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17-06-01叶洪云李淑珍饶泽娟
叶洪云,李淑珍,饶泽娟
(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叶洪云,李淑珍,饶泽娟
(赣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目的 对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随机选择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40例,其中,A组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B组应用传统护理模式。结果A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B组,A组社会关系、健康自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以及身体功能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妇科;恶性肿瘤;罗伊适应模式;生活质量
妇科恶性肿瘤为对妇女身体、心理健康产生威胁的严重疾病,临床治疗主要采取手术疗法[1]。行手术治疗需要将女性生殖器官切除,进而会加大患者心理负担,并使其出现严重负面情绪,对疗效产生较大影响。罗伊适应模式主要将人作为一个整体适应系统,将人的生命过程作为对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一个适应过程,通过对人的适应机制、方式、过程等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来提高人的适应性和健康水平[2]。本组研究对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本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排除有精神疾病、明显不良社会因素影响的患者。其中,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5.2±4.2)岁;疾病种类:42例子宫内膜癌,24例宫颈癌,12例卵巢癌,2例恶性葡萄胎。平均将其分成A组与B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种类等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可对比。
1.2 方法 B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术前工作人员加强访视,为患者进行恶性肿瘤疾病的宣教,并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后指导等;并做好消化道、术野皮肤、膀胱、阴道以及术后运动指导等。A组患者实施罗伊适应模式护理,首先召开护理人员小组内部会议,确定疾病给患者带来的主要刺激、相关刺激以及剩余刺激;然后对护理小组成员进行生理/物理方式、群体身份/自我概念方式、相互依赖方式以及角色功能方式等方面的培训;根据罗伊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
1.3 观察指标[3]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其中,焦虑情绪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抑郁情绪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值在20~80分之间,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重;生活质量应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进行评定,主要包括社会关系、健康自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以及身体功能等方面,分值范围为0~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护理满意度评定应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等三项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均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后,A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B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s,分)
注:与治疗前对比,aP<0.05,与B组对比,bP<0.05
B组(n=40)59.62±4.19 47.15±2.39a60.25±3.69 45.70±3.71a组别SAS SDS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组(n=40)58.63±4.15 32.62±2.61ab59.28±3.69 20.08±2.15ab
2.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A组社会关系、健康自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以及身体功能等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B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分)
注:与B组对比,aP<0.05
组别社会关系健康自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身体功能B组(n=40)59.25±4.12 55.16±4.12 58.62±3.54 56.32±4.35 57.52±4.38 A组(n=40)71.29±3.72a70.35±3.28a75.97±4.16 79.69±4.19a78.36±3.52a
2.3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 A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5.42±3.56)d,B组患者住院时间为(31.69±3.78)d,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A组:非常满意30例,满意9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7.5%;B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17例,不满意10例,护理满意度为75.0%。A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患者环境中存在的刺激因素分析 罗伊适应模式指出[4],刺激为一种物质、信息、能量单位,对个体反应后进行激发。在人类系统和环境互相作用中,刺激为其中的一个结合点。对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对其机体产生的刺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使人体发生较大变化、当前所面临的以及促进行为发生的。如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治疗前,需要长时间的检查,并担忧化疗是否成功、化疗后出现的疼痛、在监护室内远离家人、朋友的孤独感以及治疗费用高等方面问题,以上问题均可归类到对肿瘤患者机体产生影响的刺激。
所谓相关刺激,指的是主要刺激导致行为出现的其他刺激,正性影响或者负性影响,如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护理时,可安排患者和患者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互相了解康复治疗体会。所谓剩余刺激,指的是仅会对患者当前行为产生影响,其产生的影响作用不确定或者尚未被证实。如护理人员和患者实施交流后,了解到患者伴有紧张、恐惧、害怕心理,则护理人员可针对患者产生的心理与患者加强沟通,了解患者是否有过相似经历,但与患者进行证实时,患者未有过相似经历。
总之来说,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剩余刺激之间呈动态变化,人和环境之间的互动也呈动态变化,均非静止状态,因此,使各种刺激程度也不断变化[5]。
3.2 罗伊适应模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 所谓适应模式,主要包括四种方式,指的是对机体应对机制所表现出的一种形式和适应活动。其中一种方式为生理与物理方式,指的是与人类机体系统生理具有相关性的适应行为,在环境中,人以一种机体形式存在,和环境之间不断产生互动;以生理为基础,人类组织器官、系统以及机体细胞等方面进行的生理活动等外在表现均为行为,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术后腹部伤口情况进行检查,了解是否有红肿、渗血、坏死、出血等,并检查阴道是否出血;准确记录引流液量、颜色;如发现患者伤口坏死或者出现感染,则要观察该情况是都会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如对生活质量有不利影响,则要联合医师,为患者共同制定护理方案;一种方式为自我概念与群体身份方式:该方式和人类系统个性方面因素具有相关性,身份方式为主要适应行为类型,保证患者心理、精神方面的完整为该方式的主要需求。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了解其是否伴有抑郁、焦虑心理,如有,则教会患者心理自我调节法,并使其积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建立一个稳定的心理环境,进而利于防治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此外,角色功能也为其中一种常见方式,指的是根据角色情况为其确定最佳适应方式,如护理人员了解对患者机体产生的刺激,就可根据心理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护理方案;互相依赖方式注重强调支持系统和重要关系之间的爱、尊重、尊敬,促进价值观之间互动。如除去对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外,还要对患者家属做好沟通[6]。
综上所述,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率,缩短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1]陈志玲.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4):112-113.
[2]桑静,周敏.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的临床干预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9):29-30.
[3]姚启娥,殷淑华,张广侠.临床护理路径对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5,29(1):66-67.
[4]王晓芬,包怡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8):1099-1101.
[5]李红杰,王艳红,刘佳.全程沟通结合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5,21(29):114-115.
[6]吕然.舒适个体化护理服务对乳腺癌化疗全程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4,21(16):114-1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