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知先于新闻
——读《追问与守望》

2017-06-05张正宪

中国记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舆论监督良知新闻报道

□ 文/张正宪

良知先于新闻
——读《追问与守望》

□ 文/张正宪

我在《半月谈》干了几十年的编辑工作,每读新华社河南分社李钧德的来稿,常常会有怦然心动的感觉。《追问与守望——一个新华社记者的社会调查》(李钧德著,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就有许多我很熟悉也很亲切的篇章。从他朴素的文字表达、绵密的新闻思维和厚重的个人风格中,总能触摸到一种温度,一种坚硬,还有一种力量。

我理解,其深层,有钧德心底涌动不息的良知。

这是记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这是新闻最宝贵的专业操守。

正是良知的坚守,钧德的新闻报道在种种社会问题的介入中体现了坚韧的求解意识。问题求解,是对生活真相永不停息的叩问,是对新闻真谛心向往之的追寻。

一些新闻报道,常常会在各种各样的规制和误导、压力和诱惑中,选择性地去忽略、去遮蔽生活的真相和事物的本原,甚至着意地去粉饰、去扭曲。恰恰是这种选择性,在侵犯着、损害着、剥夺着一些困难群体的利益。这是新闻真谛的背弃,也是新闻良知的流失。我们在钧德的新闻中读懂,他的唯一选择,就是求索真相,求解问题。

触摸钧德新闻作品中的那种坚硬,来自他坚定的新闻立场和过硬的采访作风。仅仅有道德的义愤是不够的。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记者从事舆论监督,常常要直面层层叠叠的干扰,要冲破或明或暗的“封锁线”。我总结钧德的应对,可以解读出他的“三不”精神:不畏,不屑,不苟。来自权力部门的抵制的,威胁的,灭火的,不畏;来自新闻媒体的放横炮,搅浑水,唱对台戏的,不屑;来自各种关系的求情的,拉拢的,利诱的,不苟。

我记得,当年一些地方走偏了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被贴上“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闪光的标签,李钧德不盲目跟风、随波逐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有新闻定力,冷静观察,深入调研,揭露出其中的种种乱象,引起社会的警醒和政府的纠偏。这么多年,钧德写过许多篇重磅型批评报道,进行了一次次高效率舆论监督,能够无一失手、篇篇精准,实属不易。有何秘诀?钧德有一句“口头禅”讲得很透彻:事实是会说话的。有了铁一般的事实,有了透明化的真相,新闻报道尤其是批评性报道,就能经得起社会大众的检验,顶得住批评对象的非难,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正是良知的砥砺,钧德的新闻报道在推进社会生活的转型中,焕发出充沛的舆论能量。钧德的新闻,尤其是批评报道,舆论监督,总是有一种希望和光亮在投射,在闪耀。那不仅是记者一追到底百折不挠的精神,也不仅是最后的沉冤能够大白、是非能够分明的结局,还在于其中满注着、充溢着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

基层民主,司法公正,政府善治,在钧德的新闻中也都占有特别的分量。他把满腔激情奉献给那些履职为民敢于监督仗义执言为伸张百姓沉冤全力鼓呼的“平民包公”,冲破阻挠不惧威胁志愿投入民间环保事业守护绿色生态家园的“淮河卫士”,顶着各方压力排除干扰热心公益勇敢举报腐败身遭厄运,依然要为群众讨回公道的“真心英雄”,用笔去鼓呼,去援助,去投入法治建设。

心有良知,奋斗不息。钧德正是在良知的守护和不息的奋斗中,收获了许多荣誉。而在我印象中,钧德还是一如当年那样的朴实、厚实,还有属于他的那一份幽默、睿智。(作者是《半月谈》杂志社原副总编辑,笔名苏北;《追问与守望》作者李钧德,现为新华社河南分社副总编辑。)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

猜你喜欢

舆论监督良知新闻报道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探索舆论监督报道的“破”“立”之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良知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报道如何促成更多“解决”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