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籍记者上两会
——讲好中国故事、创新话语表达的案例解析

2017-06-05王笑璇

中国记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热词海伦外籍

□ 文/刘 滢 王笑璇

·新闻背后·

外籍记者上两会
——讲好中国故事、创新话语表达的案例解析

□ 文/刘 滢 王笑璇

如何向国外受众阐述好“中国式民主”的理念、现状、优势、特色?今年两会报道的一个瞩目亮点,是多名中国主流媒体的外籍记者、专家开始参与两会报道,他们对两会报道题材与视角的选择,报道方式与报道技巧,都体现了不同于以往两会报道的特点,在国外社交网络平台的传播效果也可圈可点,其中的经验、做法值得总结、思考。

两会报道 外籍记者 中国式民主

如何向国外受众阐述“中国式民主”的理念、现状、优势、特色?多年来,主流媒体采用过各种方式方法:通过个案解释一个代表、委员是如何被选举的,用动画、动漫演示两会的议题议程,在稿件中增加背景知识帮助外国受众理解……

今年的全国两会首次出现来自中国主流媒体的外籍记者和专家参与报道。中国对外传播媒体聘请外籍专家、记者、通讯员从事新闻报道活动由来已久。这些外籍人士在中国媒体的驻外分支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既是中国新闻对外传播的“润滑剂”,也是语言转换、跨文化沟通的“黏合剂”。此次中国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派出外籍记者出镜报道两会,把他们从“幕后”推向“台前”,是一种新的尝试和突破。

其中,新华社首次派出来自英国的海伦·本特利(Helen Bentley)和来自埃及的穆小龙(Mohamed Ragab)报道两会;《中国日报》推出由美国专家艾瑞克·尼尔森(Eric Nilsson)报道的原创新闻栏目《艾瑞克跑两会》;中国国际电视台(又名“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也选派了来自全球各分社的外籍记者进入两会现场进行报道。这些记者大多是富有经验且了解中国的外籍专家,通过视频、现场直播等方式在Twitter、Facebook和YouTube等海外社交网络上报道“中国式民主”的进程,讲解两会知识。

一、报道题材拓展:“中国式民主”的特色与作用

两会是什么?两会在中国政治格局、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国外的受众不甚知晓,这也正是外籍记者报道的一个努力方向。

(一)在“知识讲解”中讲政治故事

由新华社外籍记者海伦·本特利主持的《外籍记者跑两会》栏目在第一期就推出了 “中国两会原来如此重要”专题解释了“什么是两会?”“怎么开?”“在哪开?”“人代会和政协大会都有哪些职责”等问题。这些在国内大部分人看来是“扫盲式”的报道题材能快速有效地让国外受众知晓“中国式民主”的优势和特色,将关于国家政治制度的传播巧妙融入“知识讲解”当中,具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和库恩一起走近中国》是中国国际电视台开设的一档周播节目,通过与中国各部门的政策制定者和意见调查员的密切讨论,向受众讲述真实且复杂的中国故事。节目主持人由世界知名的中国政治、经济评论员罗伯特·劳伦斯·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担任,他也曾在BBC、CNN、彭博社、《中国日报》以及《南华早报》担任专栏作家。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国际电视台借用这一栏目,制作了一期名为《2017中国两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如何影响中国政府》的两会特别节目。时长29分钟,通过海外社交网络平台YouTube播出。

在片头,主持人来到天安门广场,走进人民大会堂,开始介绍中国两会。画面接着呈现了人大代表入场前被媒体追问的热闹场景,随着主持人走进人民大会堂,开始播放会场内的景象。此时,主持人介绍人大会议的进程以及人大所起到的作用。接下来,主持人又来到记者区,他表示,最令其震惊的并不是在记者会上人们讨论的话题,而是中国记者们不断追问的热情以及人大代表、政府官员和记者们之间的讨论状态。而这正是两会中体现“中国式民主”的重要方面。

主持人库恩对政协委员黄洁夫的访谈贯穿了节目的后半部分。在访谈中,主持人和黄洁夫委员就政协会议、政协的作用、政协的工作机制等具体问题做了讨论。通过二人的讨论,向海外受众介绍了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

(二)用恰当提问引发思考

外籍记者对两会的报道题材没有局限于传播两会知识,他们还就具体的提案进行了报道。仍然以《和库恩一起走近中国》为例,主持人库恩采访了政协委员杨佳。作为视力有障碍的委员,杨佳今年的提案就是关于中国残障人士的教育问题。这之后,库恩还采访了政协委员周明伟,他就政协近年来的改变和发展发表了看法。

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逐渐复杂化,政治协商会议是否能够继续保持其有效性?”这是库恩为这期节目提出的最终问题。而这种思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则报道的客观性,使报道的主体——展现“中国式民主”的话题更易于被国外受众接受。

2017年3月4日,新华社外籍记者首次亮相中国两会。新华社外籍记者穆小龙(右)、海伦·本特利(左)和同事在人民大会堂内通过新华社海外社交媒体账号进行直播。(陈晔华/摄)

二、报道视角突破:时空穿梭与采访日记

除了传统新闻报道和对外传播外,外籍记者在视角上也有新突破。最典型的是《中国日报》打造的两会热词创意视频和中国国际电视台推出的外籍记者个人采访日记。

(一)从历史视角讲述中国发展

2016年两会期间,来自英国的方丹就曾通过一个创意视频,从自家厨房到天安门,再到前门大街,边走边讲解了自己对中国两会的理解。今年,方丹和《中国日报》一起再次制作了一个解读两会的视频,而这一次,他关注的重点是两会历年来的热

词(buzzword)。这是一个时长4分20秒的视频,在视频中,通过后期技术,方丹化身闯入巨人国的一个“小人”,走在自己的办公桌上,闪转腾挪、穿越时空,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中国两会热词的转变。方丹首先来到1978年,在其身旁摆放着一本当年以邓小平为封面的《时代周刊》,也正是那一年,中国开启了全国范围的改革开放。在这之后的十年,两会热词一直和改革开放紧密联系在一起:“个体户”“特区”“外资”都是曾经的两会热词。这之后,站在电脑顶端的方丹又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入世”和“全球化”成为新的两会热词。时间拉回现在,“中国梦”“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反腐”“供给侧改革”等成为最新两会热词。在方丹看来,两会最热的词是《习近平的治国理念》中最频繁用到的一个词——“人民”。

在视频的最后,“正常版”的方丹出现在视频中,并和“小人版”的自己对话。在这段创意十足,技术支撑的视频中,带给海外受众的不仅是历年的两会热词,更是中国的发展故事。历史的视角给报道带来了厚重的纵深感,中国发展的成就也通过两会关键词的串联,呈现得合情合理,入耳入心。

(二)从外籍记者采访经历侧面反映两会开放程度

作为两会报道三千多名记者中的特殊一族,中国主流媒体的外籍记者一出现就引起大量关注,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些外籍记者参与两会报道的情况,他们所在的媒体更把外籍记者所开辟的这些专栏与报道,作为推介重点。人们关注他们的报道方式与国内记者有什么不同,中国国际电视台采用第一人称视角的方式,报道了外籍记者参会报道的详细情况。

中国国际电视台派出了四位外籍记者现场报道今年全国两会。这些记者具备娴熟的采访技能和丰富的采访经验,例如,高级财经记者玛蒂娜·福克斯(Martina Fuchs)不仅掌握九门语言,还拥有三个硕士学位和一个学士学位;来自中国国际电视台非洲台记者罗伯特·纳吉拉(Robert Nagila),人送外号“非洲水均益”,有14年电视报道经验。中国国际电视台新媒体编辑部跟随这些外籍记者,记录他们报道两会的状态,并播发于海外社交网络平台。

这些视频并非直接关注两会内容,而是将镜头对准参与两会的外籍记者,记录他们报道两会的特别经历。在对罗伯特的采访视频中,他表示自己不仅要报道两会新闻,更要向非洲传递来自中国两会、关系非洲人切身利益的声音。跟随玛蒂娜采访的视频长达5分钟,记录了她从早晨8:50采访、拍摄、制片到下午2:00成品播放的整个过程,其间她的采访被终止过,新闻成片的审核也是在播出前的最后一分钟完成。这种第一人称的报道视角所带来的直观、真实令人印象深刻,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两会的开放程度。

注:①所有统计数据截止时间为北京时间2017年3月12日15时。②由于中国日报在Twitter上没有总账号,本文选取了其在Twitter粉丝量最高的@ChinaDailyUSA账号进行统计。③每个栏目所选期数均为随机选取。

三、报道样态创新:比喻、直播与教育

中国主流媒体派出的外籍记者在报道两会时,不仅注重题材和视角上的推陈出新,在节目的样态上也花样频出,推出不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颖节目。

(一)开着汽车讲解中国经济问题

新华社报道《“驾驭”中国经济需要“好司机”》中, 外籍记者海伦坐在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中,将中国经济发展比作开车,运用“讲解+动态数据”的方式,向外国受众绘声绘色地讲解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

在这一时长仅为4分20秒的短视频中,海伦坐在中国男同事驾驶的汽车副驾驶座位上,向外国受众分享了对中国经济的观察和见解。海伦首先使用玩具车演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靠什么?中国经济驶向何方?”这一问题。她解释汽车要跑起来最先需要加油,这就好比经济学上的财政政策,加油、踩油门,这样车就启动了;开车时需要双手控制方向盘,否则就会跑偏,最坏的结果就是失控(crash)。讲到失控时,视频中的汽车也突然急刹车,随后出现显示“crash”一词的动漫图,这样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充分演绎和表达了汽车失控时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暗示了经济失控带来的危害。

之后,海伦又先后向观众解释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经济增长速度该多快?”为了解释这一问题,随着海伦单手拉动汽车天窗的动作,视频出现了包含中国经济增速数据的动态立体图表,在旁白的解说和不断变换的图表下,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速,虽然速度放缓,但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依然显著。在解说时,为了表达中国经济的转型状态,海伦将中国比作大马力汽车,就像大马力发动机需要消耗更多燃油,中国的大经济体量就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在解说这一段的同时,视频中也出现了汽车发动机转速表盘,从视觉上展现了大马力发动机的动能。

视频借用相同的表现手法,又依次解释了“速度慢一点该担忧吗?”“中国经济增长依靠消费驱动、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需要绿色发展”等问题。

这一视频运用生动有趣的比喻和演示,在短短4分半的时间内解释了国外受众最关注的两会新闻之一——中国经济的增速。适时的镜头转换、动态数据的添加等手法,有利于对中国缺乏了解的海外受众更具体、清晰地理解中国经济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

(二)频繁使用直播与受众互动

在外籍记者的报道中,直播的形式也被频繁使用。来自新华社的外籍记者海伦和穆小龙,在海外社交网络平台Twitter以及手机直播应用Periscope上进行了多次针对两会的直播。这些直播时长不定,有的长达30分钟,也有的仅10分钟左右。直播人员包括外籍记者、中国记者和两会代表委员等。

记者们在直播时首先介绍当天的讨论话题,记者讨论和介绍后,会积极和在线受众进行互动,回答来自评论区的问题;涉及两会代表、委员时也常会包含对他们的介绍,讲述他们的故事和提案。

直播的类型虽简单,却也是最直接的。每期互动讨论话题,回答海外受众最关心的话题,包括军费预算、“一带一路”议题、雾霾、环境、文物保护、二孩政策等一系列两会热词,直播观众往往达到三千至六千人。相对于录播而言,直播有较大的风险,内容和形式上的把控难度更大。让外籍记者来直播报道两会需要大量的前期沟通和准备,以及长期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才能确保直播顺利。

(三)寓两会知识于汉语教学之中

“大家好!欢迎收看‘艾瑞克跑两会’——关注《中国日报》,学习两会中文。我是主持人艾瑞克。”每期节目,艾瑞克都会以这样的方式开始,接下来便会用中英文分别介绍今天要讨论的词汇。这一节目如同词典解释或者课堂教学,视频中会用田字格加汉语拼音的方式,呈现当天的词汇,这些词汇在每条视频中出现两到三次。

两会期间,艾瑞克向国际受众介绍了“两会(人大、政协)”“政府工作报告”“人民大会堂”“议案/提案”“民法总则草案”“代表委员”和“部长通道”等词汇。(作者刘滢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笑璇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本文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学术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资助项目“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国际传播策略与效果研究”, <批准号: 2017JT001>的阶段性成果。)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热词海伦外籍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Preface of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Fundamentals,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 Yiu-Wing Mai's 75th birthday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张福利
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海伦·凯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