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价值
2017-06-01朱玉梅胡文娟廖桂香
朱玉梅,胡文娟,廖桂香
(新余市中医院VIP科,江西 新余 338025)
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临床价值
朱玉梅,胡文娟,廖桂香
(新余市中医院VIP科,江西 新余 33802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实施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77例)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2.6%(2例)、治愈时间(21.2±5.4)d;对照组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7.7%(6例)、治愈时间(29.5±7.6)d,两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降低腹部手术后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能有效缩短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护理干预;腹部手术;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护理效果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是临床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类型之一,是患者术后胃肠动力紊乱的直接体现,对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以及营养补充均会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者甚至还会引发患者其他严重疾病[1]。本次研究将探讨探讨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2年1月~2013年2月在本院实施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7例)。观察组中患者中男40例,女37例,年龄15~70岁,平均(48.2±5.6)岁;对照组患者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15~70岁,平均(48.2±5.6)岁。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其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腹部手术后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后生命体征指标观察、出院记录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病情评估: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应该针对患者病情展开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过往疾病史、过敏史、家庭情况、经济背景、受教育程度、心理状态、身体素质等,将其中存在营养不良、幽门梗阻、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卧床时间较长、过度紧张恐惧的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加强对上述患者的查房频率并制定更加详细、全面的护理章程,提高对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指标的观测和查询,结合患者自觉症状好坏判定其出现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风险程度;(2)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正式告知患者其当前的病情进展、手术类型、治疗效果、预后措施、禁忌内容、注意事项、麻醉方式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诸多并发症类型等,要求患者始终留意自己身体以及临床症状的变化。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着重解释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发原因、诱发因素、预防措施、危险影响等,使患者充分意识到护理干预的重要性,同时护理人员应该联合家属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提高患者在治疗、护理上得的依从性;(3)胃肠道手术准备:护理人员应该提高幽门梗阻患者胃肠道准备的标准以及全面性,患者术前应该禁食禁水以降低肠胃压力,设置胃管有效减轻胃平滑肌的扩张现象而保证患者胃脏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护理人员注意保证胃管连接的通畅性,避免胃管出现打折、扭转、脱落等现象。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引流管中胃液的颜色、性质、总量等,有必要者可以使用3%高渗盐水洗胃以降低胃粘膜水肿现象,降低患者手术吻合口的水肿现象;(4)营养补充: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术后给予其充分的营养补充,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同时避免其低蛋白血症的发生,一般患者术后6 h后可以少量饮水,患者自觉肛门排气后可以食用少量流食,若患者仍然无不适应症状可以将流食逐渐过渡至半流食、固食、普通饮食等。患者术后饮食结构应该以富含蛋白质、清淡易消化类食物为主,严禁患者术后食用产气、辛辣、刺激、油腻类的食物类型,若患者进食后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则应该立刻延迟进食时间或者禁食;(5)术后锻炼:术后锻炼是避免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术后早期下床行走,若无法下床行走可以在床上进行四肢功能锻炼,必要者可以扶着床沿缓慢运动。护理人员应该注意循序渐进的锻炼,逐渐增加患者术后锻炼活动量,配合家属给予按摩以舒缓肌肉。
1.3 观察指标[2-3](1)统计两组患者中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以及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治愈时间,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诊断标准:患者胃肠减压管仍然需保留其持续时间>10 d、引流量>800 mL/d,患者实验室检查时无胃流出道机械性梗阻,胃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2)使用本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统计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项。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6.0,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以及治愈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2.6%(2例)、治愈时间(21.2±5.4)d;对照组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7.7%(6例)、治愈时间(29.5±7.6)d,2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4%,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指的是患者在各种类型的腹部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操作,导致自身正常神经激素以及肌源性因素等胃排空因素出现异常,最终引发患者胃排空障碍疾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通常以非机械性胃梗阻为临床特征,患者病发一系列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对其术后快速康复造成严重影响[4-5]。有关统计显示[6],当前临床腹部手术患者并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患者比例约在0.6%~8.4%之间,腹部手术过程中的视野暴露、灯光照射、温度变化、胃壁牵拉操作等均会引发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而越是手术时间长的患者其并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几率就越高。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主要通过病情评估、心理护理、胃肠道手术准备、营养补充以及术后锻炼等多项护理内容达到预防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目的。首先病情评估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重点区分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发率较高的人,例如手术时间较长、年龄较大、幽门梗阻的患者,提高其护理过程中的关注程度,避免患者护理过程中的盲目性;同时心理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中、后的紧张、焦虑等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避免患者生理、心理出现应激性反应;胃肠道手术准备能有效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降低胃黏膜水肿程度,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营养补充以及术后锻炼则能有效促进患者肠胃蠕动,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明护理干预对降低腹部手术后患者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其能有效缩短已经并发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邢小玲.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3):122-123.
[2]李荣,郭云珍.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护理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896-1797.
[3]孙娜.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效果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9):233-235.
[4]段建军.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1):67-68.
[5]徐金芳,虞立平,王悦.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护理体会[J].江苏医药,2012,38(21):2635-2636.
[6]唐玲.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护理[J].重庆医学, 2011,40(31):3220-322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89