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探析

2017-06-02肖婧莹

职业教育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肖婧莹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省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粤东西北振兴战略”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指明方向的同时,也对广东省高职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在传统的需求侧改革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时,就要推进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广东省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5-0022-05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中共中央关于中国现阶段发展特征的一个新判断、新认识。所谓新常态实质是指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三期叠加”的特征,即增长速度换挡期、結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政策消化期①[1]。为了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党中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供给侧改革”成为了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经济改革的总思路,而这种思路同样能运用到高等教育改革中。

目前,一方面我国各地“民工荒”“技术荒”“人才荒”等劳动力短缺现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就业满意度低等现象凸显,造成这种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供与求的不匹配。因此,教育当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要解决这种人才培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力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作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承担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这也决定了合理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结构对于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合理化及转型升级问题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广东省用工缺口为46%,而缺口的形成主要是创新型技术人才匮乏②。因此,通过培养创新型和应用技术型人才来适应经济的结构性调整是当前广东省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笔者以广东省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经济学和教育学的分析视角,探讨在新常态下广东省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和对策。

一、 广东省经济发展趋势

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十二五”期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4.60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28万亿元,年均增长8.5%;产业结构调整逐渐深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5.0∶49.6∶45.4调整为2015年的4.6∶44.6∶50.8,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明显提升③。但同时可以清楚地看到,广东省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经济发展方式总体比较粗放,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矛盾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广东省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粤东西北振兴战略”,力求寻找广东省经济新的增长点[2]。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广东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广东省作为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贸大省,制造业不单是在全国前列,而且从单独的经济体来说,在全世界范围也处在靠前位置。传统的广东省制造业是靠着要素的红利来支撑,随着要素红利慢慢地消失,广东省制造业要想继续保持强有力地增长,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发展。2015年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提出来代替传统的“投资拉动增长”的发展战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一是伴随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与之结合成为“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型,战略型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二是随着劳动力红利的消失,广东省的加工贸易方式将发生转变,产品的生产方式从“微笑曲线”的最低点向高点演变,即从单一的“低端加工”向以“委托设计+自主品牌”为主转变,加工贸易将创新发展。三是围绕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的信息服务、供应链服务、产权股权交易等生产性服务业也将向专业化延伸,生产性服务业将高速增长[3]。

(二)“粤东西北振兴战略”打造广东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粤东西北振兴战略”是广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旨在解决粤东西北地区落后问题以及促进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是广东经济发展的“第二发动机”。粤东西北地区包括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湛江、茂名、阳江、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以及云浮,承接着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任务,湛茂阳沿海经济带、汕潮揭城市群等建设,将推动环珠三角市融入珠三角发展。此外,随着粤东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将成为广东经济新的增长极,成为广东腾飞的又一重要发展引擎[4]。

二、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

(一)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整体情况

广东省的高职教育发展一直处于全国职业教育的领先水平,广东省也始终把加快高职教育作为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培养了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有力地支撑了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据统计,2016年广东省高职院校共有85所,占全省147所普通高校(含民办院校)的57.8%,在校学生人数约79.6万,占全省普通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的44.4%,其中广东省有4所高职院校全国排名前十。

但是,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广东省高职教育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程度不够,创新科技人才短缺,相关区域缺少技术应用型人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广东经济的发展。

(二)广东省高职教育结构分析

1.层次结构分析

高职教育的定位层次应包括专科、本科以及研究生层次,但在我国,高职教育目前主要是以大专层次为主。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层次要低于本科院校,招录的学生基础较差,能力较弱,这就直接导致了许多学生不愿报考高职院校。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导致高职院校在招生时的被动,导致学生来源复杂、基础参差不齐等,这又直接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较弱,降低了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而在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省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创新型和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的是既能够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高水平应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专业结构分析

广东省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较为丰富,种类也较多,特别是在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远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电子信息类、财经类、制造大类等专业覆盖面较广,开设的院校数量较多。但在经济新常态下,面对新的经济发展趋势,一是部分院校热衷于扩大专业规模,追求专业数量而忽视质量,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成效低,与市场需求脱节,出现“结构性浪费”现象。二是专业设置方面滞后于经济发展需求,许多高校热门的专业出现了“亮红牌”和“亮黄牌”的现象;专业设置不能及时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出现了“结构性缺失”的现象。这两种现象的出现都导致了人力資本的浪费。

3.区域结构分析

广东省高职教育区域发展相当不均衡,高职院校过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共有70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82.35%(总体分布情况见下页表1),其中广州就有47所,占全省高职院校总数的55.3%。粤东西北地区高职院较少,总共只占17.65%,且办学条件较差,教育水平较低,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而区域分布的极不均衡直接影响到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的平衡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连续性,特别是广东省正实行“粤东西北振兴战略”,大力推动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而教育缺失直接导致了人才缺失。这就亟需发展粤东西北地区教育来实现与地区产业发展的对接。

三、高职教育改革“供给侧”与“需求侧”对比分析

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中的两个概念。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需求侧所关注的是出口、投资和消费,所谓需求侧改革体现的是政府对自由市场结构的干预,通过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政府加大投入,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而供给侧所关注的是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能力等,所谓供给侧改革则是通过市场自动调节,充分发挥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等要素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5-6]。

(一)传统观念下的高职教育需求侧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一直走的是一条需求侧的路子:

一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高校一直处于扩招的态势,通过扩招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上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大学难的问题。二是各大院校通过政府、企业、行业等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投入,扩大办校规模,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出现了许多数万人的高校;三是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让高校扩大专业规模,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在这种需求侧思维的影响下,高职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些技术型人才。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由于市场战略改变、产业结构升级等因素的影响,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导致人才“结构性浪费”和“结构性缺失”的现象;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过度的规模扩展忽略了人才培养质量,导致高职教育的满意度低、高职教育招生困难等问题。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大部分原因是过度的“需求侧”改革导致较多的高职院校没有从内涵方面考虑,忽视了办学效益,导致学校创新能力动力不足。

(二) 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

与需求侧相反,供给侧是持续的、长期的和相对稳定的,因此,供给侧改革致力于中长期问题的解决。针对传统观念下“需求侧”改革不能解决的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应该转换思维,从“供给侧”角度出发,从优质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的新视角,注重内部结构的合理规划和配置等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得高职院校重新审视专业设置合理性的问题,提高教育供给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

与经济学上的供给侧改革相似,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维度也主要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和制度。具体来看,劳动力是指教师和学生本身(教师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思维,如何在新形势下寓教于乐,学生如何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性),土地是指学校的基础性资源(学校提供的“硬”资源和“软”资源),资本是指学校的投入资金和无形资产(学校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以及学校知名度),创新则是指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和文化等(如何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如何将这种创新贯穿到教学中),制度则是指学校的办学制度(如何制定有效的制度以及政策来促进教学)。这些维度构成了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路径,需要高职教育转化发展思维,逐渐从“需求侧”的外延式向“供给侧”的内涵式发展转化,培养更多适应能力强、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四、推进广东省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建议

在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的整体特征已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当传统观念下的“需求侧”改革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时,就要推进“供给侧”的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完美融合。今后,广东省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在广东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下,通过提高教育的结构、质量、效益和创新性来实现人才的有效供给[7]。

(一)优化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结构

从广东经济发展趋势和高职教育现状来看,目前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设置的调整和优化。根据广东经济新常态下出现的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和发展趋势,调整已有的相关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从基础知识、核心能力以及基本素养等方面设置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促进人才供给链与经济产业的无缝对接。针对新常态下的创新技术人才的急需,可设置物联网工程、移动应用开发、云计算等契合产业转型升级的专业,有效提高专业设置与新技术、新业态的契合度[8]。

二是优化广东省高职教育区域结构,推动高职教育均衡发展。针对粤东西北地区高职教育资源落后和欠缺的现实,应该有针对性地将相关教育资源向其倾斜。一方面可以联合地方政府、相关行业、企业一起办学,着重培养粤东西北地区产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将珠三角地区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分校区设在粤东西北地区,通过以点带面的发展方式来推动当地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

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而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核心则是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事实上,之所以出现“结构性浪费”和“结构性缺失”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培养的人才普遍缺乏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和品质,毕业生对职场上的新挑战往往不知所措。因此,在高职教育的培养中,要注重學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要增强他们的抗压能力和职场能力[9]。此外,高职教育普遍层次较低,也是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广东省要延伸高职教育层次结构,选取一些示范性高职院校,根据其优势专业开展相关本科层次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同时,可与相关本科院校合作,共同开展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

(三)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效益

要保障高职教育的办学效益,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一是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高等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效率以更加灵活地对新形势做出反应,高职院校应当简政放权,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让院(系)有更多的自主权来开展教学工作。

二是要建立专业预警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对毕业生就业及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将评价结果作为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主要依据。依据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数据,划分绿牌专业、黄牌专业和红牌专业,对黄牌专业进行预警考察,针对一些红牌专业进行撤销和调整,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

(四)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新一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创新成为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作为培养创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要融合“互联网+”思维,结合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设置跨领域的复合型专业,以适应“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的经济新常态。

二是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提供“软”资源和“硬”资源,“软”资源提供有利于提升学生创造力的系统课程以及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能够利用各种资源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并提供相关创业咨询服务。“硬”资源为学生构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整合行业、企业等资源,建设“创业一条街”“共创空间”等平台,提供创新创业环境。

注释:

①白津夫,刘中伟:《经济新常态亟须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第4期

②数据来源于孙光友《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突出职业教育这个重点》

③数据来源于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参考文献:

[1]白津夫,刘中伟.经济新常态亟须创新驱动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4):45-47.

[2]陈彦玲.新常态下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分析[J].广东经济,2015(8):32-37.

[3]杨鹏飞.新常态下广东经济发展应抓好三个统筹[J].广东经济,2015(5):53-57.

[4]马建会.三箭齐发,推进新常态下广东经济转型发展[J].广东经济,2015(1):15-16.

[5]邱海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J].社会科学文摘,2016(4):17-18.

[6]许梦博,李世斌.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6(4):43-50.

[7]姜朝晖.以供给侧改革引领高等教育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6(1):123-127.

[8]张有声.从供给侧改革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6(1):37-41.

[9]吕景泉,马雁,杨延,刘恩专.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9):15-19.

(责任编辑:杨在良)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