱县整合涉农资金的实践与思考
法新社进入朝鲜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