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生产力逻辑及建设理路
2017-06-02曹洪滔
曹洪滔
摘 要:从生产力视角探求新型城镇化的逻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生产力由手工工具向机械化的转变是现代意义城市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时期现代科技生产力社会化应用的必然逻辑。沿着生产力逻辑实现城市化到新型城镇化的跨越,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论的基本遵循。以现代科技生产力发展和应用为起点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信息化,为新型城镇化构建硬环境;推动农业科技化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基础;深化农民素质与创业教育,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企业转移、转型与再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产力逻辑;建设理路;现代科技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5-0090-04
引言
自新型城镇化被写进十八大报告伊始,学术界掀起了一波新型城镇化研究的热潮,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着实践的发展,也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和基调。强化其基于唯物史观视角的逻辑研究,跳出反思城市化的窠臼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学者们关于其逻辑起点的研究主要有三种:首先,部分学者将新型城镇化界定为城市化过程反思的产物,甘丹丽[1]从科技创新的视角反思了中国的城镇化存在着诸多问题,进而提出了具体策略;李曦、彭品贺[2]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是一种生态良好、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结构优化的发展模式,据此探索了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思路;于莲[3]认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而提出以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上述问题的解决。显然,反思探索的视角阐释过去城市化存在的不足,并不能明晰未来。其次,部分学者将新型城镇化单纯解读为中小城市或县域城镇的城市化,进而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村人口转移的结合。这部分的研究主要是在新型城镇化提出之前,学者们从小城市发展和县乡镇发展的角度阐释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思考和对策,他们的逻辑起点既有对之前城镇化建设不力的反思,也有科技发展对城镇化建设推进的影响。之后,倪鹏飞[4]在这方面做出了阐释,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具体路径与对策。单纯将新型城镇化缩小为中小城市或者县域城镇化,则存在着回到过去老路的风险。最后,也有部分学者对上述观点兼而有之,比较典型的是王乐涛[5]从生态生产力发展的视角将新型城镇化界定为城市、城镇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城镇化。这种思路只是基于现实发展的一种考量,不能从逻辑上明了城市化向城镇化过渡乃至转变的根本所在,也易于回到反思过去的老路上去,对预晓未然略显无力。
无论是对于过去的反思还是对中小城市乃至乡村城镇发展的期待都有一定的道理和客观依据,但其在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存在的不彻底、功利化或现实化倾向非常明显。在新型城镇化研究的彻底性上下功夫,必须将起点转向生产力逻辑。从生产力视角切入,分析城市化与生产力的互动共契,具化生产力发展和阶段性转变与城镇化发展的逻辑,更加明确建设的功能和路径,在方向性上更具导向性,有助于解决为什么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怎样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
一、城镇化方式变迁与生产力发展的逻辑共轭
在手工工具时代,城市是伴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它具有一定的经济职能,但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统治,而为数众多的小城市成为政治的节点发挥着其政治服务的职能。虽然这一时期城市得到了发展,但其没有摆脱其作为农业发展补充的地位。因此,一直到封建社会时期,在手工工具生产力时代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并没有发展起来。
1.机械化生产力与城市化的推进。从利用一般的手工工具进行手工作业到机器在工厂中的大量使用,人类步入了机器时代。生产的广泛发展,要求制造出一种不受地点和季节限制的发动机。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6]社会形态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的转变,主导生产工具由手工工具发展到了机器。
机器的大规模应用使生产社会化程度空前大幅度攀升。恩格斯说:“纺纱机、机动织布机和蒸汽锤代替了纺车、手工织布机和手工锻锤;需要成百上千的人进行协作的工厂代替了小作坊。和生产资料一样,生产本身也从一系列的个人行动变成了一系列的社会行动,而产品也从个人的产品变成了社会的产品。”[7]他对生产社会化进行了形象而生动的解读。所以,生产社会化就是多数劳动者在资本的凝聚下,集中在一个工厂内使用生产资料,通过分工合作生产商品的生产组织形式。
生產力发展和主导生产工具的机械化转变决定了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和随之而来的社会性变革,这些变革决定并推动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场所工厂化发展和大型设备的规模化应用推动着资本和人力的密集化。当生产实现社会化的时候,机械化时代的工厂化发展取代了手工业时期的工场化劳作,一条条生产线的建立使工厂的机械设备高度密集,同时机械设备的大规模应用也需要产业工人的规模化集中。因此,资本和人力的高度密集成为机械化时代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然结果。第二,生产过程的专业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协作化推动着企业互通和区域化集中。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推动着社会分工向纵深发展,使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任何一个产品的生产甚至都需要多个企业的相互协作,互通有无、协作发展成为机械化时代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因此,机械化时代企业围绕城市的区域化布置和集中成为企业参与社会分工甚至国际分工的决定性因素,产业集群和工业化大都市的发展正是这种结果的产物。第三,企业和人员的集中推动着服务业的密集化发展。大的企业及大量产业工人的集中推动着整个服务业的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餐饮、医疗、教育、养老、休闲等产业也必然会随之发展,因此而形成了一个以大企业为核心、以公共管理和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化城市,颠覆了城市在手工工具时期的政治统治和管理职能。因此,生产方式的机械化转变推动着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和集中,因而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很明显,这一时期生产力由农村转向了城市,城市化的发展已经摆脱了过去城市作为农业经济附庸的地位,城市开始以独立的经济体迅速发展,农业也由过去的主导地位成为了工业化的一个环节,农村走向了被城市统治的时代。
2.现代科技生产力发展对城市化的新要求。随着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机械化生产力实现了向信息化生产力的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人类步入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这个过程中,农村的发展也难以置身其外,实现与城市的对等以及协调共进,新型城镇化因此成为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的必然逻辑。
以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为载体的信息化乃至全息化等现代科技生产力正在发展并逐步成为继机械化和电气化之后的主导生产工具,它们推动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使作为社会发展关键节点的企业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与机械化和电气化时代企业机械设备庞大、资金密集度高、劳动力集中、对资源能源高度依赖等特点不同,它们有了自己新的特点:第一,生产力由机械化向信息化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转变决定了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企业类型的转变,“科技生产力的流动推动新兴产业形成”。[8]尤其是企业对知识密集的高度需求、对环境质量的高度要求、对廉价劳动力的高度追求和对物理规模需求的弱化都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发展面向中小城市乃至农村。第二,企业科研投入比高,以技术或服务创新为根本。在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生产、研发型企业科学技术含量主要体现在自身的研发和创新上,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收益,因此,它们对于技术或服务创新的追求是根本。第三,企业物理规模小,易于空间集聚。现代科学技术精细化、小快灵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创新型、技术型企业是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源为基础,生产的都是高技术含量小而精的产品,基本不需要大型的厂房、设备和原料,所以其规模相对较小,企业在空间集聚比较容易。企业之间的集聚不仅可以解决资源共享的问题,还可以带动和发展一批相应的服务型产业,有助于实现企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作用。
对农村来说,现代科技生产力在农业的社会化应用,使农业生产专业化、信息化、一体化的发展对劳动力知识化、技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劳动力的更新换代以及实现劳动力知识更新经常化使之适应自动化、信息化的要求,成为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绕不开的选择。“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剩余劳动力必将发生产业转移和空间转移”,[9]新型城镇化不仅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可以解决信息处理、产品流通、人才支持、知识更新等一系列问题。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推动农村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农村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代化的必然逻辑。
二、新型城镇化理论的生产力遵循
近年来,习近平、李克强就新型城镇化做了多次讲话和阐述,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了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和重点任务,对如何具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做了安排。他們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思想、理论和要求是对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回应,也是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做出的战略选择,从根本上说是对生产力逻辑的基本遵循。
1.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与生产力发展目的性的逻辑一致。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客观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也即是说它具有以人为核心的目的性。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目的是“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10]毫无疑问,新型城镇化提出了把人作为发展主体、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作为了以人为核心的根本尺度。习近平指出,“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而是人口城镇化”,[11]更具体地说,在推进城镇化的路径上,首先,“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12]其次,提高农民工在城市生存、定居乃至更深入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这也是在以人为核心基础上对人的提升。再次,推进同城待遇的公平化,“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13]习近平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宏观要求,为坚持以人为本和共享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路线遵循。李克强强调,“新型城镇化贵在突出‘新字、核心在写好‘人字”,[14]并进一步提出了写好“人”字的具体举措。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举措和实施路径都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根本要求,这与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逻辑一致的。
2.新型城镇化之于生产方式转变的决定性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逻辑一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转变和人民生产水准的提升,转变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关注生态健康、实现永续发展成为机械化生产力到信息化生产力乃至现代科技生产力发展转变的必然选择。因此,新型城镇化之于生产方式转变的决定性与时代使命是一致的。实现生产力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逻辑互动既是顺应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的选择也是其建设推进的必然逻辑。因此,二者的逻辑一致在实践上要求严格遵循。首先,在二者的协调性上,习近平指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过快过慢都不行,重要的是质量,是同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性,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15]其次,生产力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没有产业发展和转变,就没有新型城镇化,新产业的涌现和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只有不断打造优势产业,才能够推动产业聚集,在此基础上实现产城融合发展。最后,新型城镇化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跨越的重要助推器。建设新型城镇化核心是推动生产力的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工农协调。“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综合载体,不仅可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生产和收入水平,而且有助于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催生新兴产业。”[14]因此,新型城镇化在产业融合、结构转变、打造新兴产业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城市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必将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社会化应用的逻辑一致。生产力的社会化应用投射到城市化建设中就是推进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过渡。改变过去由大的生产线和大企业支撑的城市化推进,实现现代科技生产力的广泛社会化应用就需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新兴产业的集聚,而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生产力给予的决定性支撑。李克强指出,“要抓住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展城市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构建创新转型的大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并在各地成为支柱。”[16]其次,新型城镇化发展为生产力社会化应用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毫无疑问,城市文明对农村的覆盖将为生产力在农村发展和应用打开新的大门和通道,无论是生产、服务和流通都将迎来新的春天。最后,新型城镇化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增长点,是生产力发展充分时代化的关键体现。“面向未来,中国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城镇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17] “中国的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18]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为工业发展转型提供了机会,也给新兴产业的崛起提供了机遇,并将给各个行业在农村的落地提供很好的契机。
习近平、李克强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思想沿着生产力逻辑实现了从务虚到务实的跨越,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生产力发展决定论的基本遵循,为当下我国解决城市发展诸多问题和基于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原则遵循,围绕此展开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理路的进一步探索也成为本文继续深入的必然逻辑。
三、推进现代科技生产力与新型城镇化逻辑共振的理路
以现代科技生产力发展和应用为基础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之逻辑共振既是解决我国发展问题的需要,更是生产力发展到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的客观要求。基于上述分析,实现现代科技生产力与新型城镇化的逻辑共振需要在各个方面统筹推进。
1.推进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信息化,为新型城镇化构建硬环境。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实施必须依现代科技生产力发展顺势配套实施,基础设施硬环境建设更是如此。
(1)铺设现代化信息网络。实现对信息的获取、筛选、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和决策成为现代科技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环节。对现代化信息网络的铺设不仅要实现大城市与城镇的互联互通,还要实现城镇与农村的互联互通,使无论是企业、政府、个人乃至相关团体和组织都能够在信息获取上无障碍和效能化。具体地说既要在网络硬件的建设上高投入,还要在信息网络的服务上高质量,也要在信息网络的维护上高效率。
(2)架构智能化交通网络。充分发挥新型城镇设施、环境、服务一流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就要建构起智能化的交通网络,推动小城镇、大城市、内外人员往来、货物物流往来的便捷高效,缩短城市和城镇距离、农村和城镇距离,削减企业甚至农业等方面的流通成本,提升生产服务效能。因此,既要大幅度提升铁路网、航空网覆盖率,也要提升交通网络的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使农村、城镇、城市的物理实时距离大幅度缩短。推动城市作为文明枢纽向城镇作为文明枢纽的转变并实现其与农村的联系和交融。
(3)完善快捷化物流网络。随着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业迅速发展起来,使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流通速度大幅度提升。推进新型城镇化无疑需要完善快捷化物流网络,使企业、城镇居民乃至农村居民享受和大城市一样的服务。实现这一点,要制定标准规范物流服务,要催生更多优质物流企业,要做好物流从业人员基本保障,形成现代科技生产力时代高效、优质的物流业,为新型城镇化的健康运转提供基本保障。
2.推动高新农业科技应用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坚实基础。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在于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进步,唯此才能为新型城镇化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这包括充裕的剩余劳动力、庞大的资金来源、充足的实业基础、巨大的消费能力、有效的城农互动和相互推进。
(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实现农业发展由个体经营半机械化、机械化向适度规模经营的机械化、信息化或者是精细化方向发展,唯此,才能推动农业发展与生产力进步整体适应。因此,推动农业科技创新首先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使其发展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其次,宏观政策和地方上进行调整,使更多的优质人才投身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最后,协调推进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技创新,实现整体协同进步,包括农业种子培育、种植技术更新完善支持、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等等。
(2)深化农业技术应用,提升农业效率。实现科学技术向生产领域的即时转化应用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生产要素时代生产力快速发展背景下的重中之重。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亦是如此。首先,加大农业科技应用试点,缩短转化周期,使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其次,开展对农业从业者技术宣传和培训,提升他们种粮技术和水平;最后,注意技术差异化,不同地区根据实际规模化耕地种植和精细耕作相结合。
3.深化农民素质与创业教育,实现农业剩余勞动力转移。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义是人,必须不断实现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实现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双向交流互动,以人的改变推动其持续向前发展。
(1)抓好农民素质教育,提升素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需要城镇居民的不断增加,必然要求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这一过程伴随着农民素质的提升。首先,加强农民的文化知识教育,使越来越多的农民文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素质越来越高;其次,提升农民基本素质,包括文明礼仪、人际交往素质等;最后,推进农民能力培养,提升他们在城市、城镇的生活能力、就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2)推动农民创业教育,助推农民以城镇化为契机的转型。新型城镇化不仅需要大量的现代化企业实现由城市向城镇的转移,更需要大量农民实现由农民或农民工向城镇居民的转型。一方面是建立在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基础上的农民工向城镇常住居民的转型,另一方面是建立在实现创业基础上的农民或城市居民向城镇市民的转型。因此,需要对农民开展面向服务业、农业产业链服务等方面的创业教育,提升农民创新创业素质,推动农民向城镇居民的转型。
4.推动企业转移、转型与再生,为新型城镇化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需要人员的聚集,但更需要产业发展的支撑,没有产业的支撑将成为无本之木,人员的聚集也将失去基础。因此,推动企业转移、转型与再生是关键,这样才能使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基础、动力足、能持续。
(1)助推科技型企业转移。科技型企业的城镇化转移不仅可以减低大城市资源环境压力,更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低廉的用地成本。科技型企业虽然技术、资金密集但人员相对较少、固定资产相对较少,加上现代科技型企业对环境要求高的特点刚好可以得到满足,推进科技型企业转移不但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各地政府及其规划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税收、用地、劳动力和配套设施助推科技型企业转移,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核心竞争力。
(2)实现传统型企业转型。过去城市化过程中造就的一些传统型企业由大城市向小城市乃至城镇的转移多为被迫的,或为获得区域竞争优势,或为获取廉价劳动力,或为获益税收优惠和政府资助,这些都将随科技进步、开放互通、科学发展而终结。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适应现代科技生产力要求实现转型成为传统型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产品更新,满足人们时代化需求;其次,加大高技术人员引进,为企业研发、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保持与时代发展同步;最后,实现企业合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集中优势资源集中产品或服务方向推动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