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效果研究

2017-06-02卞国成

今传媒 2017年5期
关键词:因子分析法全民健身

卞国成

摘 要:基于因子分析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苏省公众体育认知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按职业划分,行政机关人员体育认知水平最高,农民认知度最低;按地区划分,苏南地区公众体育认知水平最高,苏北次之,苏中地区公众体育认知水平最低;公众体育技能认知严重不足。据此,笔者提出提升体育认知度、促进全民健身战略高效落实的建议。

关键词:全民健身;因子分析法;体育认知

中图分类号:G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065-02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2016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江苏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就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作出部署。了解并掌握公众的体育认知情况,在其基础上提出改善措施,将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高效落实。

本文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江苏省公众体育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为学校体育知识教学、社会体育知识普及、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提出建议。

一、文献综述

认知一词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环境、自我意识或自我行为的了解,可看做是调节动机和运动行为的重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Kelly研究发现,个人行为的参与和表现与认知程度呈高度正相关,认知程度越高,参与的程度类别就越多[1]。根据发展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认知学习理论》中的轮廓、适应、平衡、同化、调节五种基本观点,个体为了保持平衡会产生适应行为,而同化和调节是适应的两种方式。根据以上观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可视为个体对于环境刺激的同化或调剂作用,目的在于满足某些身心需求,通过反复的刺激反应,个人即对所接触或所参与的体育活动形成自我认知[2]。

据此,笔者将体育认知定义为个体获得外部体育的有关信息,并把外部信息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性认识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体育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就是体育认知度。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1.数据来源。在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共发放问卷660份,回收有效问卷594份,有效率达90.0%。

2.数据处理。问卷内容分为受访人人口学特征和体育认知度两个部分:(1)人口学特征包括受访人所在地、年龄、职业等方面;(2)针对体育认知度水平调查,笔者选取13个测量指标,以单选题或李科特五级量表的形式共设计25道问题。五级量表题中,每个问题分别按照“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设五个选项,其对应得分为1,2,3,4,5分[3];单选题中,答对记为1分,答错记为0分。为使每个指标更具有可比性,以单选题设计的指標分别包含5个问题。

3.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性别比例上,男士占55%,女士占45%;年龄结构上,25岁以下的受访者占14%,26~40岁的受访者占34%,41~55岁的受访者占40%,56岁以上的受访者占12%;职业构成上,行政机关人员占比30%,企事业单位人员占比25%,农民占20%,自由职业者占15%,学生占10%;地域结构上,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受访人员各占1/3。受访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较完善,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是探究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不易被直接观察到的、对可观测变量的变化起到支配作用的潜在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4]。通过降维的方法,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本文使用 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

2.指标选取。以体育认知的定义、内涵为始源,根据相关文献综述,结合研究目的,笔者选取体育赛事知识、赛事举办与城市发展、运动项目、运动价值、体育榜样、体育技能、体育理论知识、运动饮食营养、运动分类、自我健康认识、体育知识讲座13个指标进行分析,将这些指标分别标记为X1,X2,X3,X4……X13。

3.因子分析过程

(1)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首先对13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指标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的P值均小于0.1,原始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强,指标适宜做因子分析。再将指标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s球形检验。其中KMO值大于0.8,Sig.值小于0.05,同样说明指标适宜做因子分析。

(2)公因子提取。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提取公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前 3 个公因子特征值大于1 ,累计方差贡献率近60%,包含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把 13个评价指标划分为 3类进行研究。

根据分析结果的因子载荷,公因子1主要与体育理论知识、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体育知识讲座、自我健康认识、运动目的、运动饮食营养、运动分类相关,结合这几个指标特点,命名为运动健康认知;公因子2主要与运动项目、体育赛事、运动价值、赛事举办与城市发展、体育榜样相关,命名为项目赛事认知度;公因子3主要与体育技能指标相关,命名为体育技能认知。

(3)因子得分。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公众地体育认知水平,需要计算因子得分。根据SPSS分析出的因子得分矩阵,可得因子得分表达式:F1=0.072X1+0.055X2+0.099X3+0.0 86X4+0.087X5+0.129X6+0.166X7+0.189X8+0.148X9+0.136X10 +0.179X11+0.184X12+0.188X13,同理可得F2,F3的表达式。式中X1,X2,X3……X13为原始问卷数据标准化后的均值,结果为:运动健康认知度F1=1.33,项目赛事认知度F2=0.46,体育技能认知度F3=0.0004。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三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0.215%,18.344%,7.888%),得出公众体育认知度[5]:F=0.53F1+0.32F2+0.14F3,由此江苏省公众体育认知度为0.86。

(4)各地区、各职业公众认知度比较。按照上述方法,将数据根据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地区分别进行处理[6]。可得,苏南,苏中,苏北的运动健康认知度分别为1.37,1.29,1.34;项目赛事认知度分别为0.52,0.35,0.50;体育技能认知度分别为0.007,-0.03,0.02。综合可得,苏南地区公众认知度最高为0.90,苏中地区认知度最低为0.80,苏北地区为0.88。

将数据按照职业进行划分处理。可得,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民,自由职业者,学生的运动健康认知度分别为1.37,1.31,1.28,1.33,1.38;项目赛事认知度分别为0.56,0.52,0.32,0.40,0.34;体育技能认知度分别为-0.03,-0.002,-0.02,0.04,0.09。综合可得,江苏省行政机关单位人员体育认知度最高为0.91,企事业单位人员、自由职业者、学生认知度相仿,农民体育认知度最低,为0.79。

四、结论与建议

1.公众体育技能严重缺失。根据上述分析,江苏省公众体育技能认知度接近于0,约为0.0004,体育技能传授刻不容缓。

(1)学校运动兴趣培养是基础。社会人的体育技能大多是在学生阶段养成,江苏省大部分学校已配备较完善的体育设施、专业的体育教职员,但学生能否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关键在于兴趣驱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主要受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评价等影响。对于体育教职工来说,应重视运动技术教学,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研究;客观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在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指出其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明确下一步的学习规划及需要纠正的动作点,在不断尝试中掌握运动技能,享受运动乐趣[7]。

(2)社会体育指导服务是保障。社会体育指导服务人员除了可以组织和带领群众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可以传授体育技能,指导群众科学健身、提高锻炼效果。[8]《江苏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要从30人增多至35人。提升社会体育服务水平在发展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同时,要保障体育服务质量。由此,需要发挥体育院校的输送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渠道作用,体育院不论是软件设施还是硬件配套都能满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需求。应加强对体育院校学生的特长培训和文化知识培养,拓宽职业技能;加大体育院校与企业单位、社区、街道办事处、农村文化站等的体育活动合作,丰富院线学生的体育指导实践经验,为以后进行社会体育指导服务工作奠定基础[9]。

2.农民体育认知水平低下。根据调查结果,农民的体育认知水平严重不足,这反映了农村体育服务欠缺、体育设施投入不足、体育活动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目前农村绝大部分健身活动以家庭性、小群体性和自发性为主,很少形成规模性的健身群体。为此需要各级政府将促进农村居民健身工作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配备专兼职体育健身工作者,具体负责农民体育工作。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力度,将群众性体育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对一些缺少基本公共体育设施的偏远贫困乡村予以重点帮扶。

3.苏中地区认知水平较低。相较于苏南和苏北,苏中地区公众体育认知水平稍显不足,苏中地区体育建设有待加强。对此,省政府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彩票公益金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当地依托特色资源,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城市,如支持扬州建设体育旅游城市,支持南通建设生态体育城市。同时,鼓励并支持苏南发达地区围绕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先试先行,率先建成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全民健身科学发展探索经验、提供示范。

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国家战略、指引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较高的国民体育认知度应该成为推进这一战略落实的重要“内驱力”。综合看来,江苏省公众体育认知度还待提高,政府、社会、学校应共同发力,引导国民逐渐形成正面、积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体育观念,提升体育认知度,促进全民健身战略高效落实。

参考文献:

[1] George Kelly,Powell McClennan .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aerobic exercise; A brief meta-analitic view of randomise controlled trials[J].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ve,1999(7),115-119.

[2] Jean Piaget. Cognitive Studying Theory[M]. US:Greenwood Publish Group,1986.

[3] 李旭.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开封市菊展游客满意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5):166.

[4] 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480-481.

[5] 林峰.基于因子分析的老字号餐饮企业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一个个案研究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9(7):53-58.

[6] 蒋志华,顾振海.西部12省经济发展状况对比研究——基于聚类因子分析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7(5):138-141.

[7] 徐昶楠,施丹萍.影响高校学生运动兴趣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1(14):393.

[8] 吴云红.浅析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发展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2011(4):33.

[9] 周超群,舒鹏,王海燕.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下江西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研究[J].江西科学,2015(5):776.

[责任编辑:传馨]

猜你喜欢

因子分析法全民健身
基于因子分析对乡村旅游者乡愁感知的研究
建筑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快递服务配送环节的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新闻的突破与深挖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基于因子分析法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评价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的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