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017-06-04刘红香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口头口语交际

刘红香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语文,语者,口头表达,文者,书面表达。”可见,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很多语文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师却存在“重文轻语”的思想。他们认为,中考没有对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专门考核,因而教学中只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而忽视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培养。当代言语学家、教育家张志公说:“现代社会运用口头语言的机会越来越多,口头能力办公要求越来越高。”可见,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今社会生存本领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加强学生听说的意识,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口语训练,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近年来,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问题,笔者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现将做法简述如下。

一、农村初中学生口头交际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口头交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胆怯不敢与人交流

农村大部分初中学生生性胆怯,被动听课的不良习惯严重,对老师的提问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敢主动举手发言;如被点名发言,也往往神情慌张、声音微小、有的学生连目光都不敢与老师相对,还有的学生会有搓手、结巴等现象,有时甚至出现整堂课只有“老师独自做演讲,全部学生做听众”的状况。

(二)与人交流不懂得如何表达

个别胆量稍大的学生虽然敢与人交流,但在交流过程中,却不懂得如何表达。例如,有一次,有一名初二的学生到我办公室请假,一进办公室径直到我身边大声说:“我要请假。”当时我听了之后心里不是滋味,我问他说:“你向谁请假?为什么请假?”他说:“办公室里不是只有你一人吗,不向你请还向谁请?我要回家。”我除了略带一丝不悦外,更多的是深深地陷入了“教学无方”的沉思中。一个初中生,在与人交流中,如何把话说得清楚和起码的礼貌、态度都不懂,像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真是令人心痛,也值得教育工作者反思。

二、造成农村初中学生口头交际问题的原因

(一)教师自身原因

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然而,在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方面,农村初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忙于应付应试教育,忽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前,农村部分初级中学教师的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教学中围着中考“指挥棒”转,往往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于是,很多教师只注重对语文知识的传授,注重答题技巧的训练;学生整天忙于应付各种大考小考,只是“动手,不动口”,以至于出现了很多学生笔头“功夫”不错,但口头表达能力却是语无伦次的现象。

2.教师自身知识素质和水平跟不上时代要求,力不从心。俗话讲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和开发者,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但是,很多农村初中教师知识素质较差,普通话不标准,讲话不流畅,而且农村教师到外面学习新知识、新观念机会少,往往是闭门造车。因此,很多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二)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然而,现在很多农村学生家长忙于一家人的生计,纷纷到城里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大多由婆婆、爷爷看管,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长期在这样环境成长,性格会变得柔弱内向、自卑孤僻等。这就给进行语言交际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对策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明确目标,练好基本功

俗话讲:“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语文教师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挑起大梁。为此,语文教师要做到:1.更新观念,认识到培养学生口头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这是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口头交际能力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最基本的能力。2.明确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口语交际总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3.掌握口语交际必要的基本功。如,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与人交往的一些礼仪知识等。4.了解口语交际的逻辑性。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交谈的条理性。

(二)发挥教师自身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口语交际兴趣

索菲亚.罗兰说:“美丽,使你引起别人的注意;睿智,使你得到别人的赏识;魅力,却使你难以被别人忘怀。”教师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语言表达,正如苏赫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言语是什么东西也不可取代的感化学生心灵的一种手段。”教师如果能做到课堂上,教学语言生动、形象,而富有创造性,能声情并茂朗读课文;课后,能经常用普通话与学生交谈,引导学生多讲普通话。使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模仿老师说话,愿意跟老师学习。学生有了兴趣,教师指导便得心应手。

(三)多种渠道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1.教会学生口语交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农村学生多数性格内向,害羞,刚接受口语训练时,羞羞答答,未语先脸红,所以首先鼓励学生敢说,敢大声说;接着教会学生说好普通话;再接着指导学生怎样才能说得好,侧重于态势、语音和倾听的训练。心态,平和从容;姿态,站、坐、行,自然大方,稳重规矩;神态,目视前方,﹙初练时,目光平视后黑板即可﹚不左顾右盼;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速适中,没有口头禅;倾听,目视谈话对象,态度诚恳,对谈话内容理解并有相应的回答。

2.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去掉“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法,多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发言、讨论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式包括小组讨论、师生对话、复述、朗诵、背诵课文、表演等。课堂上,长期重视听说训练,会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课前五分钟“说读”活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近年来,笔者坚持开展课前五分钟“说读”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主要做法如下:

“说读”形式。成立“说读”小组,每组2—3人,设立小组长;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安排一个“说读”小组到讲台“说读”,人人都要参与;每次“说读”结束,学生代表评价,老师点评并打分;从第一组开始,依次轮流,周而复始;每个月评比一次,评出“说读”优秀小组五个,教师给予表扬。

“说读”内容。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背诵课文等;第二阶段,讲故事、推荐一条格言或一本书等;第三阶段,演讲、对学校内外新近发生的事情进行点评,对新近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发表个人看法。每周“说读”内容的内容由语文教师定,并组织相关小组准备,以确保每次“说读”的质量。

4.利用主题班会,對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主题班会内容一般是结合国家大事、节日等来进行的,笔者把主题班会的活动,作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父亲节”时,举办了“献给父亲的歌”的主题班会,会前,要求每位学生给父亲写一封信,不用署名,信统一装在档案袋中。班会上,学生按座位顺序从档案袋里抽取一封信,到讲台读,读的学生不知是谁的写的信,要求读出情感,这次训练学生非常欢迎,效果很好。后来,我又利用母亲节、清明节、中秋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组织主题班会,给学生们提供了各种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笔者认为,教师只要肯下功夫,多动脑思考指导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并持之以恒,让学生多听、多说,总有一天,他们会在舞台上舞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猜你喜欢

口头口语交际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两块磁的交际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看影视学口语
口头作文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