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个人调适策略

2017-06-03吴昊泽杨玥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5期
关键词:调适大学生

吴昊泽+杨玥

(1.吉林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吉林,长春 130118; 2. 吉林建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 吉林,长春 103118)

摘 要:伴随着高校数量的增长和大范围的扩招,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因此,从容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己,认真做好就业心理准备,积极调适在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

自从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机遇与挑战之间的矛盾,个人经验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一系列的冲突。这对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心理能力上的检验。

1、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调查

1.1问卷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是借鉴以往相关调查的经验制作而成。本问卷共分两大部分32道题目。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性别、专业、生源地等;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在当前就业形势下所产生的各种心理反应,如就业价值观、就业准备及就业实现途径等。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大学和吉林建筑大学四所高校的部分全日制应届毕业生。问卷共发放600份,实际收回587份。其中男生312人,占53.2%,女生275人,占46.8%;文科类252人,占42.9%,理科类335人,占57.1%。

1.2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集中表现

1.2.1 过高的职业预期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普遍都存在着过高的职业期许。超过九成的学生想要拥有较好的福利和高薪,并要求去经济发达的城市工作。对于一些略微偏远的地区坚决持有拒绝态度,这些都表明了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有着错误的定位和认知。

1.2.2 就业焦虑和恐惧

大学生一方面希望服务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他们心里又患得患失,不想离开学校,害怕承担风险,这种心理体验是由于他们意识到了工作目标状况和主观推测之间的矛盾所产生。

1.2.3 就业的盲从与冲动

很多学生不能客观地去分析社会需求,对自身没有较好的认知和了解,缺乏对自己在竞争方面的自信,时时模仿他人,甚至会表现出极端的情绪,缺少职业规划,没有中长期的目标,经常会对各种信息做出不假思索的回应。这种行为的结局必然导致一些后悔成分出现,影响了大学生对新工作岗位的期望值,甚至影响大学生今后的工作方向。

1.2.4 不注重个人能力培养,痴迷于搞关系

部分学生认知偏差严重,不在个人能力上注重提升,却一心指望在托关系、走后门、找门路上,甚至认为没签上某份工作是没有找到合理的关系户。在此不良认知的促动下,部分学生陷入了怨恨、后悔、依赖他人的怪圈中。

1.2.5 缺乏法律意识

在挑选工作单位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有着骑驴找马的打算,换言之就是不管好坏单位先签约,然后继续接受其他单位的录用。一些毕业生在首次签工作的时候是真诚的,一旦他们找到了一个认为更好的工作,他们就有毁约的想法,而且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可以违了再违。不把合同或者协议当回事,轻视其法律效力。如果毕业生不能得到用人单位和学校就业部门的同意,不能被允许单方面的更换单位进行违约。在找工作阶段,大学生需要学着用法律的手段去保护各自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但同时也要尊重法律对个人的约束。

2、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个人调适的对策

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上述心理问题,来源于很多方面的客观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例如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业形势的严峻及就业制度和市场信息制度不完善等。二是学校原因,例如教育理念和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高校没有和企业及时建立较好的联系,高校就业指导形式化且内容单一以及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缺乏等。三是家庭原因,例如家长对子女就业心理关注程度不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和家长对子女的过度溺爱等。当然也有大学生的主观因素,例如大学生发展的阶段特殊性,缺乏对各种工作岗位和自我认知的充分认识,对求职的自我准备不充分及就业理念存在误区等。

2.1 建立求职目标

建立求职目标是获得良好的求职心理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建立求职目标需关注以下两点:首先,正确地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兴趣、特点,性格特征和能力水平等。同时也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其次,正确地理解就业形势,积极了解外界动态,了解自己专业的社会需求和理想工作的动态以及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特殊需求等。

2.2 加强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就是自我激发、鼓励自身的动机和行为的过程和方法[1]。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应用坦然的心态客观分析失败原因,并及时找出自身缺点和不足,直面社会现实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次,把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每完成一个小的目标就是一个自我激励和自信不断提升的过程,为最终实现长远的职业目标打牢基础。

2.3 加强自身的适用性

适用性就是指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就业预期和知识能力结构,以期在就业市场的需求中做到尽可能的灵活应变[2]。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职业类别和社会需求会改变的很快,有些人主修的专业在入学时有短暂的需求,但在毕业时就趋于饱和,因此难以就业。所以,减少就业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尽可能地增加自己的适用性。能够保证自身能力的强大,满足社会的需要。例如,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辅修第二学位等来充实自身对理想工作要求的知识。

2.4合理的自我宣泄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难免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时候,适度的宣泄可以使不良的情绪得以释放,这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身心健康,使人的内心得到缓解和放松,但宣泄要注意场合、气氛和身份,注意合理性。

2.5 提升心理品质,加强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应着重训练以下几种心理品质:

2.5.1 职业素养。拥有奉献精神、强烈的责任心是现今用人单位的重要用工标准,职业素养也在考察候选人各种能力中占据首要位置。

2.5.2 适应能力。适应性不仅仅是指将书本中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也包括人际关系、居住关系的和谐。

2.5.3 团队合作精神。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做好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团队中发挥充分作用,每一个团队的成功都不仅仅是靠单纯的个人能力决定的。

2.5.4 能很好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并且能够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除了上文提到的各种品质外,求职者还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拥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才能够为社会带来效益,这样才能增加自己在行业竞争中的潜力。通过调查,有良好的法律知识的毕业生更加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品质、高素质的人才将成为用工主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会随之逐渐明朗起来。所以,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就业心理和就业理念,从容面对社会需求,通过积极改变、灵活应对来填补自身短板。同时完善自身成长,通过就业技巧来积极应对随时改变的就业形势。

参考文献:

[1]方承志,王胜.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当代教育论坛,2006(3).

[2]苏建新.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分析和应对.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注:吉林建筑大學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191167

猜你喜欢

调适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浅析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