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与思考

2017-06-02蒋宗伟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思政课高职

蒋宗伟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基于得实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思政课线上建设主要依托三个模块:一是内容建设与发布模块;二是课程管理模块;三是教学班管理模块。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建设应注意四个方面的环节:一是网页设计宜简易亲和;二是网络课程内容宜突出增益性;三是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宜占相当权重;四是网络课程与实体课程宜适时交互穿插。

关键词:高职;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69-05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既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全新平台和信息资源。当前,网络化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常态,这对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主动顺应移动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搭建能用、好用、常用的网络教学平台。

一、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进行高职思政课改革的必要性

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这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也提出了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任务。“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是:“95后”大学生深受网络信息环境的浸染,他们获取思想言论、政治动态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渠道更加广泛,对热点社会舆论、重点社会问题关注度更高。然而,在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面前,高校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往往表现出“从众迷茫”,网络信息的过滤和自净能力欠缺,容易被各种观点言论裹挟和迷惑,难以在莫衷一是的观点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常常陷入理论摇摆、思想困惑和情感纠结。而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社会上有什么思想、什么风气出现,生活方式发生什么微小变化,都总是要首先传导到校园,传递到学生。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渗透首先选定的是我们的教育系统,是校园。境内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利用各种网络平台以煽动传播、数据挖掘等手段蛊惑人心,妄图从思想观念上误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左右学生、在理想信念上动摇学生。

鑒于此,如果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还局限在教材划定的知识领域,抱着“本本主义”的僵化思想不变通,单纯地固守课堂教学三尺讲台,无视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不及时地外延和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就难以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释疑答惑,传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教学任务[1]。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宣传思想工作。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要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潮流,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占领教育技术的制高点,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他在《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见《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一文中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紧密契合当代“95后”大学生对网络的偏爱,统筹兼顾好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两盘棋,树立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积极建设和使用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自觉地开展远程在线学习,补足和填补大学生在课外时间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空白。

二、基于得实网络教学平台的高职思政课建设实践

网络教学平台开辟和拓宽了课堂教学的新时空。这个平台既要包含整个教学过程(课件的制作与发布、教学组织、教学交互、学习支持和教学评价),也要支持课程管理员对教学的管理和控制,同时,还应支持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管理系统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的教学门户,创造出一个全新的教学场景。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实现从“face to face”到“face to Pc”的切换,完全置身于一个没有监管的学习场景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和自由释放,能更加真实地、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状况,更加客观地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就业导向特点,强调技术的应用和职场情境的模拟。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应紧密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充分调动学生“动手”积极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参与感。因此,高职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注重学生的课程参与和学习体验,通过设计与高职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热点社会案例和思考讨论话题,使他们在辨析观点、表达观点的过程中动态地建构抽象的理论知识,加深对思政课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

为此,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中心自主开发了具有鲜明高职院校特色的得实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这个平台的网络课程创作系统由基本框架、核心函数、模版和组件构成。网络课程创作系统的核心是WCCS基类(网络课程),该基类包括六个对象:Cource(课程)、Page(界面)、Resoource(资源)、Student(学生)、Teacher(教师)、Admin(管理员)。每个对象通过核心函数进行互联互通,可实现对每一个对象的属性、方法与事件的管理和控制。系统提供了二十多个默认模版,如网络课程页面设计模版、资源组织模版、教学策略模版等等,模版由组件与界面控制元素组成。系统提供的组件包括单点登录、portlet组件、菜单、新闻、通告、超级链接、统计、课程新闻、学生专题活动、资源、论坛、测试等[2]。教师可依据课程制作流程导航图进行课程内容设计(见图1)。

我校思政课正是基于这个得实网络教学平台,按照课程制作流程通过三个模块进行课程建设。

(一)内容建设与发布模块

这个模块搭建是网络课程的中心和重点。主要包括课程信息、教师团队信息、教学内容、作业与考试、论坛与公告等栏目。课程信息包括课程简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考核方案、教材教参等内容;课程内容包括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参考视频、学术视角等。通过在线文档编辑器,可以非常方便地将各种文本、媒体资源插入模块之中,并且有“弹出窗口”“进入页面”“当前页面”三种浏览查看方式。为了方便上传资料,该模块还内置了课程资源库,管理员可以将各种教学资源打包后按照不同类别进行不限容量网络存储,突破了网盘的信息存储容量限制。此外,作业与考试栏目还设置了学习进程控制功能,可以实现水平考试和学前测验的结合使用,让学生按照一个强制约束的章节顺序学习课程内容。例如,学生要学习某一章的知识,则先要通过某一章的学前水平测试,而这个学前测试是依据前一章的学习内容设置的,只有学前测试分数高于设定值后,才能查看学习该章节的内容。整个过程全部由系统自动评分,并依成绩优劣进行统计排列。

(二)课程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包括课程团队管理、分配成绩比重、开设教学班三个栏目。其中“课程团队管理”的功能是添加和删减课程管理员,并授予或取消课程后台管理权限;“分配成绩比重”的功能为设置线上测验成绩在整个课程考核中所占的百分比权重;“开设教学班”的功能则是添加或删除课程学习班级。系统为教师设置了“按行政班添加”、“批量添加”和“单个添加”三种方式,“按行政班添加”可以直接通过“网页对话框”联接到教务系统中某学院、某专业、某班级的学生名单后,直接将整个班级导入教学班;“批量添加”可以从学生花名册的Execle表格中直接批次复制学生成员后组建教学班;而“单个添加”方式则可以通过输入单个学生学号添加个别学员进入学习班级。但未在学校教务处备案的学生则无法成为网络教学平台学习成员。

(三)教学班管理模块

这个模块主要包括班级分组学习管理、学习成绩统计和在线访问活动分析三个栏目。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学生在线访问活动分析报表,它可详细地跟踪记录学生登陆平台访问时间、IP地址、总登陆次数、总访问次数、总停留时间、访问过哪些章节栏目、执行过什么样的操作任务等信息,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在线学习情况,并进行后台数据统计和分析。此外,实时聊天室或论坛还支持远程在线教师伴学和即时答疑解惑,师生互动交流通道也非常多样和便捷。

三、高职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思考

目前,课题组基于得实网络教学平台已搭建完成了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自该网络课程平台建成并投入教学实践短短一个学期以来,我校共有通信学院、计算机学院、化生学院等学院的十个专业、近千名学生登陆平臺观摩学习,累计总点击达6 600次,日平均点击近400次,网上答疑130多条,成为教师开展课外教学的主要途径,并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相互补充,极大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课题组成员和部分学生经过讨论、思考,认真总结了网络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归纳了以下四点可供参考的做法。

(一)网页设计宜简易亲和

网络教学平台本质上属于远程继续教育范畴。学生在课外进行远程学习时,其心理状态远比课堂教学现场放松、散漫得多。因此,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应把握和顺应这种学习情境,在设计上要突出轻松、休闲的特点。网络课程页面要简洁、美观,以视觉效果好、令人舒适愉悦、乐于逗留作为网站设计目标,避免出现过于严肃、庄重的平台风格。比如,课题组在设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课程时,首先在课程目录设计上采用浅显易懂的简短标题,尽量避免与教材中原有的学术化目录表述雷同。例如,教材“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分别用“猫论”和“发展才是硬道理”作为新目录标题;“第八章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用“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作为新目录标题;“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用“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作为目录新标题;“第十一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用“要靠谁”作为目录新标题;“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用“一个核心”作为目录标题,等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淡化思政课的理论化、学术化背景,体现高职课程的实用特点和亲和风格。而且,在每一个目录旁边都搭配一个有趣的栏目缩略图片,作为栏目的宣传“海报”,以此改变学生对思政课教材原有目录“板着脸”训话、灌输的严肃正统印象,让高职学生感受到线上网络学习将会是一种与课堂学习不同的学习模式,将会带给他们全新的学习体验,从而在精神放松的气氛中发挥出潜在的学习主动性,投入到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中。另外,网站主页设计还应避免设计过多的主题栏目,尽量简化操作导航功能,减少学生点击栏目的次数,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找到内容链接,避免因过多的繁琐连续操作而产生不耐烦心理,乃至中途放弃继续学习。

(二)网络课程内容宜突出增益性

“90后”大学生普遍个体意识强烈,不喜欢标准化的理论灌输式说教,崇尚多元化的自由观点展示[3]。因此,网络课程内容一方面要严格遵循教学大纲,紧扣教材章节进行内容设计,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的全方位覆盖;但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非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心理状况,要把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延伸、拓展作为着力点,注重挖掘多视角的学术争鸣与不同观点的碰撞,开阔学生的理论视野,让他们不仅“知其一”,还“知其二”,也便于教师在课堂交流互动时开展论点争辩和主题讨论。尤其宜添加在课堂教学中受时间限制而无法大规模插播的动态教学素材,如视频、短片、电影等资源。在“学术视角”这一栏目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解答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少讲官话、套话,多讲新话、真话。要把党和政府出台的最新方针政策及时地补充进去;把权威专家和学者对当今社会热点、社会难点问题的评论分析及时地补充进去;把当前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前沿成果及时地补充进去。要把抽象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紧密联系起来,通过新颖的、典型的真实案例诠释和佐证教材中的相关观点。教师要事先做足功课,将这些资料搜集、归纳、整理后制作成现成的文件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直接打开查看,尽量避免只是列出参考资料书目或给出查询入口或资源链接路径,这样就会增加学生线下再次查阅下载的负担,有可能影响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三)网络学习成绩比重不宜低于课堂学习成绩

网络教学平台建成后,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觉地登陆学习也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不少网络课程存在着“重前期建设,轻后期使用”的状况。教师花费相当精力、财力搭建的网络教学平台却得不到学生的及时跟进和积极响应,“门前冷落车马稀”,登录点击率不高,访问停留时间不长,没有真正地将网络教学应有的功能有效地发挥出来[4]。怎样防止网络教学平台的“烂尾”“撂荒”现象?关键在于强化网络教学平台的形成性考核力度,通过增加线上学习在整个课程成绩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引导学生自觉地把学习精力和时间配置到网络教学平台学习上来。

从我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运行的实践经验来看,思政课考核总成绩由课堂考核(Classroom Assessment)和线上考核(Online Assessment)两部分组成,二者各占总成绩的50%,有意识地提高了课外网络学习所占的分量。其中,线上考核(Online Assessment)由访问观摩、论坛发帖、在线自测三部分构成。线上考核一方面考查学生的表象学习行为,如登陆次数、访问次数、停留时间等活动,可由教师登录“课程后台管理”,通过“教学统计”栏目中的“访问活动分析”日志进行查看,然后根据每位学生的总停留访问时间长短给予不同的得分。另一方面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行为,如在线提问、跟帖发言、在线自测等情况。通过增加线上考核(Online Assessment)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可以有效扭转学生忽视课外网络学习的局面,大大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率。

(四)网络课程与实体课程宜适时交互穿插

网络教学平台作为线上的虚拟“第二课堂”建成后,就与“第一课堂”——实体的课堂教学共同组建成一个全方位、全时空、全要素的教学和学习系统,二者应该实现功能性的错位发展,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但与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平台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的主导监督作用被大大弱化,不可能像现场教学那样即时观察和掌控局面。虽说教师可以通过课程管理后台提供的数据信息查看学生的学习行为,但也只能了解学习结果,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彼时彼地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专门留出时间来通报和点评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动态,定时公布学生的平台登录访问、网面停留观摩等数据统计信息,表扬和奖励那些线上学习积极的学生,批评和督促那些忽视或遗忘网络平台学习的学生,提醒学生按时完成线上学习任务,养成课前事先浏览预习,课后及时上网复习,积极发帖提问、跟贴讨论的网络学习习惯。教师在课堂实体教学活动中要适时地、有针对性地使用網络教学平台上的视频素材,引用学术视角中的学术文章组织观点争辩和主题讨论,教会学生善于运用两个课堂资源进行学习。只有教师频繁提醒,才能在学生心中建立网络教学同等重要的观念,才会使学生高度重视课后线上学习的重要性,避免网络教学平台出现一曝十寒、登录访问率低下的尴尬局面。

总之,基于得实网络教学平台搭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应准确把握网络教学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协作性等特点,贴近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大发展背景下“95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新常态,网页设计和内容设置应符合大学生课外学习自主性、多样性、自愿性等心理规律,注重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延伸和拓展。思政课教师要切实发挥好网络课程作为“第二课堂”的继续教育功能,善于盘活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灵活处置好线上、线下两种教学场景的交互穿插,将课堂教学的面对面直接宣讲、说教和灌输与网络课堂的远程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建设一个让高职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平台。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延.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5.

[2]李春林.构建基于高职院校特点的网络教学平台[J].现代教育技术,2008(2):80-82.

[3]郭凤志.新媒体环境下利用Blackboard平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J].思想教育研究,2015(8):64-67.

[4]冯国敏,赵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实效性探微[J].继续教育研究,2013(5):101-104.

(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网络教学平台思政课高职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